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市场有明显的淡旺季,但是这个淡旺季并不是完全根据需求来的。
什么意思呢?
比如,四季度往往是猪肉消费旺季,但是猪价的高点并不一定就出现在四季度,根据近年规律来看,在七八月份出现猪价高点的概率反而很高。
比如去年,全年猪价的高点就正是出现在七八月份。
原因是养殖端看好中秋国庆的消费,于是往往会选择压栏和二次育肥,然后正好到消费旺季时出栏,卖个好价钱。
所以随着压栏以及二次育肥的增加,生猪供应呈现阶段性偏紧的局面,于是猪价上涨。
而到今年7月份,月初时猪价上涨势头确实比较猛,标猪价格一度涨到15.4元/公斤,大有要冲高创高的趋势。
但是到月中时,猪价掉头下跌,并且算算时间,又持续下跌了十余天。
生猪
在分析猪价下跌的原因时,很多人都提到高温天气下,猪肉消费低迷,屠企开工率走低。
但想想哪年的七八月不是高温天气?
哪年的七八月不是消费淡季?
所以有时候,市场行情并不一定完全由供需来决定,尤其是生猪市场更是如此。
那么,猪价下跌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今年七八月猪价是否还能冲高呢?
首先,第一个原因我认为就是情绪变了。
不要和去年比,因为今年的情绪和去年不一样。
去年是猪价反弹预期高涨,而且到了下半年,也确实开始上涨,养殖户扭亏为盈。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市场对于四季度猪价信心很足,所以在七八月时各种操作不断,什么二次育肥、压栏大猪等齐上阵,导致生猪供应缩量,再加上看涨情绪推动,这才使猪价一下涨破了20元/公斤大关。
但今年不一样,从今年一开始,市场对于今年的猪价预期就是比较弱的。
因为去年市场很激动,导致生猪产能持续回升,按出栏来推算,意味着今年生猪存栏压力很大。
而事实上,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达36619万头,同比增长0.6%;而上半年猪肉产量也同比增加了1.3%。
说明什么?
说明不仅猪多,肉也多。
而且根据产能以及仔猪推算,今年下半年生猪的出栏压力依然不低。
而需求端呢?
还是死不死活不活的,没什么太大的增量。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对于后续猪价的预期就明显降低了,这就导致七八月份压栏以及二次育肥的积极性明显减弱。
其次,再说需求。
供应端压栏及二育的积极性减弱,那么这时候才轮到需求表态。
需求呢,不用说,好不了,所以生猪市场就再次回归到供强需弱的这个大格局下,也就下跌了。
那么后续还能不能涨呢?
上涨是大概率事件,但冲高的可能性就小了。
一是因为市场对后续猪价预期减弱,现阶段压栏育肥的积极性降低,所以生猪供应缩减不会太明显。#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
虽然集团企业可能会有缩量操作,但是整体出栏量依然不低,对猪价刺激有限。
二是今年天气多变,一会儿高温,一会儿暴雨,增加了养殖户的风险。
再加上饲料成本上升,所以很多养殖户出栏意愿较强,使得生猪供应格局宽松。
在这样的背景下,猪价冲高难度较大。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