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默认分类 » 正文

通过智能化群养提高妊娠母猪生产成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8-08-22  来源:🔗《国际猪业》  💛2075
核心提示: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到了妊娠母猪的健康,限位栏日益为业界所诟病,通过电子饲喂系统实现的智能化群养方式则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到了妊娠母猪的健康,限位栏日益为业界所诟病,通过电子饲喂系统实现的智能化群养方式则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作为“未来猪场”解决方案的推行者,荷兰睿保乐公司(Nedap)为我们介绍了这一群养模式在中国和世界的应用情况,特别是中国养猪市场在此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睿保乐中国区畜牧事业部总经理胡安戟具有多年畜牧行业经验,曾就职于某全球最大的奶牛设备供应商之一,推动了大型挤奶系统、粪污处理系统、发情监测和牧场管理系统在中国地区的发展和普及。其自2014 年初加入睿保乐,负责公司猪场设备和奶牛发情监测系统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

《国际猪业》:中国目前的妊娠母猪群养处于怎样的状况?取消限位栏主要出于哪些方面的考量?

胡安戟:中国现在大多数猪场还是在用限位栏的方式,如果按头数计算,实际只有1%不到的猪场实现了妊娠母猪群养。这是因为,限位栏的方式是最容易的,从以前的人工发料,到现在的每天定时启动自动化料线就行了。这是一种工业化的方式,不能说不高效,但这也是一种粗放型的、更多考虑生产便利性和短期效益的模式,而往往把消费者的诉求放在了一边。现今在中国很多猪场与屠宰和食品加工厂是相对分离的,即便有的是一体化企业,但他们的品牌化战略还不完全成熟,向市场提供的是相对同质化的猪肉产品,因此诉求更多的是更高效的生产,这就造成猪场选择了最容易管理的生产方式。

妊娠母猪群养,也就是妊娠母猪电子饲喂系统的应用,最早源于动物福利。欧洲是最先推行的,现在已经完全禁止使用纯限位栏。在另一个限位栏的主要应用市场—北美,由于一些大的零售商如沃尔玛、麦当劳等宣布不用限位栏饲养的猪生产出来的猪肉,据我们了解,现在美国的新建猪场有40% 以上都是采用群养方式。

除了动物福利的考量,也有商业市场的推动。如果在猪的整个生产周期都是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也不利于其健康,这时它就需要更多的药物。但我们越来越不希望更多的药物如抗生素之类应用于猪业生产,消费者会存在这方面的担忧。另一方面,适当的活动会使母猪的体型更好,它就会更容易受孕,产子也更多更健康。

总的来说,妊娠母猪群养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中国也不会例外。

《国际猪业》:如何更好地推广群养模式?其在生产实践中有过哪些成功经验?

胡安戟:群养的生产方式要推广,首先要有消费者的需求,然后转化成为生产者要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用这样的养殖方式养出更加健康的猪。这样的需求不断提升之后,生产者就会顺应这样的需求,就会调整他的生产方式。对消费者来说,越透明对他们越有利。

从睿保乐来说,我们在上世纪80 年代就开始研发妊娠母猪电子饲喂系统了,当时还没有动物福利的概念。它的研发是为了通过另一种生产模式提升生产绩效。智能化饲喂是根据每头猪的实际需要的采食量和它自己的采食时间去喂食,既不受饲养员作息时间的限制,又不会浪费饲料乃至造成体型过肥,有利于下一次的受孕产子。适当的运动和舒适的环境也使猪群更加健康。

除了母猪的饲养环境外,养猪事业的发展中人的因素也非常重要。我们到使用限位栏的猪场会发现猪一直都在狂叫,饲养的密度又大,人是很难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的,年轻人尤其待不住,所以导致很多的从业者都是年龄偏大,难以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循环。

为什么群养的方式越来越被北美一些大型的猪场所接受?起先是由于消费者的诉求,但使用之初他们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他们发现,担心的猪在猪群里面打架不好管理、流产率高等情况都没有发生,且综合的生产成绩比限位栏的方式还要高。在传统的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指标方面,也毫无劣势。

所以说,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中国我相信也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开始的不了解,或者说一些错误的尝试,然后重新有了兴趣,发现这个系统的好处之后,更进一步地扩展它的使用。不管是我们提供的电子饲喂系统还是其它一些半限位栏,只要设计好了,正确使用,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收益。

《国际猪业》:除了提高生产成绩,电子饲喂系统对于猪场管理和食品安全有何直接的影响?

胡安戟:对于大型养猪企业的管理,现在需要更多地从集团层面来考虑。原来每个猪场就是一个单位,这个单位的员工水平高、责任心强,他就管得好一些,另一个单位的员工在这方面差一些,那他的生产绩效就差一些。但是如果用系统化来控制,你给它指令,它就会忠实执行,如果一个集团十几个猪场都用设备的话,就能产生同样的绩效,生产上排除了一些人为的不可控的干扰因素,这样便于大的集团去管理。

更进一步,我们说这个时代已经避不开大数据,电子饲喂系统可以忠实地记录这些数据,包括采食的数据、增重的数据、产仔的数据等等。这一方面是为了以后进一步地提高生产成绩,毕竟提高不能像以前一样只是凭经验,而是要凭数据去验证。另一方面,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这个猪肉好不好,是不是打了抗生素,打了多少。因为它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会被记录,好处就是便于追溯。如果真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查到源头,甚至可以查到它的母系乃至曾祖系。

我们常常讲食品安全,当然最重要的是生产者的自觉意识,另外一个紧箍咒就是可追溯系统,只要我能追溯,生产者就不敢造假。所以这个系统对猪本身、对消费者、对生产经营者,都具有一些不同方面的带动作用。我们相信这样的系统或者说理念会逐步被市场所接受。

《国际猪业》:在中国实现妊娠母猪智能化群养的主要障碍有哪些?后期设备维护会不会受到人员素质或培训不到位的困扰?

胡安戟:市场上对于群养设备的稳定性、实用性存在一定的担忧,因为其每天面临无数次的开关闭合、识别,还有猪的撞击通过,而猪场本身的环境是强腐蚀性的,这对设备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设备的稳定性是影响整个运行效果的一部分,这个是供应商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睿保乐进入中国市场已近10 年,群养这块我们已经做了200 多个项目。不避讳地讲,我们在初期也有过不太成功的案例,但是我们没有一个失败案例是因为硬件的质量引起的。问题多数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智能化设备的认知误区;二是猪场系统设计方案的缺失。

一些业内人士往往觉得智能化的设备很金贵、不会用,我们认为任何操作系统都要对用户来说能很简便的使用,不能过于复杂。虽然我们的说明书厚达300 多页,但是一旦经过培训使用之后就不会再觉得复杂,我们的这个系统只要有小学的文化程度就足够可以操作。

另外就系统来说,是不需要人工手动去运行的,需要人工做的是看数据,根据数据调整某些定量,而且定量的调整权限也有一定的设置,通常是只有主管才可以去统一调整饲喂方案。我们现在遇到有些猪场觉得这个是新科技,不敢碰,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获得最优的效果。另外一种是好奇,不按规范随意设置,甚至把设备拆开后自己去调,拆完之后却恢复不了。虽然我们可以远程给他们恢复,但是可能已经造成了一些生产上的损失。

群养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不是把原来的限位栏拆掉围一个大圈那么简单。这应该是一整套的系统方案,要设计先行。尤其中国是个大国家,气候环境的跨度特别大,养殖方式的差异也会很大,需要有多年的积累你才能清楚什么地方适合什么样的方案。我们发现大多数不成功的案例问题大多出在一开始的规划设计上。如果你在一个不合适的地方放了这样一套设备,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可能用好,而且也是不可逆的,因为一旦有猪进去了,这个体系就不可能再改了。

所以现在很多项目我们都是尽早介入,甚至如果没看到猪场的图纸我们拒绝出售设备,目的是帮助用户能少走弯路,尽可能地达到预期效果。现在猪场也开始逐渐接受我们的理念,所以近两年来做的一些项目,生产成绩都是非常的好。

《国际猪业》:为什么说PSY 水平的提升对中国猪场来说尤为重要?

胡安戟:PSY 成绩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猪场的生产和管理水平。相对于中国较低的PSY 成绩,欧洲的PSY 水平很多猪场已经可以达到30,且基本都已采用群养的方式。美国仍在用限位栏的猪场PSY 到26 就算很好了,不过,现在美国也在不断地尝试小群养、大群饲养的模式来提高生产水平。中国现在农业院校毕业的年轻的从业者也越来越多,中国的猪场在向专业化迈进,养猪业的生产成绩没有理由比其它国家低那么多。何况中国很大一部分饲料原料都要靠进口,这样的话成本上就比人家高出一大截,如果生产成绩最多达到跟人家同等的水平,那结果就是根本无法竞争。

国内一些饲料集团正在往养猪集团转型,相比传统的猪场来说,他们的思想更开放一些,更愿意接受新的东西。而且他们知道自己的起点已经在那里了,要养猪的话生产成绩一定要比别人高。所以我们预测未来会有一场更残酷的竞争,不是过去那种集团和散户之间的竞争,而是集团和集团的竞争,这一竞争主要是看各集团的生产和管理水平。

《国际猪业》:睿保乐在中国如何将国际化优势与本地化运营相结合?未来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划?

胡安戟:对于我们这样一家荷兰企业来说,全进口的成本包括运费和关税都非常高,这一点将来可能在市场上不利于提高我们的竞争力,我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做了一些准备,进行了一些小批量的试验,在中国试生产个别部件。但我们对此较为谨慎,就像我们推出新

产品一样,我们要先默默地在实验牧场运行几年,持续跟踪,只有实际的效果达到预期了才考虑投放市场。毕竟我们作为一个供应商需要对用户信任和需求认真负责。就我们的本意来说,我们是希望能把国际化的优势和本地化相结合,从而也可以缩短交货周期,但是不管在中国生产还是在荷兰生产,我们一定要遵循统一的品质标准和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对得起用户对我们的品牌的信任。

另外,我们也在完善我们的销售体系,从原来的纯经销商模式,改成了直销+经销的方式,把这个选择权交给客户。技术服务上,我们也进行了积极的布局,目前在中国形成了有3 个节点的高铁覆盖圈,保证我们的技术人员能在6个小时以内到达猪场所在区域。设备启用前后,我们还会到猪场去更多地探讨怎么把生产流程做得更规范,这一方面是与我们设备的销售没有直接关系的增值服务。

此外,我们还有经销商团队进行服务覆盖。经销商的工程师都要经过我们的认证,所有设备安装完毕、投入运行之前我们要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检验,然后才发放软件许可密码以激活设备,保证经销商的安装水平符合我们的规范。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使用我们系统的猪场能有更好的生产成绩,使睿保乐从一个纯粹的供应商的角色转化为合作伙伴,从而形成双赢的局面。

在养猪设备这个专业领域,睿保乐已经是市场的领导者。其实睿保乐本身的核心技术是RFID( 无线射频识别),我们是这项技术的ISO 标准制定者。未来睿保乐将更多地往软件化和数字化的方向走,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基础—我们40%的人员是研发人员,20% 是产品经理,而且是偏生产的技术型产品经理。我们整个集团都在往数字化的方向走,将来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硬件供应商,而是涵盖了硬件、软件和数据服务的综合型企业。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