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10时35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禽病 » 正文

技术推广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推广
点击排行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综合防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7-07  来源:🔗智慧蛋鸡  💛5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并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病毒病,是蛋鸡养殖行业高度关注的疾病之一。

一、病原与流行病学特点

传支病毒(IBV)属于单股RNA病毒,易发生基因重组和突变,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血清型和基因型,不同毒株间交叉保护力有限。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空气、污染的饲料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24小时),但传播速度快,24小时内可感染全群。

各日龄鸡均易感,雏鸡(尤其是3周龄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蛋鸡感染后易导致产蛋率下降和蛋品质异常。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传支感染后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呼吸型、肾型和生殖型。同一毒株在不同的感染阶段能够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1、典型症状

呼吸型:咳嗽、打喷嚏、气管啰音、流涕,部分出现张口呼吸。

肾型:饮水量增加,排白色稀粪,肾脏肿大、苍白,尿酸盐沉积(俗称“花斑肾”)。

生殖型:产蛋率下降20%-50%,蛋壳变薄、畸形蛋增多,输卵管永久性损伤。

2、病理剖检

气管黏膜充血、出血,支气管内有黏液或干酪样渗出物;肾脏肿大呈苍白色,输尿管扩张;输卵管发生断裂或者狭窄,输卵管病变形成水泡;成年鸡卵巢出血、卵泡液化,输卵管萎缩。

3、不同感染阶段的案例

三、综合防控技术

传支属于免疫控制性环境条件性疾病,需要依靠疫苗免疫、环境控制、生物安全等多个方面共同协同才能做好综合防控。

(一)疫苗免疫

免疫的核心是鸡群产生均匀有效抗体,通过落实七个准确,实现有效率、免疫率、准确率三个100%。

1、毒株准确

传支的毒株众多,但免疫的毒株不是越多越好,选择传统毒株和优势毒株的组合,扩大保护谱即可。

2、程序准确

3、时机准确

结合鸡群状况和免疫程序确定免疫时机,免疫前确定鸡群无呼吸道疾病。

4、免疫操作

(二)环境控制

1、1-3周环境稳定

保证热源充足并稳定;根据供暖设施设备进行合理控温;控制鸡舍不同位置的温差,重点解决低温区补温;进行适当的通风,满足最小通风量。

2、6-10周通风适宜、均匀、稳定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制定本场的适宜温度曲线,并逐渐降低舍内温度;

重点控制通风量与脱温的平衡,在昼夜温差大的季节,满足夜间最低温度时的最小通风,并保证白天最高温时的体感温度;注意温度管理的连续性,逐渐降温,不出现大的温度波动,重点关注外界温度的突然变化。

(三)生物安全

1、全进全出制

避免不同日龄鸡混养,每批鸡出栏后彻底清洗消毒(2%烧碱溶液或过氧乙酸)。

2、做好场区的五个切断

做好场区鸡群、人员、物品、车辆、空气、动物的隔离和切断工作,避免外界病毒的传入对鸡群的影响。

四、总结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需以疫苗免疫为核心、生物安全为基础、环境管理为保障做好综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好该疾病的发生,降低生产的损失。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