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新五丰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6.88亿元,同比增长超14%;归母净利润4523.4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生猪行业市场极为讲究供需关系,全国范围来看,去年行业产能小幅度增加,叠加今年需求平稳改善,目前生猪产能依然处在小幅过剩状态,猪价偏弱运行,反映到老百姓感知即是“猪肉没有涨价,也不贵”。
在这种微利甚至阶段性亏损的运营环境下,生猪养殖业面临严峻的盈利挑战。对成本管控能力较弱的中小养殖主体来说,经营压力不小;但在成本把控能力不断提升的推动下,一些公司仍能逆势实现盈利。
新五丰是如何做到的?
生猪出栏量稳步提升,是该公司业绩增长的基础支撑。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新五丰生猪出栏量延续攀升态势,已达243.33万头,较去年同期的197万头增长23.44%。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公司发力农户代养,上半年“公司+农户”出栏量占肥猪总出栏量比重超30%,同比激增225%,成为产能与效益增长的关键引擎。
业绩增长另一关键核心驱动因素,即是以深化改革+精细管控提升的成本管控能力。不少专业人士认为,新五丰正在以“规模+效率”的双轮驱动模式,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生产端,科学规划种场规模、灵活补充后备猪、强化健康培育,提升母猪场满产率,再从品种、健康、胎龄优化母猪结构,提升母猪场PSY,降低仔猪成本。
采购端,发挥技采联动和集采优势,精准把控采购节奏。
技术端,拟与法国最大猪企科普利信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围绕生猪育种、养殖技术、肉品深加工展开深度合作。
市场端,通过提升销售管控、依行情灵活加大仔猪外销、推行生猪销售“赛马制+末位调岗制”激发团队活力,同时扩大客户群体,实现生猪存量客户同比增长10%以上。
另在组织端,公司整合养殖板块设养殖、代养事业部(养殖事业部含5个大区),提升管理精细度;人才端,健全梯次招聘、后备人才选育、双通道职级体系等,筑牢人才根基。
分析新五丰及其他生猪养殖企业的扭亏增长逻辑,“养猪是一门技术活儿”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继续提升。
今年以来,养殖ETF(养殖行业指数基金)涨幅持续上涨,成分股普遍走强。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在行业底部区间叠加政策托底预期下,养殖板块正逐步走出周期低谷,估值修复行情或将持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