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7月14日 星期一 12时03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分析 » 行情分析 » 正文

玉米期货又开始涨起来了 春节之前依旧不好回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1-01-18 💛2429

春节前夕的玉米价格行情还是以偏强运行为主,上一轮集中降价只是阶段性的行情。近几天,山东市场迎来一轮集中上涨,其他的地区价格也偏强。针对这样的市场,分析师认为,玉米期货震荡偏强的行情还将持续,之前的年前看涨年后令人担忧的观点依然不变。

玉米价格狂涨,有两大主要因素,一是玉米存在缺口(就是不够用),二是各路资金炒作。但炒作也只是辅助作用,如果玉米过剩,就谁都不炒了。所以,说到根本上,玉米能不能涨,供需关系是关键。

首先国家已经明确要求今年玉米要增加,现在东北各地玉米种子销量猛增。二是今年玉米及替代品进口暴增已成定局。三是国家已经开始加大陈化稻谷和小麦的拍卖,也是在替代玉米作为饲料。

今年的玉米价格走势节节高。

1、今年玉米不看山东,看东北。从2020年5月份,拍卖持续火爆,中间到了9,10月份。震荡回落,再到现在,持续上涨。从供需来看,国内玉米市场是有缺口的,供<需。由于今年,天灾人祸,主产区(东北)玉米,普片都,减产,再加上“新冠”,耽误播种时间,还有土地积水,原先打算种植玉米的,改种植大豆了。总结,今年东北玉米比往年,产量减少了。

2、由于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大力恢复养殖行情、全国掀起的恢复养殖潮流,截止目前为止,养殖慢慢的恢复中,总的来说,恢复不错。加大了对玉米的,需求。尤其是,精品粮,好粮。

3、经过5月的拍卖,国库空虚,这是毫无疑问的了。试问明年5月份,如何来调控?上一段时间,东北定向,再加上,河南、安徽、江苏的小麦,都陆陆续续的拍出,拍卖的价格,也是一拍比一拍高。

4、国际大环境,受“新冠”影响下,各国都会首先,保障自己国内的,粮食生产安全为第一,而后才考虑,出口。即使出口,价格也是相比之前价格要高。

总结:山东玉米,车多就降、车少就涨。东北厂家很给力,锁住粮源,不能让外流。玉米市场全国齐开花,百姓心里乐哈哈。大家齐心努努力,明年玉米创佳绩。有序售粮来供给,合理上涨没问题。

疫情反扑触动神经,过激反应影响供应。

近期,河北及东北部分地区依然面临着新冠疫情反扑的困扰,这些都是属于玉米粮源地,供应本地的同事还是供应的其他销区。结果因为疫情,有通报病例的疫区选择封锁严防扩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米的流通。没有通报病例,但在疫区周边的地区犹如惊弓之鸟,有些都被上层批评行为反应过激,虽然其严防死守这是人之常情,但也对玉米的流通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

随着玉米市场上可用车辆减少,各种核算问题或者一些地区的拒绝进入,也拉长了运距。汽运物流上受到影响,抬高了运输成本。铁路运输很多货主还嫌麻烦,或者没有有效渠道快速找到车皮装车运输,上下站的倒短问题也涉及到一系列的成本叠加。总之,受这轮疫情反扑的影响,玉米运输成本增加,相应的下游到货成本增加。

需求端陷入越涨越不卖怪圈。

这样的状态在短期内还很难扭转,国家库存有限,没有之前投放上亿玉米砸市场的豪气了,甚至粮库还在偷偷的高价收轮换粮给市场暗打支撑。深加工企业进退两难,虽然多数在新季上市就设立不少外租库帮着收粮,但山东为首的华北企业仓容一般,本来以为上轮降价攒了点库存,20日之后才能涨价,结果这两天就又开始涨价,令人大跌眼镜。

持续的涨价让对品质有要求的饲料养殖方面显得更难受,以至于一些饲料厂在采购开始咨询小麦行情了。在结合之前提及的定向稻谷,进口玉米打成玉米粉,特殊配额等,饲料厂受到国产玉米高价的影响,开始考虑替代品。好在这些替代品取代玉米的规模还不成体量,面对供需缺口还不成气候,行情还是能偏强运行。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市场状态,供需缺口是缩水的。

综上所述,运输成本增加,加深了供需之间的不平衡。需求端越涨越没量,不涨更没量,供应端明显看热闹吃瓜状态,这样的市场现状,春节之前依旧不好回落。

编辑:刘金娥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市场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