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餐桌,禽肉供应态势稳固
五一假期作为家庭团聚、朋友欢聚的重要时段,餐桌成为活动核心。期间,禽肉凭借鲜美口感、丰富营养,在餐饮中占据重要地位,为节日餐饮增添亮点。烤鸡的香嫩多汁、炒鸡蛋的爽滑可口、鸭汤的营养丰富,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达到 2540 万吨,同比增长 2%,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其中,禽肉作为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在规模化养殖的推动下,产量稳定,为五一期间市场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规模化养殖不仅提高了产量,还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了禽肉的品质与安全。现代化养殖场广泛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从禽苗选育、饲料配比到养殖环境调控,各环节均严格遵循科学标准,保障禽肉品质的稳定性。
在四川盐亭蛋鸡场,为保障五一期间鸡蛋供应,提前启动集中供应计划,并与当地超市建立动态补货机制。超市根据销售情况实时反馈需求,蛋鸡场迅速响应,及时调配货源,使超市鸡蛋货架饱和度较日常提高 30%。君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蛋鸡场场长廖建虹表示,该场严格把控生产环节,精细管理饲料与鸡舍环境,近期增加鸡存栏量,日产 80 万枚新鲜鸡蛋,全力供应市场,满足节日需求。各大商超也积极备货,县城某超市主管赵春梅介绍,为确保鲜鸡蛋稳定供应,超市提前与养殖场沟通协调,采购量较平时增加 20%,保障市场供应。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在禽肉供应保障中发挥关键作用。冷链物流快速发展,为禽肉保鲜与运输提供有力支持。目前,冷链物流覆盖率已提升至 85%,较去年同期提高 5 个百分点。运输过程中,禽肉始终处于低温、恒温环境,有效降低损耗,最大程度保持新鲜度与口感。冷链物流的发展,不仅缩短了禽肉送达消费者的时间,还扩大了销售范围,使消费者能够在全国各地市场品尝到不同产地的新鲜禽肉。
价格波动,禽肉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五一假期前后,禽肉市场价格走势波动明显,引起业内人士与消费者广泛关注。受季节性出栏高峰影响,市场供应量增加,价格出现波动。其中,白羽肉鸡价格波动尤为显著,五一前两周,白羽肉鸡棚前均价环比下跌 2.49%,降至 4.70 元 / 斤。价格调整主要源于养殖规模扩大与出栏量增加,导致市场供应相对充足。同时,817 小白鸡、青脚麻鸡等品种价格也同步小幅回落。
批发市场数据显示,冻品库存周转天数较上月缩短 3 天。这表明企业通过薄利多销策略,加快产品流通,降低价格以增加销量,减少库存积压带来的成本与风险。在此过程中,企业需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价格波动与库存水平,以确保稳定运营。
禽肉市场区域表现差异显著。北方地区鸡源阶段性紧俏,市场供应相对紧张,东北地区屠企加价收鸡现象频繁,毛鸡价格较华北地区高出 0.3 - 0.5 元 / 斤。南方活禽市场受传统消费习惯影响,青脚麻鸡、三黄鸡等品种需求旺盛,但价格环比持平,同比下跌 2.45%,反映出消费者对性价比更高的快大类品种偏好有所提升。在广东部分市场,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价格较低、生长速度较快的快大类鸡种,对当地青脚麻鸡、三黄鸡等品种价格造成一定压力。
消费新趋势,多元场景下的品质需求
五一假期不仅是餐饮消费的高峰期,也反映出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革。家庭聚餐需求增长,预制菜凭借便捷、高效的特点受到众多家庭青睐。美团数据显示,五一前一周禽肉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 40%,成为拉动禽肉消费的新增长点。预制菜只需简单加热即可食用,为家庭烹饪提供便利,节省时间,使家庭成员能够更多地享受团聚时光。
社区生鲜店为满足家庭多样化烹饪需求,推出的 “禽肉组合装” 销量大幅增长,周增幅达 25%。该组合装包含鸡胸肉、鸡翅、鸡腿等多种部位,满足不同家庭成员的口味偏好,无论是健身人士喜爱的香煎鸡胸肉,还是儿童喜欢的红烧鸡翅,亦或是长辈偏爱的炖煮鸡腿,都能在组合装中找到。
五一期间,餐饮市场呈现复苏态势,但存在结构分化。连锁快餐品牌抓住假期消费热潮,推出 “烤鸡套餐”“鸭货礼盒” 等特色禽肉产品,通过精美的包装与组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客单价较平日提高 10%。例如肯德基推出的 “整只鸡” 套餐,虽价格较高,但凭借品牌影响力与独特口味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尝试,在市场上引起一定反响。
中小型餐饮店在五一期间表现各异。由于人工成本上涨,经营压力增大,禽肉菜品更新频率放缓,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白羽肉鸡产品。数据显示,五一期间餐饮终端禽肉采购量同比微增 3%,但毛利率下降 2 个百分点。这表明,尽管餐饮市场整体需求有所增加,但中小型餐饮店在成本压力下,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市场结构分化明显。一些中小型餐饮店经营者表示,为维持经营,不得不减少菜品研发与更新,将更多精力放在成本控制上。
后市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展望未来,禽肉市场面临着供需博弈与产业升级的双重局面。短期内,禽肉价格仍有下行压力。当前白羽肉鸡存栏量处于历史高位,屠宰企业库存率达 68.5%,预计节后价格仍有 1%-2% 的下降空间。
部分中小散户在价格下跌与亏损加剧的情况下,处境艰难。他们缺乏大型养殖场的规模优势与成本控制能力,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为减少损失,许多中小散户选择空棚,暂停养殖活动。5 月上旬鸡苗补栏量环比下降 5%,反映出养殖端积极性受挫,养殖规模收缩。然而,这种去产能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为下半年行情筑底奠定基础,当市场供应量减少,供需关系趋于平衡时,禽肉价格有望回升。2023 年禽肉市场也曾经历类似去产能过程,上半年价格下跌,中小散户减少养殖规模,下半年价格逐渐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恢复平衡。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对高品质禽肉的需求持续增长,黄羽鸡、土鸭等以其优质口感与营养受到青睐,需求年增长率达 8%。这一市场变化促使养殖端加快品种结构优化,养殖企业加大对黄羽鸡、土鸭等优质品种的养殖力度,降低对传统白羽肉鸡的依赖,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禽肉的需求。一些大型养殖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优化黄羽鸡、土鸭品种,提高养殖效益与品质。
结语:禽肉市场前景展望
五一假期禽肉市场在供应保障、价格走势与消费特征等方面呈现出丰富变化。充足的供应保障了消费者的需求,价格波动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多元消费场景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未来,禽肉市场虽面临价格压力与市场波动挑战,但也迎来产业升级与品质提升机遇。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高品质禽肉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推动养殖端优化品种结构,促进禽肉产业可持续发展。可以预见,禽肉市场将在变革与创新中迎来更美好的发展前景,为消费者餐桌提供更多美味与健康的禽肉产品。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