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白羽肉鸡市场呈现出价格低迷、市场遇冷的态势。鸡苗价格降至 1.73 元 / 羽,较年初降幅 18.78%;毛鸡价格降至 2.79 元 / 斤,较年初降幅 24.39%,均触及近年来的最低点。产品综合售价截至 4 月 30 日降至 8.88 元 / 公斤,较年初下跌 5.03%。
在山东某大型养鸡场,负责人表示当前行情下鸡苗和毛鸡价格过低,养殖亏损严重,虽已减少养殖规模但仍难以避免亏损。河南一家鸡肉加工厂同样面临产品价格低、销售不佳的问题,已采取裁员、减产等措施维持运转。这些现象反映了整个白羽肉鸡市场的困境,养殖户养殖亏损,补栏积极性受挫;屠宰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盈利状况不佳,市场弥漫悲观情绪。
供需失衡,价格承压
(一)出栏量持续增长,供应过剩加剧
近年来,白羽肉鸡出栏量增长迅猛。2024 年,全国白羽肉鸡屠宰量达 86.46 亿只,同比增幅 2.57%,增速虽较上一年度放缓,但仍维持较高水平。2025 年 1 - 4 月,毛鸡出栏量达 28.17 亿只,同比增加 15.64%,增速进一步扩大。江苏某养殖大县,2024 年白羽肉鸡出栏量为 5000 万只,2025 年上半年已突破 3000 万只,同比增长 20%。出栏量的持续增长导致市场供应严重过剩,屠宰企业压低收购价格,养殖户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二)需求端增速缓慢,供需矛盾突出
需求端增速缓慢与供应端的迅猛增长形成鲜明对比,供需矛盾愈发突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消费者购买肉类产品时更加谨慎,对价格敏感度提高,部分消费者因经济压力减少白羽肉鸡购买量或选择价格更低的替代品。同时,猪肉、牛肉等替代品的价格波动和供应情况对白羽肉鸡需求产生显著分流作用。广东某大型超市肉类销售区,购买猪肉和牛肉的顾客明显多于购买白羽肉鸡的顾客,主要原因是价格和替代品竞争。需求端增速缓慢导致白羽肉鸡库存积压,价格持续下跌,整个行业陷入困境。
上半年市场行情回顾
(一)鸡苗及毛鸡价格呈 “V” 型走势
2025 年 1 - 4 月,国内白羽肉鸡鸡苗及毛鸡价格整体呈 “V” 型走势。春节后市场需求进入平淡期,前期养殖规模扩大使供应量增加,鸡苗和毛鸡价格急速降至低位,鸡苗价格最低降至 1.73 元 / 羽,较年初降幅 18.78%,毛鸡价格降至 2.79 元 / 斤,较年初降幅 24.39%。随着气温升高,养殖环境改善,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市场需求逐渐恢复,肉类库存减少,供需关系改善,鸡苗和毛鸡价格开始震荡上涨。河北某养殖村养殖户表示春节后价格令人绝望,后来价格上涨才抓住机会补栏。
(二)产品综合售价震荡下滑
2025 年 1 - 4 月,产品综合售价呈震荡下滑走势,截至 4 月 30 日降至 8.88 元 / 公斤,较年初下跌 5.03%。江苏某大型鸡肉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虽采取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人员开支等措施仍难以弥补损失,企业不得不减少生产规模。产品综合售价下滑对上游养殖户和下游销售企业都产生巨大影响,养殖户收入减少,销售企业利润受影响,运营成本增加。造成产品综合售价震荡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供需失衡和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行业发展,企业数量增加,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降价争夺市场份额,同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提高,部分小型企业产品销售不畅,价格受到影响。
养殖亏损,行业艰难前行
(一)养殖成本与售价倒挂,亏损严重
在白羽肉鸡养殖成本构成中,饲料和鸡苗占主要部分。饲料成本在养殖总成本中占比高达 60% - 70%,玉米(2388, 9.00, 0.38%)、豆粕(3111, 18.00, 0.58%)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饲料价格涨幅达 20% - 30%。鸡苗成本占比约 10% - 15%,受种鸡养殖成本上升、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等因素影响价格不断走高。与养殖成本上升相反,毛鸡售价持续低迷,市场供需失衡导致供过于求,毛鸡价格难以提升。河南某养殖村养殖户表示今年毛鸡价格低,扣除成本后每只鸡亏损好几块钱。养殖成本与售价倒挂使养殖户陷入严重亏损困境,部分养殖户减少饲料投喂量或选择低质量饲料,影响肉鸡生长和品质,形成恶性循环。
(二)产能扩张,盈利空间被压缩
过去一段时间,白羽肉鸡行业高利润吸引大量资本涌入,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企业新建现代化养殖基地,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和设备,产能呈现爆发式增长。某地区在 2023 - 2024 年新增白羽肉鸡养殖产能达数百万只。然而,产能过度扩张导致市场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和养殖户为争夺市场份额进行价格竞争,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养殖成本居高不下,饲料、鸡苗等价格持续上涨,小型养殖企业因缺乏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逐渐失去竞争力。江苏某小型养殖企业负责人表示市场肉鸡过多,价格压低,养殖成本降不下来,企业面临亏损难以维持运转。
下半年展望:供应持续增加,市场何去何从?
(一)产能传导周期推算下半年出栏量
白羽肉鸡的产能传导周期紧密关联祖代种鸡存栏量、父母代鸡苗月度更新量与毛鸡出栏量。通过对这一周期的分析,结合在产祖代种鸡存栏量和父母代鸡苗月度更新量推算,6 - 12 月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呈 “N” 型变化趋势。3 - 4 月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量环比分别增长 0.84% 和 4.53%,推算 5 - 6 月毛鸡出栏量分别达 7.57 亿只和 7.92 亿只。5 - 10 月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量月均存栏量为 4102.10 万套,环比增加 6.50%,同比增加 8.55%,预示下半年毛鸡出栏量将迎来高峰。据推算,下半年毛鸡出栏量或为 56.20 亿只,较上半年增加 10.60%,较去年下半年增加 2.83%。
(二)供应增加对市场的利空影响
下半年毛鸡出栏量大幅增加将加剧市场供应过剩,引发价格战。屠宰企业压低收购价格,养殖户利润空间被压缩,养殖亏损,补栏积极性受挫,影响上游鸡苗市场需求,鸡苗价格下降,鸡苗生产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下游屠宰企业和加工企业虽收购价格降低,但因市场需求不足,产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重,面临巨大经营压力,小型企业可能倒闭,行业面临洗牌。供应增加还可能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不法商家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利润,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行业声誉。
破局之路: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优化产能结构,控制供应规模
面对白羽肉鸡市场供应过剩的形势,优化产能结构、控制供应规模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市场监测与分析,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制定合理产业政策,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养殖规模,避免盲目扩张。企业自身应增强市场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前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大型养殖企业可整合资源,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建立稳定供应链体系。
(二)拓展市场需求,提升消费动力
拓展白羽肉鸡市场需求、提升消费动力是打破市场困境的关键。企业可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消费场景,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针对速冻食品、预制菜市场需求增长趋势,开发适合家庭和餐饮企业的速冻白羽肉鸡产品和预制菜。提高产品附加值也是重要手段,企业可通过品牌建设、质量管控提升产品品质和知名度,加强产品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如春雪食品推出的 “无抗鸡肉” 系列产品。
(三)加强行业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加强行业内企业合作是实现白羽肉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间应加强信息共享,共同探讨市场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避免恶性竞争,通过建立行业联盟、合作组织等形式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维护市场秩序。行业协会应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组织企业开展技术培训、交流活动,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面对市场风险和突发事件时积极组织企业共同应对,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白羽肉鸡行业虽面临诸多挑战,但也蕴含机遇。通过优化产能结构、拓展市场需求、加强行业合作等措施,有望打破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