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是一个集物理防护、化学防御、免疫监视和生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动态屏障。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鸡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和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增重等)。
一、黏膜的基本结构
黏膜是覆盖在动物体内管腔器官内表面的组织,由三层构成:
1. 上皮层:最内层,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
· 呼吸道:主要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其间夹杂着杯状细胞。
· 消化道:结构多样,包括单层柱状上皮(肠)、复层扁平上皮(喙囊、食管)等,也含有大量杯状细胞。
2. 固有层:位于上皮层之下,由结缔组织构成,富含血管、淋巴管、神经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这是重要的免疫战场。
3. 黏膜肌层:薄层平滑肌,通过运动帮助排出分泌物和异物(在呼吸道和肠道中尤为重要)。
关键特殊细胞:
· 纤毛细胞:呼吸道特有。纤毛通过有节律的摆动,将黏附有灰尘、病原体的黏液向喉部推送并排出(称为“黏液-纤毛清除系统”)。
· 杯状细胞:遍布呼吸道和消化道。分泌黏液,其主要成分是黏蛋白,能湿润表面、包裹病原体和颗粒物,形成物理屏障。
· 分泌细胞:消化道和呼吸道中还有其它分泌细胞,能分泌抗菌肽、溶菌酶等物质,形成化学屏障。

图源/鸡病专业网论坛
二、鸡呼吸道黏膜损伤
呼吸道损伤通常由病原体(如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病毒)、有害气体(如氨气)、粉尘等引起。
损伤过程:
入侵与附着——穿透与破坏屏障——炎症反应——功能丧失与病理变化——继发感染与全身扩散(黏膜屏障被破坏导致继发性细菌,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感染(病毒血症)。
三、鸡消化道黏膜损伤过程
消化道损伤常由病原体(如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球虫)、霉菌毒素、化学物质等引起。
损伤过程:
入侵与定植——直接损伤与细胞破坏——炎症反应——功能丧失与病理变化——全身性后果——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内毒素和细菌易位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感染和内毒素血症。
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损伤的共同点:
屏障结构破坏 → 炎症反应 → 功能丧失 → 继发感染 → 全身性影响
四、建立和维持鸡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屏障的措施
营养策略:营养是黏膜细胞生长、更新和分泌防御物质的基础。
主要是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苏氨酸是黏液蛋白(黏蛋白)的主要组分。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C)、矿物质(锌、硒)
使用功能性添加剂:益生元、 益生菌、酸化剂、许多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特性,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减少炎症的功能性产品。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β-葡聚糖)等。
环境管理:减少黏膜的“外部攻击”
空气质量(呼吸道关键):氨气控制,氨气浓度控制在15ppm以下。
粉尘控制:粉尘携带病原,刺激呼吸道。
湿度管理:避免过度干燥或潮湿,适宜湿度有助于黏膜保持湿润和功能正常。
饮水卫生(消化道关键):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定期清洗和消毒水线,防止生物膜形成。生物膜是病原菌的温床。
生物安全与疾病防控:杜绝“入侵之敌”
严格的生物安全:病原体通过人员、车辆、物资、饲料等途径传入农场。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
科学的免疫接种:
局部黏膜免疫:采用滴鼻、点眼、喷雾等方式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能直接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产生分泌型IgA抗体,这是黏膜局部最重要的免疫抗体。
合理免疫程序:根据地区和鸡场疫情,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建立坚实的全身和局部免疫力。
减少应激:
任何应激(如转群、换料、惊吓、过热过冷)都会增加皮质激素分泌,抑制免疫系统,导致黏膜屏障通透性增加。提供稳定、舒适的环境至关重要。
避免黏膜损伤源:
杜绝霉变饲料: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T-2毒素)直接腐蚀消化道黏膜。
防止异物损伤:避免饲料中有尖锐异物刺伤消化道。
监测与预警:
全时段观察鸡群状态(粪便性状、呼吸声音、采食饮水行为),必要时进行剖检,观察黏膜状况(如气管黏液、肠绒毛长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通过以上多维度、系统性的综合管理,才能有效地建立并维持鸡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和功能,从而为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临床意义
理解黏膜结构和损伤过程对于禽病诊断和防控至关重要。许多疫苗(如新城疫、传支滴鼻点眼疫苗)就是通过局部免疫,刺激黏膜产生有效的第一道防线(分泌型IgA)。减少饲养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饲料质量,是保护黏膜屏障完整性的关键管理措施。
黏膜健康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营养管理、环境控制、生物安全、和免疫优化等多个方面。这道屏障是抵御病原的第一道也是最关键的防线,是蛋鸡生命健康、生长、产蛋的保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