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的持续低迷(大概率会是更长的时间)让养猪成本的优化更加紧迫,而饲料成本在养猪总成本中的占比始终高居不下,通常达到60%-70%。对于100-500头母猪这一规模区间的猪场而言,正处于规范化管理与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十字路口。自建饲料厂、自配饲料成为越来越多猪场主降低成本、保障饲料品质、提升生产成绩的重要方向选择。然而,自配料带来的优势背后,是更为复杂和严苛的管理挑战。从原料采购到成品饲料饲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饲料质量下降、霉菌毒素污染、猪群健康受损,甚至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梳理和分析中小规模猪场在自配料厂房和饲料存放车间管理中面临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一套完整、可操作的管理体系。文章将结合行业标准与最佳实践,涵盖从原料管理、加工过程中的霉变关键控制点,到设备运维、人员规范,乃至数字化转型等多个维度,旨在为中小规模猪场提供一份全面的专业指导。同时,文章最后将附上一份“简化版操作清单”,帮助猪场快速落地核心管理要点,实现饲料安全与生产效益的双重提升。
一、核心法规与行业标准
虽然没有针对自配料管理的强制性法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饲料加工的管理中可以随心所欲。猪场的饲料生产与管理活动需遵循一系列国家和地方的通用标准与规范,这些标准构成了我们管理体系的基石。
1,国家基础性标准:
(1)《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 这是所有饲料生产必须遵守的底线性法规。它规定了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微生物(如沙门氏菌、霉菌总数)的最高限量。自配料猪场必须确保其生产的饲料符合此标准要求,这是保障猪群健康和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
(2)《规模猪场建设》(GB/T 17824.1-2022): 该标准对规模猪场的选址、布局、猪舍及辅助建筑物(包括饲料房)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涉及的设备要求、卫生防疫设施等,为自配料车间的建设和改造提供了直接参考 。
(3)《规模猪场饲养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及): 相关规范的修订和制定趋势表明,行业对饲养管理、生物安全和智能化应用日益重视 。中小猪场应主动对标这些更高标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2,地方性规范与指导:
各省市会根据本地情况出台地方标准,例如河南省发布的《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DB41/T 1519-2023),虽然未直接详述饲料加工,但其强调的生物安全理念贯穿于饲料管理的各个环节,如原料的引入、车辆清洗消毒等 。
其他省份如四川广安市针对育肥猪饲喂技术也出台了地方标准,显示出管理的精细化趋势 。猪场主应关注所在地的相关农业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最新标准和指南。
核心:中小猪场自配料管理虽无“专属”法规,但必须严格遵守《饲料卫生标准》这一红线,并积极参考规模化猪场建设、管理及生物安全的国家和地方推荐性标准,构建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内部管理体系。
二、原料管理:从源头把控饲料安全
饲料安全,始于原料。70%以上的饲料安全问题源于原料的污染。因此,建立一套严格的原料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1,上游协同:供应商的评估与管理
(1)供应商选择: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优先选择信誉好、质量稳定、有检测报告的大中型供应商。对于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有条件的可与大型贸易商或产地建立直接联系。
(2)采购协议: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采购合同,合同中应包含详细的质量标准,特别是水分、杂质、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等)的限量要求。
2,入场验收:建立第一道防火墙
(1)车辆管理:运输原料的车辆进入场区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特别是轮胎和车身。有条件的猪场应设立独立的原料卸货区,与生产区物理隔离。
(2)感官检验:每批原料到场后,必须由专人进行感官检验。检查有无结块、异味、霉变、虫蛀或异常颜色。这是最直接、最快速的初筛方法。
(3)样品检测:
水分检测:水分是霉菌滋生的首要条件。必须对每批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进行水分检测。玉米安全水分标准通常要求在14%以下。
霉菌毒素快速检测:建议配备霉菌毒素快速检测试剂盒(如ELISA试剂盒),对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关键毒素进行抽检,尤其是在高温高湿季节。
留样存档:每批验收合格的原料都应取样、标记、密封后存档,至少保存到该批原料加工成的饲料被消耗完毕后一个月,以便问题追溯。
3,科学储存:创造不利于霉菌生长的环境
(1)仓库条件:原料仓库必须做到“三防”:防潮、防鼠、防虫。地面应硬化、防潮,并设置地台(栈板),使原料离地存放(>10cm)、离墙存放(>30cm),以利于通风和防潮 。
(2)环境控制:仓库应保持阴凉、干燥、通风。有条件的猪场可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和除湿机来控制环境。理想的储存环境是相对湿度低于65%,温度低于20℃ 。
(3)分区管理与标识:不同种类、不同批次的原料应分区存放,并悬挂清晰的标识牌,注明原料名称、采购日期、批次号和供应商。这有助于实现“先进先出”原则 。
(4)定期检查:仓库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库存原料的状况,特别是在天气变化剧烈时,要重点检查有无受潮、结块、发热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