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全国非洲猪瘟疫情超百起,调运新规定年前猪价上涨有希望?
2019-01-04 09:15  点击:2429

全国非洲猪瘟疫情整100起,养猪业将有新调整!

据农业农村部疫情发布,截至12月25日,全国共已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00起。目前在内地省份中,河北、山东、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及广西等7省至今未发生疫情,在已发疫情省份里,吉林、辽宁、河南、江苏、安徽、浙江及云南等7省省内疫区已完全解封,而山东目前是内地省份中唯一一个周边不与疫情省相邻省份。

从8月初到12月底,非洲猪瘟已在我国肆虐了近5个月,整个产业链都在面临巨大考验,而处在产业链底端的养猪业更是直面冲击。

在12月11日全国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而在此次会议后国内生猪养殖业或将迎来新的调整:

防疫方面:全面实施分区防控,建立健全区域防控统筹协调监督机制。

生产流通方面:从长期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要求出发,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布局,支持“调肉”,最大限度减少生猪长途调运。

多地开展“点对点”调运,调运新规引热论!

生猪调运难是发生非洲猪瘟以来养殖(场)户面临的主要难题,供需错配,主要产区生猪难出,供大于求,猪价走跌,主要销区猪源短缺,供不应求,猪价大幅走高。

在坚持疫情防控的同时,各地也在积极解决压栏问题。如本月云南、安徽、湖北、江西等省开展省内生猪“点对点”跨市调运。另外,青海建立入青猪肉产品“点对点”供销机制,开展省间的“调肉”,再如内蒙古巴林左旗为解决生猪卖难,积极组织两屠企以高于市场0.4—0.6元/公斤的价格收购压栏生猪1.5万头。但从“调肉”、“点对点”调运要求来看,多针对规模养殖场,散户出栏压力相对规模场依旧较大。

不过在12月27日,农业农村部了最新调运规定,名为《关于规范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活动的通知》,迅速传遍整个养猪业,各种对政策的解读也纷纷而来。解读焦点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省内生猪流通情况是否会变;二是疫区已全部解封或未发生疫情但又与当前疫情省相邻的省份的生猪的调运政策。

虽然已有消息显示,广西部分地区已可开动物A证检疫票跨省调入广东,但其他省份调运情况暂时没有消息传出。不管如何,从一开始的“堵”,到目前的“疏堵结合”,调运形势总的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救生产才能保供给,希望这次调运政策调整,中小散户也能从中受益,解决压栏滞销的难题,同时能带给养殖户补栏信心。

存栏双降,主产区行情低迷,2019年周期拐点提前到?

农业农村部11月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数据显示,11月全国生猪存栏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6.9%,环比下降1.3%,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双双再降。

另外,据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显示,从8月份发生非洲猪瘟以来,各地猪价走势分化,主产要产区与销区猪价价差巨大,南方销区仍有可观盈利,而北方主产区却是普遍亏损。

存栏持续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生猪市场行情的持续低迷,尤其今年上半年猪价已经达到十年低点,二季度普遍亏损,行业已处于去产能阶段;另一方面是非洲猪瘟疫情也在加速产能出清,表现为补栏意愿降价,淘汰加快。从产能方面,环保禁养+今年行情持续低迷+疫情禁调,业内纷纷看好2019年猪价,有券商预测明年下半年猪价或开启趋势性上涨行情,2019年猪价整体要好于2018年,周期拐点提前到来。

11月猪肉进口环比增长近1成,2019年进口将重回高峰?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11月我国冷鲜冻猪肉进口量9.14万吨,环比增长10.24%,同比下降8.6;1-11月我国冷鲜冻猪肉进口总量109万吨,同比略降0.8%。

四季度是我国传统猪肉消费旺季,进口量也将表现出阶段性增长,尤其是春节将是全年消费最高峰,因此预计12月进口猪肉数量也不会少。进口猪肉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在国内外猪肉价格的巨大差异没有显著改善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对于进口猪肉的热情不会降低,进口猪肉量也将维持在高位。

对于明年的进口量,目前业内普遍看好2019年国内生猪行情,猪价或开启趋势性上涨。因此,单从价格方面年来说,预计明年的进口猪肉数量就不会低于今年。另外,明年会有多少美国猪肉供应国内,也仍要看进口政策变动。而国际非洲猪瘟疫情发展也可能会影响明年我国猪肉进口量,如8月份以来,为防止国外疫情传入,我国先后暂停从比利时、保加利、摩尔多进口猪、野猪及其产品。2019年我国猪肉进口在今年的基础上是否会有明显的增长,重回2016年时的高峰水平,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