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图片教学 » 正文

批次生产—后非瘟时代猪场必然的选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1-01-04  来源:🔗养猪职业经理人  💛2304
核心提示:摘要:随着规模猪场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应用,批次生产也应运而生。本文通过介绍批次生产的优缺点,阐述了批次生产在生猪生产中

摘要:随着规模猪场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应用,批次生产也应运而生。本文通过介绍批次生产的优缺点,阐述了批次生产在生猪生产中的优势,批次生产是使猪场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必由之路。

关键词: 批次生产;规模猪场;生产效率;全进全出

批次生产,就是将原有每天都有的断乳、配种及分娩的连续生产管理模式,改为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完成生产工作,间隔分明且有规则,可以使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疾病传播得到阻断。

猪舍管理采用全进全出方式隔离饲养,所有生产阶段虽处在同一猪场内,但由于实施批次生产,不同批次猪只不会混养,每栋猪舍即是一批猪只,根据猪场规模大小可改为1/2 周、周、周、周、周一个批次生产,各栋猪舍间严格执行隔离防疫措施。

不同生产阶段(例如种母猪、分娩哺乳、保育、生长育肥等不同之分段方式)的猪只各自处于不同的猪舍内,使用全进全出的方式阻断疫病在猪只间的水平传播。

批次生产的优点

1.1 提高猪群健康水平,降低非瘟发生风险

非瘟发生与运输车辆接触猪场频次密切相关。规模猪场如果执行1/2周或单周批生产,批次高达104批或52批,批次转群就得动用车辆,过于频繁转猪是不利于非瘟防控的。改成3周批或者4周批,转猪频次降至17批或13批,发生非瘟的风险大大降低。同时批次间猪只不混养、并栏,猪只应激减少,不同日龄的猪只分别在隔离的空间饲养,可以有效防止水平感染,阻断疾病的传播,进而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为什么传统猪场猪病会越来越多?原因可能多方面,包括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等。但就饲养管理来说,由于饲养管理水平差,猪群饲养密度过大,同一幢舍不同日龄的猪只混养,易造成疫病的水平传播;舍内环境卫生差、粪尿不及时清除,给各种寄生虫的滋生创造条件,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

1.2 减少预防性药物的使用

批次生产可以生产出健康状况良好的猪群,和连续饲养模式比较,可以减少预防性药物的使用量,猪只的日增重、饲料效率、死亡率及用药成本皆有显著的改进。

1.3 节省员工工作时间,降低种猪成本

批次生产将每天或每周都需要执行的配种、分娩等重要工作,集中于短时间内完成,节省了员工工作时间,提高猪场管理效率。可以改变员工没有休息日的现状,让日常工作变得有计划性和可预知性。计划生产使得工作量相对集中,可以降低人事成本,在工作量大的日子,可以调动员工或聘请临时工支持。

此外大批次配种,必须使用深部输精技术才能应付大量精液需求,将使公猪在养头数减少,可向公猪精液供应中心议价,外购优良新鲜精液使用,或可以数个猪场共享优良公猪精液,共同采购优良种公猪,降低生产成本。

1.4 饲料效率高,更便于监管

在良好干净的饲养环境中,病原危害极低的状况下,猪只生长速度加快,上市日龄可大幅缩短;但越干净的环境,越应该注重生物安全,否则患病之风险更高。在疾病病原浓度很低的环境下,猪只所摄食之饲料,只需要少量转换成免疫物质,蛋白质可以完全消化吸收,提高饲料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批次之间,猪舍隔离性良好,环境温度及通风容易分别控制,营养需求可依照不同日龄体重或猪只公母分栏饲养,提供最佳营养配方,减少饲料营养的浪费。饮水及耗料可依批次或单位个别监视使用量,可提早预知猪只健康状况,及早预防猪只疾病。批次之间空栏时间容易控制安排,猪舍硬件的维修、清洗及消毒可大规模进行,提供干净的畜舍给新批次猪只关养。可以将主要的饲养技术及人力集中在配种、分娩及保育照顾工作,将时间及精力专注于猪场最重要的地方,使整个猪场饲养成绩大幅进步。

综上所述,批次生产能降低猪只得病的概率、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猪场管理效率,从而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批次生产的缺点

2.1 母猪

后备母猪和乏情母猪缺少外界刺激,不能在需要的时间内发情,因此需要更多的母畜配种,以减少分娩栏空栏的情况出现,配种目标才能达成。同时,怀孕母猪过多的可能性会增加。

2.2 公猪精液

由于配种时间集中,种猪使用强度时强时弱,可使用人工授精技术及多家友好猪场共享公猪精液来克服。每周的中期配种(周三之后)可能导致母猪在周末分娩,假如由传统的连续饲养模式改变为批次生产,过渡期可能产量会降低,随后因生产速率增加和医药费减少,而收益很快地恢复。母猪群中一些延后或提前分娩的变异,将增加断乳仔猪群中日龄和体重的变异。小体重断乳仔猪因为防疫隔离问题,不能留待下批饲养,会增加淘汰猪只数量。

批次生产工作现场一旦工作安排不恰当时,工作量有时会过大,造成工作质量不佳。批次配种数量如果调整不当,或分娩率突发变化,可能造成生产断档。批次生产模式其分娩床比传统连续式模式需求数量会增加,且因为批次间属于不同关养单位,通风控制设备及猪场面积利用率等也相对增加,建筑及硬件成本相对较高。

批次转化前管理者需要考虑事项

3.1 批次间隔时间选择

依照在养规模及各猪舍面积决定每一批次的间隔时间,大型猪场其实很多在施行批次生产了,只是断乳后保育空间并未成批隔离饲养,只要将保育及育肥部分之成批隔离解决即可改善现况。小型猪场可以选择周、周或周一个批次之间隔(表),如果考虑整个猪只发情周期,建议小猪场采用周批次操作较为恰当。

3.2 分娩床及分娩舍的数量

分娩床及分娩舍的数量决定每一批次母猪群数量,也关系到整场在养母猪群数量,不同批次之分娩舍间应该有明显隔离饲养措施。

分娩率各个猪场配种分娩率水平不同,甚至春秋季、冬季、夏季的成绩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应随本场不同季节之配种分娩率决定该批母猪配种头数,以符合分娩单位的需求(重中之重必须确保分娩舍满床)。

3.3 公猪利用率

在养公猪头数会因为批次生产而减少,可考虑与周边友好猪场合作共享公猪,共同集资购买优良种公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批次生产的猪场是必备的技术(条件是否具备),只有具备条件的场才可将人工授精技术提升至子宫深部注精技术,提高公猪利用率。

3.4 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来源及数量应事先计划好,考虑外购种猪或自繁自养补充。欲进入生产猪群之后备母猪,应至少观察到个发情周期,将各项基础免疫做好后,再进入繁殖猪群,详细掌握后备母猪的发情周期,可以降低发情同期化药物的费用。

工作人员批次作业集中,应事先调整或培训技术人力,将技术人力投入最重要的配种、分娩及保育工作。

1. 批次模式设计

适用规模(经产母猪头数)

特色

批次模式

1/2 周一批次

1200 头以上

肉猪群抗体水平均匀

周一批次

450~1200

每周工作固定

周一批次

100~500

符合母猪生殖周期

周一批次

150

产房利用率最高

生产模式选择

生产流程设计见表。表格数据需要按照生产一线真实具体填写,数字变化填写原因,可以明确到相关批次,以便找出导致的原因,便可以在下一批次及时准确的纠正错误。

批次部分基本生产参数设定见表

)基础母猪:基础母猪500 头,断奶日龄:28 d ,母猪分娩率: 88,母猪回转率:2.3 年。

)母猪繁殖周期:怀孕114 d ,哺乳28 d ,母猪周期内非生产日17d (年度非生产日为39d) ,总计159 d 

)各阶段猪育成头数:年产2.3 头;产活仔数11 胎;周龄育成率95% ;转入保育舍10.45 窝;10 周龄育成率97% ,转入育成育肥舍10 窝;11 24 周龄育成率98% ,出栏9.8 窝;每头母猪平均年提供育成猪MSY 9 .8×2.3=22.5 头。

不同饲养规模批次生产间隔时间建议

经产母猪

批次间隔

分娩床数

保育头数

上市猪数

90

3

11

109

103

150

3

19

180

171

250

3

32

300

286

350

3

44

422

400

550

1

24

213

202

注:按年产2.2 胎、每胎活仔数10 头、哺乳成活率95% 、保育至上市95% 计算。

)确定每周配种母猪数:年总产窝数500×2.3=1150 窝;全年52 周,每周应产窝数1150/52=22 窝;每周应配母猪数,按分娩率88 % 计,则为:22/0.88 = 25 头;故每周应配25 头才能保证每周22 头母猪受胎。每个生产环节猪只“ 全进全出”—— 每周有25 头母猪配种,每周22 头母猪进入妊娠车间,22 头进入产仔哺乳车间,22 头母猪产仔,22 (242 仔猪哺乳,22 窝(230 头)保育猪,22 窝(220 头)育成育肥猪,22 窝(216 头)育肥猪出栏。

生产中怎样做到让母猪繁殖周期同步

5.1 集中断奶法一般最常用及节省成本的方法,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让母猪同时断乳,这批母猪会在断乳后约7 d 同时发情,如果执行周批次生产,则此动作每周执行次,经过21 周调整,全场即可调整成周批次生产模式。

5.2 激素法

利用氯前列烯醇(PGF2α )诱导母猪同期分娩,但如因同批预产期范围过大时,并不适合使用此法。但调整后之同批次母猪群,如果其中有头母猪已经生产,剩余待产母猪即可以施打氯前列烯醇(PGF2α ),使其整批怀孕母猪群集中分娩,将批次间分娩之仔猪日龄控制在日龄以内,对整批仔猪后续的饲养会较为顺利。

应用烯丙孕素让母猪发情同期化,烯丙孕素是人工合成之类固醇,有类黄体激素(助孕素)之作用,于黄体期间每日次添加于饲料中,使母猪延长黄体期,导致滤泡生长发育延迟,直到停药后整个发情周期再重新启动。停药后滤泡激素(FSH )和促性腺激素(GnRH )激增,会刺激滤泡生长,滤泡成熟时,黄体刺激(LH )增加促使滤泡破裂排卵,一般停药后约7 d 内同时发情排卵。烯丙孕素对于滤泡期FSH LH 之分泌并无法抑制,因此,在滤泡期口服治疗效果不明显(Chen , 2006 ),欲治疗的母猪应该事先了解其发情周期(Foxcroft , 1995 )。所以对于不知道发情日期何时开始的后备母猪,建议连续投药18d ,但对于已知发情期之后备母猪只需投药10 d 14 d (表),其停药至发情的时间两者效果差异不显著(Borbolla , 2006 )。

2. 后备母猪给予不同剂量烯丙孕素停药至发情时间比较

剂量5ml/d

差异

投药时间

10d(15 )

14d 16 头)

停药及发情时间/d

6.33 ±1.4

6.12 ±1.1

P<0.65

开始体重

128 ±6.65

128 ±9.8

P<0.99

开始日龄

230~240

235~242

P<0.99

实验证实使用烯丙孕素的猪场,其母猪怀孕率比较高,且黄体数目较多(Martinat-Bott’ e ,1995 ),年产断乳仔猪头数比未使用之猪场多0.69 头(表),每胎断乳仔猪头数约增加0.25 头(Meissonnier , 2006 )。

3. 使用烯丙孕素平均生产力比较

使用烯丙孕素

未使用激素

差异

牧场

48

59

母猪年断乳头数

26.21

25.52

P<0.05

胎产总仔数

13.8

13.6

窝断奶头数

10.8

10.55

P<0.05

分娩间隔/d

150.6

150.9

5.3 更新繁殖母猪群某些猪场准备大量成熟后备母猪扩养或减少母猪群,使每一批次之母猪群达到批次需求目标,逐渐更新繁殖母猪群。所准备的后备母猪应详细记录发情日期,于批次安排之配种前周调到后备母猪至不同栏舍,以刺激后备母猪发情。

5.4 成熟公猪试情

成熟公猪每天次暴露在待配母猪群之中30 min ,对于母猪发情有很好的效果,了解掌握后备母猪的发情周期,对后续使用药物控制后备母猪加入繁殖猪群有很大的帮助(Estill, 2000 )。对于配种后的母猪应尽早于24 35 d 进行妊娠诊断,以利空胎母猪及早筛选出来,进行后续处理。

猪场记录体系的构建

猪场要做到持续有效的全进全出,建立完整、准确的记录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记录体系设计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猪舍存栏记录。记录各生产车间猪群的变动及存栏情况,包括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育肥舍存栏记录,一般有日报、周报、月报等。为了方便统计分析,以上记录一般根据猪场生产节律而设计,猪场实施批次间管理模式,一般设计成周报形式。

此外,还要有批次配种记录、批次分娩记录、母猪繁殖记录、母猪分群记录、后备母猪培育记录、猪场销售及采购记录。通过对记录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每个生产节律猪群的生产成绩及猪场整体生产经营状况。

批次转化后需要考虑事项

)母猪整个生产周期约为147 d ,是由断乳后再发情约7 d ,加上怀孕期115 d 及哺乳天数25d 所构成。将猪场调整为周批次生产模式之后,整个猪群应做繁殖记录,收集一段时间后,由平均断奶后再发情天数及怀孕天数总和,对哺乳天数再做修正。

)批次生产后,为了充分利用保育舍以后之设备,一切作为应以满足保育以后之栏舍为主。

)收集一年中各月份之配种分娩率,考虑母猪年更新率,由该时期之配种分娩率决定每批的配种母猪及更新后备母猪头数。

)在养公猪会因批次生产使用人工授精技术而必须减养,且因使用间隔过长而影响精液质量,必须调整使用计划,即使处于非配种周期间,还需要对公猪做精液采集处理,以维持公猪正常生理。

)安排更新后备母猪选留计划,可在每批次选拔优良种母猪固定配种数,所生产的更新小种猪,于育成后期选留更新用。

)一定要将技术人力集中执行配种、分娩助产及保育,确实照顾分娩仔猪,提升活仔率及断乳后育成率。

)执行批次生产后,每批猪只抗体水平稳定,可进行血清学定期监控计划,伪狂犬、兰耳等疾病清除计划较能实施成功。利用更新后备母猪计划,选拔出整齐度一致之种猪,再给予稳定整齐之种公猪精液,则可生产整齐度一致之肉猪,肉猪整齐度生产计划在批次生产系统中是绝对必要的,将可以使猪舍达到充分利用。

总结

当前猪只饲养环境及密度已经不象2018年 前那么宽松,病原感染的复杂性已今非昔比,用五年前的方式来管理现在的猪场,已经不合时宜了。

建议在建设新猪舍时,可考虑改变为批次生产模式。配置合理的操作动线(空气、动物、人员及排污),利用时间确实执行清洗及消毒工作(空栏清洗、消毒、剪尾、去势及疫苗注射),提供最佳环境设备的隔离病猪舍,早期移除病猪至隔离病猪舍,经治疗无效马上扑杀离场。

采取严谨的防疫措施,进入场内淋浴更换工作服及雨鞋,人员、物品及动物进出实施严格管制,进出猪舍须清洗雨鞋及脚踏消毒水槽,空栏彻底清洗、放干及消毒再放干,从绝对干净的种猪场引种。

批次生产配合上述之控制方法将可大幅降低非瘟发生概率,改善猪场育成率,让猪场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