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00时54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禽病 » 正文

技术推广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推广
点击排行

夏秋交替时节鸡场疾病的防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8-25  来源:🔗阳光畜牧网  💛64

季节转换+温差变化,蛋鸡健康面临严峻挑战,在这个特殊时期,您的鸡场做好准备了吗?

一、呼吸道疾病温差是元凶

1、典型疾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病(慢呼)、新城疫、禽流感。

2、发病特点:

昼夜温差导致鸡群感冒,初期症状(如轻微呼吸道症状)易被白天高温掩盖。

病情发展后出现 “包肺”“包心包肝” 等病变,引发零星死亡。

冷空气突然来袭时,产蛋鸡群更易暴发,尤其是高峰鸡群。

3、防控要点:

3.1 通风管理精细化:夜间10点后气温下降,避免风机直吹鸡体,山区降温明显区域应减少通风量。

3.2 冷应激预防:寒流来临前1天和后2天,饮水中添加优质电解多维。

3.3 免疫强化:

定期监测新城疫(每7-8周)、禽流感(每3个月)抗体水平。

抗体接近临界值时及时补免:传支和新城疫免疫间隔不超过2个月,禽流感不超过3个月。

传支免疫选择两种交叉保护谱广的毒株,1日龄占位免疫至关重要。

二、环境条件性疾病高温高湿是帮凶

1、典型疾病:大肠杆菌病、坏死性肠炎。

2、发病特点:

大肠杆菌病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腹泻(绿色稀便)及特征性的 “心包炎、肝周炎”。

坏死性肠炎主要影响肠道健康,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

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病率增加40%。

3、综合防控方案:

3.1 环境控制:

定期清理水线,清除生物膜(建议每周一次)。

保持料槽清洁,避免饲料霉变。

合理控制密度,确保通风均匀。

3.2 针对性用药:

呼吸道及败血症: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

肠道感染:硫酸新霉素或硫酸粘菌素。

输卵管感染: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

3.3 饲料安全:添加优质脱霉剂,防止霉菌毒素加重肠道损伤。

三、寄生虫与病毒性疾病蚊虫是媒介

1、典型疾病:鸡痘。

2、发病特点:秋季20-28℃的气温最适宜蚊虫繁殖,叮咬传播加剧。皮肤型导致皮肤炎症影响卖相,黏膜型可致死亡率升高。

3、关键防控措施:

疫苗接种:新上鸡群必须接种鸡痘疫苗。

环境灭虫:鸡舍喷洒杀虫剂灭蚊。

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类产品控制体内外寄生虫。

紧急处置:发病鸡群立即接种疫苗或对症治疗。

四、隐形杀手霉菌毒素的危害

夏秋之交高温高湿,饲料霉变风险剧增。霉菌毒素对不同阶段蛋鸡造成持续性伤害:

育雏/育成期:肌腺胃炎(腺胃肿大如球,肌胃溃疡)。肝脏紫黑、边缘毒素沉积。生长迟缓、胫骨发育不达标。

产蛋期:零星死亡(特征:肛门水肿发红,鸡冠发白边缘紫黑)。肝脏肿大易碎(似脂肪肝但用药无效)。产蛋无高峰、蛋壳质量差(黑斑蛋增多)。

解决方案:

1、饲料管理:选择优质原料,储存环境湿度<12%。定期检测霉菌毒素 。坚持“净槽”管理,避免积料霉变。

2、体内解毒:优质脱霉剂+胆汁酸联合使用,强化解毒。添加肠粘膜保护剂修复肠道 。

3、环境控制:保持鸡舍干燥(湿度60-65%为宜)。定期对饲料输送设备消毒。

五、综合防控构筑立体防御体系

1、免疫优化:

滑液囊支原体:采用 “活苗+灭活苗” 组合免疫。

传染性鼻炎:选择毒株对型的三价灭活苗。

新进鸡群补免重点:鸡痘、传支、新城疫。

2、营养强化:添加1%-1.5%油脂,提高能量水平。增加维生素(特别是VA)添加量,增强耐寒力。使用优质预混料保障微量元素供给。

3、环境管理“三要素”:

3.1 温差控制:昼夜温差不超过5℃。

3.2 通风原则:寒冷时段“通风靠上”,防止冷风直吹鸡体。

3.3 消毒制度:每周带鸡消毒2次,限制外来人员车辆。

六、结语

夏秋交替之际,温差控制、蚊虫防控和霉菌管理是蛋鸡健康管理的三大核心。近期监测数据显示,8月份传支、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病仍将维持高发态势。预防永远胜于治疗。通过精细的环境控制、科学的免疫程序和优质的营养支持,完全可以帮助鸡群平稳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