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8月07日 星期四 03时45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人物故事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专访秦英林:不用大豆也能养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8-06  来源:🔗农视网  💛123

2025年7月,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公司牧原集团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低豆日粮中豆粕用量降低至4.9%,每头猪减少豆粕31公斤,饲料成本节省了15元,按牧原年出栏7160万头生猪计,一年节约成本2.34亿元,减少大豆用量200多万吨。这一数据引发行业震动。

2024年,我国进口大豆1.05亿吨,其中养殖业消耗了近4成。如果全国推广低豆养猪技术,可节省约2000万吨大豆,节约1.54亿亩耕地,基本就是整个中国大豆种植总面积!

近日,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记者专程赶到牧原集团总部专访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

全球最大的养猪养殖企业——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接受农视网记者专访

牧原为什么敢第一个吃“低豆养猪”的螃蟹?

记者:您是1992年才刚下海创业养猪,为什么1993年就会开始研究如何减少豆粕的用量?

秦英林:那个时候豆粕贵的很,要卖3000多元一吨,那个时候玉米才几百元钱一吨,还不到1000元/吨,而小麦价格不到1000元/吨,豆粕价格就已经卖两千多元、三千多元元/吨了。

记者:对于养殖来讲,第一步确实要考虑如何降成本。您是不是之前就研究过猪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大概是哪些?

秦英林: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学的畜牧营养专业,毕业后也一直在学习如何运用新知识。当时我们找国内外着名的营养专家,一起讨论猪所需的营养话题,给我帮助非常大。

我清楚地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在讨论这个“赖能比”,就是赖氨酸和代谢能的比值什么数量最合适。当时我们找到了英国一位对“赖能比”研究最深入的专家,他把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带来,我们一起不断地研究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赖氨酸用量低到了让我吃惊的地步,还没有看到猪有什么不同反应。他告诉我可以放心往下降,我们就不断地往下测试。一路走过来,他负责研发,我们在实际养猪中反复测试,降低赖氨酸用量后,也没有看到猪有异常,但用了以后成本差异非常大。

记者:您是实践者,他是理论研究者。那么一头猪它真正需要的营养大概是多少,您们当年其实就已经把它给摸清楚了?

秦英林:我们在2003年的时候已经形成完整的猪所需营养体系了。我们对最佳的蛋白含量与猪日粮的关系,那个时候都已经测试的非常清晰了。

牧原如何破解“无豆养猪”卡点?

记者:养猪行业为什么会对豆粕的依赖这么重,而且是长期性的依赖?

秦英林:多种原因。一个是大豆不仅仅是饲料问题,因为它榨油,中国人对食用油的需要量现在成为一个刚性的。那么实际进口大豆它不单单是一个饲料的问题,还有人们对食用油的需求。

记者:所以豆粕是榨油之后的一个副产品,这个副产品做成饲料也可以再进一步产生价值。而相对于玉米里的营养成分,大豆里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是更适合养猪?

秦英林:这就说到核心了。如果我用玉米来养猪的话,可能有些营养就缺了。缺了以后,你是用大豆来补,还是用我们那个发酵的氨基酸来补?

我们用大豆养猪,需要的并不是要全大豆,就用大豆最缺的那个赖氨酸。

用发酵的氨基酸来补特便宜,我说个概念你就知道了。目前一亩地生产大豆大概在200公斤,但是我生产玉米,产量能600公斤/亩。

现在通过合成生物技术,用玉米发酵赖氨酸能达到多少呢?2公斤的玉米就可以生产1公斤的赖氨酸。而100公斤全大豆,才含2公斤多的赖氨酸。

记者:确实用玉米便宜。

秦英林:这个合成生物技术就给我们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不用大豆,也能够养猪,就是把它缺的营养部分加上去。

以前我们用这个玉米发酵合成的赖氨酸、苏氨酸来配置日粮的时候,豆粕用量降到5%、6%就降不下去了。因为还缺乏一些其他的小品种氨基酸,必须得用到豆粕。

2021年,我们找到西湖大学,合作研发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等小品种氨基酸的发酵技术。原来发酵效率低的时候,这个转化效率低,成本昂贵,用不起,用了以后不划算。

现在我们和西湖大学合作就突破了这一点,今年我们把那异亮氨酸的成本也降得很低。从技术上来说,我们已经可以完全不用大豆就可以做猪的饲料。

合成氨基酸的价值就是豆粕平衡器。如果豆粕价格高了,我就用氨基酸,一下子把豆粕弄成过剩了,你低了我就用豆粕。现在豆粕价格能这么合理,我心里特别高兴,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啊。

养猪豆粕减量后能带来哪些好处?

秦英林:好处在哪呢?不仅节省了大豆,关键减少了氮排放。

记者:我记得您在一次发言的时候提到过,从营养的角度来讲,养猪行业当中,有一些豆粕用那么多,它本身是一种浪费?

秦英林:那么多的大豆中含的(蛋白)过去叫营养,一旦不利用的时候叫废弃物,叫污染物。那么多猪粪,你像过去的猪粪就很臭。

记者:特别臭,因为我老跑猪场。

秦英林:如果是很臭,那就是大量的蛋白被猪消化以后没有吸收,发酵的时候排出臭味。要是把这个蛋白降低了以后,那么猪吸收的完全,排下的粪便就不是很臭。

那么我们在处理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氮污染物。现在我们猪舍排猪粪猪尿,不仅液体中排的水要控制氮的指标,从猪舍里边抽出的空气也开始管控氮指标了。

记者:那意味着对形成环境富营养生态的污染,从源头解决了。

秦英林:对生态贡献非常大,目前每头猪实现氮减排1.26公斤,如果全国推广豆粕减量,养猪可实现氮减排82万吨。

后记:

受技术水平影响,我国豆粕用量远比欧美国家高。2024年国内饲料的豆粕占比可达17%,几乎是欧美国家的2-3倍。

牧原集团自2005年开始跟行业分享推广低蛋白日粮理念,2011年唿吁行业推广低豆日粮。2021年,秦英林将“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应用”写进人大建议案,在南昌第七届全球猪业论坛,再次公开低豆日粮核心技术,把牧原成本领先的秘密,向全球养猪同行公开。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国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要降至10%左右。推进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能够有效推进豆粕减量替代,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小贴士:牧原集团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公司,业务覆盖饲料生产、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领域,2024年生猪出栏7160万头 、屠宰量1252万头。全国有308个子公司1100多个养殖场,拥有员工近14万人,业务分别全国25个省(区)109个市225个县(区),2024年营收1379亿元。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