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7月12日 星期六 16时32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分析 » 行情分析 » 正文

让价格回归市场 屠宰企业与养殖户的天平逐渐调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2-05 💛2595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取消国家储备肉交易服务价格政府定价,实行市场调节价。

我们都知道储备肉主要的目的就是平抑市场的价格,稳定供给。当生猪供给偏多时,政府一般采取收猪,增加生猪储备的数量,避免猪价过度下跌。等猪价格过高时或者供应偏紧时,就把储备肉拿出来供应市场,增加供给稳定市场价格。

而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定价往往是要高于市场价格的。比如当猪肉行情不好时,市场价如果是每公斤10块钱,储备企业如果是按12块钱进行收储,2块钱的补贴政府来出;当市场猪肉价格较高时,比如是每公斤15块钱,储备肉就按照13块钱去卖,2块钱的差价政府来出,还给储备企业等储备主体。
 

让价格回归市场 屠宰企业与养殖户的天平逐渐调整

这样一来其实政府充当了一个救市的作用,可是深究起来,就得到底是谁?是屠宰企业多一些还是养殖户多一些,但终究不能够从实质上去真正的救市。而让价格回归市场才是该有的状态,强势干预已经结束,市场操纵也应该感觉到压力了,或许屠宰企业与养殖户的天平正在逐渐调整。

此次猪价的暴跌是多重原因造成的,搜猪网友“猪农氏”认为,首先大部分养殖户的心理都是要在节前卖猪,都想年里跑路,毕竟节后猪价下滑的概率更大;其次是大猪场想在员工放假之前尽量多卖猪,以减轻负担;三是雪后天寒地冻引发猪病

当然种种的因素给屠宰企业大开压价之门路,其实这次的跌价表面上看是猪多,可实质上猪又真的不多,至少今年的供给状态不是过剩的。所以猪多只是相对的,短时间的供大于求造成了猪多。但是临近年关,很多地区其实是偏向于质量好的肥猪的,越是大猪才越能卖得上价。而且从各地的大猪供给来看其实是不多的。这次屠宰企业的压价行为之所以能够成功也是有舆论和情绪的造就,所以养殖户一定要以市场实际为主。
 

编辑:姚红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市场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