国标中对不完善粒的描述是这样的: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玉米颗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碎粒、生芽粒、生霉粒和热损伤粒。有很多企业精选玉米时忽视或者没有筛选上述指标,导致产品没有做成精品。
一、虫蚀粒
被虫蛀蚀,并形成孔或者隧道的颗粒。虫蚀粒超标会造成玉米能量和营养指标下降,且被虫肯吃后的玉米温度升高发热感染霉菌后品质下降。

二、病斑粒
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病斑粒超标会影响玉米的整体营养价值。

三、破碎粒
籽粒破碎达本颗粒五分之一以上的颗粒。破碎粒超标的玉米不但引起玉米能量下降,还极易感染霉菌。

四、生芽粒
芽或幼根突破表皮,芽或幼根未突破表皮但胚部表皮已明显破裂或隆起,有生芽痕迹的颗粒。生芽粒超标不但玉米营养价值严重降低还很有可能感染霉菌。

五、生霉粒
粒面生霉的颗粒。霉变超标的玉米霉菌污染严重也容易引起霉菌的衍生物霉菌毒素超标。

六、热损伤粒
受热后籽粒显著变色或受到损伤的颗粒,包括自然热损伤和烘干热损伤粒。热损伤粒超标不但降低玉米的营养价值而且影响动物的适口性和采食量。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5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