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时,两种病原体协同致病,症状和病变呈现呼吸道与全身性损害叠加的特点。以下是临床典型表现:
一、临床症状
1、呼吸道症状(支原体主导)
初期:眼睑泡沫样分泌物(支原体典型“泡沫眼”);
进展期:发展为黄色脓性分泌物,眼球凹陷(大肠杆菌继发→“金鱼眼”)。
咳嗽、喘气:持续干咳,夜间尤其明显(支原体破坏气管纤毛)。
啰音与喷嚏:气管发出“咯咯”声,鼻窦肿胀流黏脓涕(混合感染加重炎症)。
眼部病变:
2、全身性症状(大肠杆菌主导)
精神萎靡:缩颈闭眼,羽毛蓬乱,扎堆畏寒。
腹泻: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大肠杆菌肠毒素导致)。
关节肿胀:滑液囊支原体(MS)并发时,跗关节/爪垫肿胀(“关节炎型”)。
产蛋下降:蛋鸡产蛋率骤降10–30%,软壳蛋增多。
3、特殊综合征
三炎”症状(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死亡率可达20–40%。
二、剖检病变(特征性变化)
1、呼吸道病变
病原 | 病变特征 | 混合感染加重表现 |
---|---|---|
支原体 | 气囊增厚浑浊(胸/腹气囊呈“蛋皮样”) | 气囊内充满黄色干酪物(大肠杆菌参与) |
大肠杆菌 | 气管环状出血,肺淤血水肿 | 支气管被脓栓堵塞→窒息死亡 |
2、内脏器官病变
心包炎:心包膜覆白色纤维素膜(“包心”),心包积液浑浊。
肝周炎:肝脏包膜增厚,覆盖黄白色假膜(“包肝”),肝表面坏死点。
腹膜炎:腹腔积液,肠管粘连,散发腐臭味。
3、其他器官病变
脾脏:肿大2–3倍,紫红色斑驳(败血症)。
肾脏:花斑肾,输尿管尿酸盐沉积(大肠杆菌肾型)。
关节:滑液囊增厚,腔内奶油样渗出(MS混合感染)。
三、病程进展与死亡率
感染阶段 | 症状与病变特点 | 死亡率 |
---|---|---|
早期(3–5天) | 咳嗽、单侧眼炎,轻度气囊浑浊 | 5–10% |
中期(5–10天) | 呼吸困难、“包心包肝”,腹泻加剧 | 15–30% |
后期(>10天) | 全身败血症,神经症状,极度消瘦 |
30–50% |
四、混合感染 vs 单一感染的鉴别要点
症状/病变 | 单纯支原体感染 | 单纯大肠杆菌感染 | 混合感染特征 |
---|---|---|---|
呼吸道症状 | 慢性咳嗽,啰音 | 较少 | 急性喘气+脓性鼻涕 |
眼部病变 | 泡沫样眼泪 | 少见 | 脓性“金鱼眼”+眼睑粘连 |
内脏纤维素渗出 | 无 | 心包炎、肝周炎 | “三炎”并存+快速形成干酪物 |
关节肿胀 | 滑液囊支原体(MS)常见 | 少见 | 关节炎+内脏病变同步出现 |
五、现场快速诊断线索
1、“一听二看三剖”原则:
听:夜间鸡舍持续咳嗽声 >30% 提示支原体活跃。
看:眼鼻脓性分泌物 + 黄绿色稀粪 → 混合感染。
剖:胸气囊干酪物 + 肝周纤维素膜 → 确诊混合感染。
2、简易鉴别法:
单独支原体感染:病鸡渐进消瘦,死亡率低(<5%)。
混合感染:急性死亡+高发病率+“包心包肝” → 需紧急治疗。
六、总结
鸡大肠杆菌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核心识别点:
呼吸道:咳嗽+脓涕+气囊干酪物;
眼部:泡沫眼→脓性“金鱼眼”;
内脏:“包心包肝”与腹膜炎同步出现;
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陡升。
早发现关键:夜间听咳嗽声、观察眼鼻分泌物,发现异常立刻诊断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