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

保育猪断奶头7天,饲喂管理有“大招”?
速来一探究竟!
 来源:🔗惠养猪  2025-08-13 11:20  点击:114

断奶是仔猪生命中的关键转折点,面临着营养来源、生活环境及社会结构的巨大改变。断奶后1-7天更是“生死周”,管理不当易导致腹泻、生长停滞甚至死亡。本文将结合生产数据和实操经验,深入解析该阶段的饲喂策略及管理核心。

 

 

01 断奶应激的挑战

 

三重应激源:营养(母乳→固体饲料)、环境(离开母猪)、免疫(母源抗体下降)

 

关键数据警示(基于多场跟踪统计):

 

 

02 核心饲喂策略

 

一、阶段目标:从“诱食成功”到“平稳过渡”

 

第1-2天:诱导采食,维持生命

 

关键任务:熟悉料槽位置,建立采食反射

 

实操方案:

 

使用高诱食性开口料:添加乳香剂、优质血浆蛋白粉(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SDPP ≥ 5%)

 

湿拌料饲喂:料水比1:3~4,每日饲喂5-6次,每次投放量以30分钟内吃完为准(约50g/头/次)

 

补充电解质:水中添加葡萄糖(5%)+电解多维,缓解脱水应激

 

第3-5天:建立采食习惯,预防腹泻

 

关键任务:逐步增加干料比例,监控肠道健康

 

实操方案:

 

过渡到半干料:料水比1:1~2,每日饲喂4次

 

添加功能性添加剂:

 

有机酸(如甲酸、柠檬酸)降低胃pH值 → 抑制病原菌

 

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 ≥ 1×10⁹CFU/kg) → 快速定植肠道

 

氧化锌(ZnO,治疗剂量2500-3000ppm) → 控制腹泻(需遵兽医建议)

 

采食量目标:第5天达150-200g/头/日

 

第6-7天:向保育料过渡

 

关键任务:完成饲料转换,促进肠道适应

 

实操方案:

 

渐进式换料:开口料与保育料按7:3 → 5:5 → 3:7混合,3天内完成过渡

 

自由采食准备:设置足够料位(≥5cm/头),确保24小时有料

 

采食量目标:第7天达250-300g/头/日

 

二、营养参数设计(参考NRC标准优化)

 

 

03 管理黄金七要素

 

一、环境控制:打造“类产房”微环境

 

温度精准管理(不同日龄差异化):

 

第1-3天:28-30℃ → 第4-5天:26-28℃ → 第6-7天:24-26℃

 

湿度控制:维持在60%-70%,过高易滋生细菌,过低诱发呼吸道病

 

贼风杜绝:风速<0.2m/s,使用烟雾测试排查死角

 

二、饮水管理:比喂料更重要!

 

水压流量:乳头式饮水器流量 500ml/min(杯式饮水器保持1/3水位)

 

水质要求:细菌总数<100 CFU/ml,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高度调整:与猪肩部同高,确保低头即可饮用

 

三、密度与分群:减少竞争应激

 

理想密度:0.3-0.4㎡/头(15kg以下)

 

分群原则:

 

按体重分栏(差异<2kg)

 

弱仔单独护理区(设置保温箱+补液设备)

 

四、腹泻快速鉴别与处置流程

 

 

04 关键操作清单

 

 

常见误区与实证修正

 

误区:断奶立即自由采食可刺激食欲

 

真相:未适应前自由采食导致过食→腹泻率↑30%!阶梯增量才是科学做法。

 

误区:腹泻时停料可缓解

 

真相:停料加剧肠道萎缩→延长恢复期。应保持饲喂+添加收敛剂(如蒙脱石)。

 

误区:保温比通风重要

 

真相:氨气浓度>25ppm损伤呼吸道黏膜。需平衡保温与通风,优先使用地暖。

 编辑:张光磊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5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