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老的养猪人都知道每到节假日生猪价格都会上涨,也就是养猪人熟知的“逢节必涨”,可是最近这个规律不仅不准了,还变成了“逢节必跌”,农村养殖户知道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吗?
一、养殖主体发生了变化
在以前我国的养殖主体是农村散养户,大家都是养几头母猪甚至几头肥猪,而且市场上整体生猪供应并不充足,即使充足也未出现现在这样严重产能过剩的情况。而现在养殖主体已经从农村散养户慢慢向规模化猪场转移,,而规模化猪场基本不压栏,都是按照实际生产情况出栏生猪。
二、消费者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
早些年,人们的消费水平并不高,尤其是日常对猪肉的消费偏低,在过节时都会通过猪肉改善伙食。可现在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猪肉餐餐可见,再加上一些绿色养生饮食的宣传推广,很多人转而食用牛羊肉,不再单一消费猪肉。
以前过节大家多会准备过节猪肉,过节时猪肉消费量大增,“逢节必涨”就很好理解。而现在由于日常对猪肉的消耗,再加上消费观念的改变,过节并不能拉动猪价的消费,那么“逢节必跌”也不难理解。
三、屠宰企业策略发生变化
在以前过节时猪肉消费会出现明显上涨,屠宰企业只能加大屠宰量提前备货,就拉动了生猪的销售,价格就会上涨。而现在过节猪肉消费增长并不明显,再加上受到进口猪肉、储备猪肉放储等因素的影响,过节并对生猪销售的拉动作用很低,那以后将很难再出现“逢节必涨”的情况。
基于“逢节必跌”的状态,猪价已经失去了必然的变化规律,养殖户乃至“专家”都很难摸清生猪价格变化规律,建议养殖户还是应理性压栏,适时出栏。
编辑:刘金娥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