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 19时46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禽病 » 正文

技术推广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推广
点击排行

守护鸡群健康,精准防控鸡大肠杆菌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7-28  来源:🔗智慧蛋鸡  💛172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传播快等特点。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在高温高湿、气候多变的季节,如夏季和秋季,发病更为频繁。

一、临床症状

大肠杆菌可通过不同途径感染,引发多种病理类型:

气囊炎: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时形成“包心包肝”(纤维素性渗出),导致呼吸困难。

卵黄性腹膜炎:产蛋鸡因输卵管感染导致产蛋下降、腹部膨大。

脐炎:雏鸡卵黄吸收不良,脐部闭合不全,死亡率高。

关节炎/滑膜炎:关节肿胀,跛行。

全眼球炎:眼睛浑浊、萎缩,失明。

心包炎、肝周炎:内脏器官覆盖纤维素性渗出物。

二、造成损失

1、直接损失:死亡淘汰率增加,治疗成本高。

2、间接损失: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降低,产蛋鸡产量下降10%-40%。

3、混合感染:常与新城疫、传支、支原体等协同感染,加剧病情。

三、疾病发生原因

鸡群开产体内激素变化,导致抵抗力下降。鸡群八大应激导致鸡群体质变差,继发大肠杆菌病。通风不良,鸡群出现呼吸道疾病,发生呼吸道继发大肠杆菌病。其它疾病,如霉菌、禽流感H9等疾病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

四、防控措施

1、八大应激防控

鸡群在生产过程中易受多种应激源影响,如开产、免疫、换料、冷热变化等,若管理不当,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或继发疾病,应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预防:

(1)饲料与饮水管理

提供优质、营养均衡的饲料,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定期对饮水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必要时提供单独饮水器具。调整水压,避免高压导致饮水困难,保障鸡群正常采食和饮水。

(2)维生素补充与抗应激

通过维生素K或C饮水,缓解出血和应激反应,增强鸡群抵抗力。

(3)预防继发感染

使用阿莫西林等药物饮水,降低应激后感染风险,减少死淘率。

(4)科学制定预案

根据日龄合理安排应激操作(如免疫、换料),避免应激叠加。必要时添加抗应激药物,减轻鸡群负担。

(5)环境与卫生控制

保持舍内环境稳定,减少噪音、光照突变等惊吓因素;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养殖栋舍进行彻底消毒;加强对粪便、污水的处理,防止环境污染,粪便应及时清理,并进行发酵处理,以杀灭病原微生物。定期做好输卵管保健,预防相关疾病。

(6)规范化管理

确保管理流程一致,消除可控应激(如人为操作失误),降低非可控应激(如天气变化)的影响,减少条件性疾病发生。

(7)免疫应激防控

选用优质疫苗,精准控制剂量;免疫前监测抗体水平,免疫后加强通风以减少粉尘刺激,及时观察鸡群状态并缓解应激。

(8)转群操作优化

制定转群预案,减少抓鸡、运输等环节的机械应激,提前投喂抗应激药物,确保平稳过渡。

2、生物安全切断传播

(1)全进全出

严格执行全进全出模式,避免在同一鸡舍或养殖场内同时饲养不同批次、不同日龄的鸡只。

清洁消毒工作要彻底、规范,确保消毒效果。消毒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消毒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合理安排空置期,根据当地的疫情情况和养殖环境条件,适当调整空置时间,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2)4335生物安全管理

建立四级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周边大肠杆菌病疫情动态,提前采取防控措施。

落实三级防疫场、三级防疫区防疫管理规范,构建良好的生物安全环境,使得鸡群处于相对健康的状态,减少了应激因素,增强了鸡群自身的抵抗力。

严格把控五项传播途径:

切断鸡与鸡之间传播,严格控制场区鸡群流动,各场和各栋鸡群不得随意周转。

切断人与鸡之间传播,按照防疫管理规定进入场区,各栋之间严禁串栋。

切断物品与鸡之间传播,物品进场需要隔离消毒24小时后方可进入场区,各栋物品不交叉。

切断空气与鸡之间传播,按照场区消毒程序落实内外环境消毒,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

切断动物与鸡之间传播,做好防鸟鼠和灭蚊蝇措施,降低了大肠杆菌通其他动物传播的风险。

3、发病应对措施

(1)病因优先

发病后及时消除环境或管理诱因。首要改善环境,检查通风系统,调整温控设备,鸡舍温度保持在18-25℃,湿度控制在60%-65%。暂停转群、断喙等操作,避免应激叠加,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连续3天缓解鸡群紧张状态,从根源减少大肠杆菌繁殖条件。

(2)科学用药

采集病鸡样本做药敏试验,优先选用敏感药物。混饮时用搅拌器将药液充分混匀,分时段投放确保每只鸡都能饮用;混饲则将药物与饲料按比例拌匀,分多次投喂保证摄入一致。严格按疗程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加量,同时交替使用不同类型药物,降低耐药性产生风险,期间记录鸡群采食及症状变化以评估效果。

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核心是以管理为基础、体质为核心、生物安全为保障,通过消除诱因、管理体质、防控应激、做好生物安全及科学处置,系统降低环境性疾病发生率,提升生产效益。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