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10月30日 星期四 21时57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猪病 » 正文

技术推广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推广
点击排行

猪场引种必知: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并群的系统生物安全策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10-30  来源:🔗百度新闻  💛80

引种是猪场更新血缘、提升遗传品质、维持生产活力的必要举措,但同时也是引入病原、打破原有健康平衡的最高风险环节。一次失败的引种,可能导致一场席卷全场的疫情,其损失远超引种本身的价值。因此,系统、严谨地执行引种流程,是现代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

 

 

一、引种前:周密策划与精准评估(“谋定而后动”)

 

成功的引种始于充分的准备。在联系任何供种场之前,内部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制定清晰的引种目标

 

明确需求:是为了替换高龄母猪、扩大核心群,还是引入新基因?目标决定了引种的数量、胎次和品种。

 

确立标准:明确对后备母猪的体型、乳头数(通常7对以上)、肢蹄健壮度等关键性状的要求。

 

2.筹建标准的隔离舍

 

绝对隔离:隔离舍必须位于生产区至少100米以外的上风向,并拥有完全独立的通道、工具和设施。这是防止外来病原入侵生产区的“物理防火墙”。

 

彻底洗消:引种前,必须对隔离舍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并空栏干燥至少7天。建议进行环境采样以验证消毒效果。

 

3.遴选与评估供种场——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健康度优先于价格:将猪群的健康水平作为选择供种场的首要标准。要求供种场提供近期的权威实验室检测报告,核心病原(如非洲猪瘟、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等)应为阴性或稳定。

 

了解免疫背景:详细获取其疫苗免疫程序、用药史及生产性能数据。

 

现场考察:亲自或委托可信人员考察供种场的生物安全体系、饲养管理水平及猪群精神面貌。

 

 

二、引种中:安全运输与交接(“细节决定成败”)

 

运输环节是风险极高的“移动污染源”,必须严加管控。

 

1.专用运输车辆

 

确保使用彻底清洗、消毒并干燥后的专用运猪车。驾驶员应了解生物安全基本要求。

 

装猪前检查:索要车辆的洗消记录,并现场检查车辆清洁度。

 

2.规范装猪流程

 

场内中转:严禁供种场的车辆靠近本场生产区。应在场外设立专用的装猪台,或使用本场专用中转车在指定地点接驳。

 

健康观察:装车前最后确认猪只健康状况,剔除任何可疑个体。

 

减少应激:轻柔驱赶,避免在极端天气(酷热、严寒)下运输。

 

 

三、引种后:隔离驯化与并群(“核心决胜阶段”)

 

猪只抵达后的管理,直接决定引种的成败。此阶段通常持续6-8周。

 

1.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完全隔离:隔离期内,后备猪严禁与场内任何猪只接触。由专人负责饲养,工具不交叉。

 

密切观察:抵达后至少连续14天,每天测量体温并观察采食、粪便、呼吸及精神状况。

 

2.实施科学的驯化方案

 

目的:让后备猪安全地接触本场的病原微生物,并产生免疫力,确保其在并群时不排毒、不发病。

 

方法:

 

血清驯化:使用本场健康老母猪(如胎次≥3胎)的血清,适量饲喂给后备猪。

 

粪便驯化:将本场老母猪的新鲜粪便均匀撒入隔离舍,让后备猪自由接触。

 

死淘猪只暴露:在严格管控下,让后备猪接触本场非恶性传染病死亡的胎衣或死淘仔猪。

 

疫苗同步:按照本场的免疫程序,在隔离期内完成所有核心疫苗(如猪瘟、伪狂犬、口蹄疫、腹泻苗等)的接种。

 

 

3.健康监测与最终评估

 

实验室检测:在隔离期结束前,再次采集血样和口腔液样本,送检实验室。确认关键病原为阴性且疫苗抗体合格后,方可视为驯化成功。

 

发情诱导与同步:在隔离期内,每天用性欲旺盛的试情公猪进行诱情,并记录发情周期,为并群和配种做好准备。

 

4.安全并群

 

选择体况、发情周期相近的母猪进行小群合并,避免粗暴地将单头母猪直接投入大群,以减少打斗应激。

 

并群后仍需密切观察一周,确保无异常。

 

 

四、紧急情况处置

 

一旦在隔离期发现重大疫情(如疑似非洲猪瘟),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封锁隔离舍,严禁任何人员、物品流动。

 

2.立即上报当地兽医主管部门。

 

3.等待官方指令,进行精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坚决将疫情控制在隔离舍内。

 

 

结语

 

猪场引种,绝非简单的“买猪-运回-入群”的过程。它是一项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统性生物安全工程。其核心在于“将风险阻挡于大门之外,将隐患消灭于隔离之内”。养猪人必须摒弃侥幸心理,将引种视为一场必须打赢的“防疫战”。通过严格的供种场评估、无懈可击的运输流程和长达6周以上的科学隔离驯化,我们才能安全地引入优秀的遗传资源,同时守护好场内原有猪群的健康与稳定,为猪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而安全的新活力。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