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7月12日 星期六 13时56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其他 » 正文

技术推广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推广
点击排行

“杀不死”的PCV2:80款疫苗为何难堵养殖利润黑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7-11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109

当全国猪企深陷成本“绞杀战”,一场由直径仅20纳米的猪圆环病毒(PCV)引发的产业危机正暗流涌动。实验室数据显示,部分猪场面对这个“隐性杀手”,24周龄猪每头损失超90元,一个万头猪场单批出栏即可损失近百万利润。

在这场持续20年的圆环防控攻防战中,疫苗成为养殖户反击的关键武器。然而,超过50家企业的近80款圆环疫苗涌入市场,养殖户在病毒变异与猪价波动的双重压力下,正艰难应对“免疫无效”的挑战。

免疫黑洞:PCV2如何让百万投入打水漂?

“圆环病毒的危害渗透到养猪全链条。”华南农业大学宋长绪教授指出,病毒对免疫器官的破坏会引发高强度免疫抑制,导致猪群极易继发其他细菌及病毒性疾病,形成“多病共舞”的致命局面。

2025年上半年,仔猪价格火爆异常,可在浙江某500头母猪存栏规模场内,王场长却焦头烂额:本该活蹦乱跳的40日龄仔猪,此时却像霜打的茄子般缩在角落,呼吸困难,消瘦苍白,最壮实的小猪也比上周轻了两斤。

更糟的是,一周内死淘率飙升超过15%,预估这批猪平均出栏体重将下降5公斤以上,每头肉猪损失近百元。将几份发病猪的组织病料送检实验室后发现,PCV2(猪圆环病毒2型)全为阳性,其他病毒为阴性。

王场长自认防疫做得不差:仔猪出生滴鼻伪狂犬,14天圆环疫苗,21天蓝耳病疫苗,可偏偏在断奶后的“黄金生长期”翻了车,这种“无可奈何”的挫败感让他寝食难安……

宋长绪教授特别强调,血浆蛋白粉已被证实是PCV2传播的重要载体,这一发现为养殖业敲响了生物安全防控的警钟——从饲料原料到养殖环境,每个环节都需建立更严密的病毒阻断机制。

免疫无效?破解PCV2疫苗选择的认知盲区

“市场上80多款圆环疫苗,比猪的品种还多。”广东某大型养殖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全病毒灭活苗到基因工程苗,从进口品牌到国产厂商,在琳琅满目的选择中,自己的猪场曾连续三年更换疫苗品牌,结果猪群抗体离散度始终居高不下,病毒载量反而比未免疫猪群更高。

“疫苗无效是当下部分猪场防控PCV2的核心难题!”胡群山博士指出,当前养殖场在选择疫苗时存在明显误区:过度关注价格对比、仅在实验室评估疫苗效果(如简单的抗体阳性率或抗原CT值)、而忽视了评价疫苗实际保护力的金标准——中和抗体水平及其离散度。

如何客观评价疫苗产品?宋长绪教授建议,评估应着眼于实际生产成绩的改善(如日增重、料肉比、死淘率)、抗体水平的整齐度(离散度低)、以及血液和淋巴结病毒载量的显著下降。选择PCV2疫苗,核心是看它能否诱导高水平、整齐(低离散度)、持久的中和抗体!

宋长绪教授通过试验发现,硕腾的圆支二联疫苗“瑞圆舒”在刺激产生PCV2中和抗体方面表现突出:抗体产生速度快(两周即达保护效价)、效价更高、保护更持久、且抗体水平更均匀。

不同疫苗效果的差异根源何在?胡群山博士分析,一款优秀的PCV2疫苗,其核心要素在于疫苗类型、佐剂系统、抗原质量和保护期的综合表现。

他举例说明,硕腾的“瑞圆舒”是一款猪圆环病毒1-2型嵌合体、猪支原体肺炎二联灭活疫苗,其PCV1-2嵌合体的设计,既具有PCV1的良好复制能力,又保留了PCV2中保护性抗原表位的完整空间构象,灭活后能够有效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该疫苗通过去除杂质蛋白、精选高效支原体抗原,诱导出更精准的免疫应答。针对PCV2与M.hyo抗原可能的不兼容性,瑞圆舒通过精选M.hyo抗原来源并采用“A蛋白”层析纯化技术,成功实现两者的兼容。最后,经反复筛选的佐剂对双抗原均具强效免疫增强作用,最终成就了真正高效的圆支二联苗。

“市场上多数支原体疫苗产品可被检出含有圆环抗体,这种‘自带干扰源’的特性,使得圆环疫苗和支原体疫苗混合注射时效力大打折扣。”胡群山博士分享了一个过往的服务案例,某大型集团猪场将过去的圆环、支原体疫苗混苗方案更换为瑞圆舒圆支二联苗后,猪场育肥中后期衰弱、苍白及疑似圆环症状猪只比例下降约70%。在易感期,仔猪圆环抗原CT值持续稳定在30以上。每头出栏肉猪(按120公斤计)成本损失减少近100元,经济效益提升显著。

精准免疫·高效净化:瑞圆舒PCV2防控三步法

选择了优质的疫苗之后,配合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至关重要。目前,对于许多猪场而言,圆环疫苗是免疫母猪还是免疫仔猪,常常成为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宋长绪教授强调,母猪和仔猪都应免疫。母猪免疫好,仔猪可适当推迟免疫时间;母猪未免疫,仔猪则需尽早免疫。同时,免疫程序应结合实验室诊断和生产成绩进行优化。对此胡群山博士提出了优化PCV2免疫程序的“三步法”路径:

第一步,科学评估猪群感染状态:充分了解猪群PCV2的感染压力、病毒循环规律和免疫反应特点,核心目标是确保在感染窗口期前完成有效免疫,建议在预期感染前至少3周完成疫苗接种。

第二步,有效规避母源抗体干扰:母源抗体水平过高会中和疫苗抗原,影响免疫效果。可借助抗体检测技术(如硕腾Synbiotic试剂盒,基于IPMA和ELISA抗体的相关性研究),选择在母源抗体处于400-650这一相对适宜的区间进行接种,以最大化免疫效力。

第三步,针对性制定免疫程序:综合考虑母源抗体消长规律、PCV2在猪场的循环时间和感染压力强度,分别优化生长猪群和种猪群的免疫方案。特别是后备母猪,应在配种前完成两次基础免疫。胡群山博士指出,对抗持续演变的PCV2,传统粗放式免疫已失效。应选择以中和抗体为金标准、能诱导高水平、整齐、持久免疫应答的高效疫苗,并评估感染状态、监测母源抗体、实施分群精准免疫。构建“优质疫苗+科学程序+精准免疫”的系统性防御体系,是猪场阻断圆环病毒利润损失、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和有力武器。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