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分析 » 行情分析 » 正文

比国内价格低近50%的美国玉米来了!饲料要降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1-02-07 💛1871

市场2月5日消息,美国农业部(USDA)于当地时间2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的一周,美国2020-2021年度玉米净销售量达746.65万吨,创年度新高,其中销往中国586.04万吨,本年度对中国销售玉米累计达1770万吨。

消费量将达2.87亿,中国“大买”美国玉米!

可以看出,美国玉米销售火热,中国买家贡献突出。为何中国要买这么多美国玉米?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由于中国养猪业正快速复苏,市场对玉米饲料的需求不断上涨。据悉,截至2020年底,我国生猪存栏量已超过4亿头,产能恢复至正常年份的92.1%;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00多万头,比2019年底翻番。基于此,美国还预计,2020-2021年度,中国玉米消费量将达2.87亿吨。

面对不断上涨的需求,各相关企业也开启了“买买买”模式。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月22日的数据,截至1月10日,2020-2021年度,国内粮食企业已经累计收购玉米6279万吨,远高于2019-2020年度同期的5077万吨。

而据一家大型养禽企业的采购经理表示,为了稳定生产,行业正在大量储备优质玉米,无论价格高低,都会抢着买。换句话说,行业“抢购”玉米的形势还将持续。

1.png

二是由于2020年初中美签署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2020年中国需自美国进口365亿美元的农产品,而除了玉米外,大豆、小麦也是中美农产品贸易的“主角”,以大豆为例,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自美进口2589万吨大豆,高于2019年的1694万吨。

三是由于美国玉米“物美价廉”。以价格为例,由于现代化机械种植、成本较低,再加上美国政府对出口农产品的农场主进行补贴,美国玉米即使面向全球低价倾销农产品,也是底气十足。

据农业农村部玉米市场监测预警数据,2020年12月份,国内产区平均批发价达到每斤1.24元,期货方面达到2930元/吨。而2月4日的市场消息,在美湾,2号黄玉米的现货报价为每蒲式耳6.225美元,即245.1美元/吨(约合人民币1586元/吨)。

不敌乌克兰?美国不是我国玉米最大进口来源国

需要提及的是,虽然我国进口了大量美国玉米,但美国却不是我国进口玉米的最大来源国。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乌克兰便取代美国,成为了我国第一大进口玉米来源国;数据还显示,2020年上半年,乌克兰凭借341.8万吨的出口量,占据了我国玉米进口总量的93.85,美国则仅占1.8%。

2.png

除此之外,我国还一直致力于玉米进口的多元化,例如2020年4月,中粮集团还与俄罗斯企业达成合作,将3830吨俄罗斯玉米通过海运运往中国;2020年12月,巴西玉米生产商协会Abramilho也透露,中巴两国已就促进两国玉米贸易进行了会谈,据悉,2019年,巴西向中国销售了68550吨玉米。

玉米进口激增,市场也开始产生担忧:未来我国玉米供应会否形成依赖进口的局面?对此,我国已“双管齐下”。

一方面,我国玉米年年丰收。以2019年为例,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已达4496.8万公顷,同比增长1.8%,预计2020年,播种面积可达4500万公顷;播种面积扩大,产量也随之增长,2020年我国玉米的总产量为2.65亿吨,增产400万吨。另一方面,为了缓解玉米供需趋紧的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已持续投放国家政策性小麦,以替代玉米作饲料。

相关报道:

原料上涨推高饲料价格!玉米豆粕还会涨多久?

2020年以来,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表现为口粮品种涨幅小,玉米、大豆涨幅较大。2020年12月底,早籼稻收购价格同比上涨10%,南方地区粳稻价格上涨20%,北方地区粳稻价格基本稳定,小麦价格上涨约3%。大豆、玉米价格上涨50%以上,均创历史新高。玉米市场供需偏紧,叠加资金炒作,玉米价格上涨拉动了口粮价格有所上涨。

小麦替代玉米数量增加 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受玉米价格上涨带动,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对小麦价格看涨预期增强,政策性小麦成交量明显增加,小麦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副主任罗文娟介绍,2021年1月已组织的3次政策性小麦竞价交易,共投放小麦1197万吨,成交1103万吨,月环比增加801万吨,平均成交率92.15%,大幅高于上月的14.99%,成交均价2456元/吨,环比高114元/吨。

对于目前竞价销售的政策性小麦量价齐升的主要原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王晓辉分析:一是,受玉米价格上涨带动,玉米小麦价差进一步扩大,饲料企业考虑到小麦与玉米的性价比,更愿意用小麦替代玉米作饲料,竞买政策性小麦意愿强。监测显示,1月22日,河南郑州玉米与小麦价差340元/吨,上月同期为90元/吨左右;山东济南玉米与小麦价差320元/吨,上月同期为80元/吨左右。二是,面粉经销商需要在春节前备货,加之华北局部地区发生疫情,消费者提前采购面粉,经销商预期面粉价格看涨,面粉企业为了能多销面粉,也提高了开机率。三是,一些贸易商预期玉米产需缺口较大,小麦替代玉米数量后期还可能增加,认为价格仍有上行空间,因此参与竞买小麦比较积极。

罗文娟介绍,为稳定市场预期,1月21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公告,调整了交易规则,明确了增加保证金额度、预付货款、缩短货款缴纳期限等要求,同时对出库进度较慢的企业,限制其继续参与竞拍。交易规则修改将对投机资本参与小麦拍卖起到抑制作用,市场主体对小麦价格看涨预期减弱。随着春节临近,部分加工企业节前备货完成,节后又是面粉销售淡季,继续加价购买动力不足,利于小麦市场价格保持合理水平。后期来看,随着国家每周持续投放400万吨政策性小麦,储备小麦也将陆续轮换出库,小麦市场供给充裕,春季又是面粉消费淡季,面粉企业采购小麦需求减弱,这些都会对小麦市场带来影响,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玉米产需缺口扩大 价格存在长期预期

“去年12月下旬以来,玉米价格每斤上涨0.15~0.20元,同比上涨0.50元/斤。玉米价格高位上行,根本原因在于产需缺口较大带来的价格上涨预期。随着临储玉米逐渐消耗,国内玉米产需缺口由隐性转变为显性,市场主体对玉米价格存在长期看涨心态。”王晓辉分析

王晓辉认为,近期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也有其他影响因素:一是,近期国内部分省区疫情散发,影响局地物流,部分企业担心春节后到货情况,短期提价备货意愿普遍增强。二是,主产区农民出售玉米进度快于上年。余粮下降后,农民挺价意愿增强,贸易商高价才能收到粮源。三是,期货市场交易主体对未来玉米市场供给缺口扩大有较强预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动,市场预期高度趋同。四是,国内外市场联动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续蔓延加重,国际粮食安全风险提高,美元汇率疲软,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特别是“拉尼娜现象”带来南美粮食生产的不利预期,国际大豆、玉米价格大幅上涨。近半年来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上涨超60%,通过贸易、金融等途径加快向国内输入性传导。

王晓辉认为,后期来看,国内玉米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态势。尤其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主产区玉米到货不畅将继续支撑价格。但也存在抑制玉米价格上涨的一些因素,主要在于饲料企业为节约成本,使用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例增加,采购政策性小麦更加积极。销区用粮企业已开始增加小麦、稻谷等谷物替代玉米,部分企业表示,已开始使用无玉米配方,价格上涨会进一步刺激替代需求。加之进口的玉米、高粱和大麦等原料大量进入饲料企业,将抑制饲料企业采购玉米的积极性。

大豆收购进度较慢 市场价格保持高位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大豆振兴计划,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国内大豆种植面积连续5年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1.48亿亩,同比增加825万亩,增幅5.9%;大豆单产每亩132公斤,增加3.0公斤,增幅2.3%;大豆产量1960万吨,增加150万吨,增幅8.3%,再创历史新高。增产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和四川等地,安徽等黄淮海产区大豆减产。与2015年相比,大豆增产725万吨,增幅58.7%。

2020年国产大豆上市以来,市场价格高开高走,黑龙江大豆开秤价每斤2.0~2.1元,同比上涨0.3~0.35元。2021年1月22日,黑龙江食用大豆价格每斤2.84~2.90元,同比上涨1.0~1.1元,油用大豆价格每斤涨至2.38~2.4元,同比上涨0.66~0.68元。国产大豆主要直接食用、加工豆制品和大豆蛋白,少量用于生产豆油,国产大豆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食用消费需求。

王晓辉认为,从收购情况看,大、中、小型不同规模的收购主体,收购建库存意愿强,叠加疫情、灾情、舆情等因素引发较强的上涨预期,持粮主体惜售心理加重,农民售粮进度较慢,具有明显的卖方市场特征。终端消费企业大多随购随销。近期黑龙江、吉林局部地区发生疫情,不同程度影响大豆收购和外运,预计后期大豆市场价格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市场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