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故事 » 默认分类 » 正文

袁隆平——惠泽苍生的东方稻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8-12-29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2266
核心提示:袁隆平——惠泽苍生的东方稻神本报记者骆玉兰袁隆平在2015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张建堂摄袁隆平在基地查看水稻长势

袁隆平——

惠泽苍生的东方稻神

本报记者骆玉兰


袁隆平在2015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张建堂摄



袁隆平在基地查看水稻长势。资料图


ntent deep="6" style="padding:0px;">参加全球农业南南高层合作论坛的代表考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本报记者戴军摄

在湖南长沙市城东马坡岭的一个院子里,一位个子不高、脸颊瘦削、精神矍铄的“小老头”走在路上。过往的人们见到他都会停下匆忙的脚步,尊敬地叫一声:“袁老师好!”他也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地说:“你好!”

也许你根本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人,不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是国家发明特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以及18项国际奖项的获得者,更是一位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造福的伟大农业科学家。

这位早已功成名就的老先生,今年已经88岁了,仍坚持奔走在水稻科研路上。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一个与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却依然乐此不疲的人。

“我就是想所有的中国人都吃饱饭”

中国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早在1万多年前就已经把野生水稻培育成普通栽培稻,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作出开创性贡献。

作为中国人的主粮之一,一碗白米饭曾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期盼。

1930年出生的袁隆平,正赶上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那时的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吃饱饭成了很多人最基本甚至是最高的需求。

“没有粮食什么都谈不上。”正因为有了早期的忧患和济世的朴素认识,袁隆平从小立志学农,并如愿考上重庆相辉学院(今西南大学)。在大学期间,袁隆平主修专业是遗传育种学。这一选择,决定了袁隆平的人生轨迹;这一选择,使得他的人生丰富而多彩。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1953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安江农业学校任教,开始了长达十八年的教书生涯。

教学之余,袁隆平开始慢慢设计自己的科研课题——水稻高产研究。后来三年自然灾害的经历,让袁隆平立志“我就是想所有的中国人都吃饱饭!”他认识到,生产力低下是根本原因,必须通过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水稻研究所育成高产矮秆水稻,并迅速在世界推广。与此同时,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广东也取得了水稻矮化研究的突破,解决了高秆水稻易倒伏、低产的问题。水稻矮化带来产量大幅提高,被人们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

水稻矮化大幅度增产对袁隆平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作为遗传育种的教师,专业理论告诉他,种子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源,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他想,如果从水稻育种方面找到突破口,大幅度提高稻谷产量,也应该是可能的。

脚踏田野胸怀天下。从此,袁隆平“平生清苦何所有,水稻为伴书作友”。图书馆里,埋头手抄笔记,记录大量有关水稻的资料;试验田里,频繁出现他俯身忙碌的身影。就这样,袁隆平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艰辛的杂交水稻研究之路。

1961年的一天,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高大,穗大粒多。他如获至宝,将种子收集起来,第二年种下进行试验,望“种”成龙。稻子抽穗后,后代却参差不齐,竟没有一株像原来的单株那么好。

失望之余,他顿生灵感:迹象表明,这优异稻株不是纯种,而是天然杂种,因为纯种是不会分离的。那么为什么不能搞杂交水稻呢?

但是,按照遗传学的经典理论以及当时国际上的普遍观点,稻麦等“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辛洛特和邓恩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细胞遗传学》里明确地强调了这一点。国外许多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权威面前望而却步,都觉得没有可能,“杂交水稻”成了无人敢闯的禁区。

质疑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精神。袁隆平问自己:“传统的观点就一定正确吗?”“外国人没搞成,难道中国人就不能搞成吗?”他心中升起一股为国争光、为民解忧的浩然正气。“搞杂交水稻,攻克世界难题”,一个具有重大创新的课题在他心中萌生了。

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的、优势非常强的杂交水稻,这给了他很大启发。他开始设想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通过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方法,完成不育系繁殖、杂交制种和大田生产应用。

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讯》第4期上的一篇名为《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论文引起全球科学界的轰动。文章第一句开宗明义写到:“水稻具有杂种优势,尤以籼粳杂种更为突出。”接着说:“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这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杂交水稻研究论文,文章勇敢冲击了“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在国内首开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开创了一个在世界上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领域。

杂交水稻研究,是一场劳心费力、极具艰难的攻坚战。时间年轮转到1970年,他和他的团队已经从事杂交水稻研究6年了,做了无数的试验,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没有获得一个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100%的雄性不育系。通过认真分析,他对研究方案进行了调整,提出用远缘的野生稻进行杂交试验的新设想。

苍天不负有心人。袁隆平和他的助手李必湖、冯克珊在海南岛一片沼泽地的小池塘边发现了雄性败育的野生稻——“野败”。“野败”的发现,为水稻雄性不育研究铺平了道路。

请让我们记住这一年:1973年。天道酬勤,这一年,43岁的袁隆平实现了他的部分梦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以上,带来了我国水稻的第二次革命。

从1964年发现第一株不育株到三系配套成功,整整10年!

10年,光阴荏苒,袁隆平和他的团队用青春、智慧、才能和坚韧迈过了一个又一个坎坷,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让“高产水稻梦”变成了现实。10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过短暂一瞬,但在众多像袁隆平一样的优秀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之下,西方世界眼中年轻的中国尽管步履蹒跚,但始终奋力前行。

由于杂交水稻带来的丰产,中国人民可以敞开肚皮吃饭了!

“杂交水稻的研究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

袁隆平对中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的影响巨大而久远。在国内,中国农民有这样一首顺口溜: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

在1978年于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科学的春天”来了,很多变化悄然发生着。

1984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这是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的专业科研机构。

“杂交水稻的研究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当时在国家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国家计委一下子拨款500万元建设研究中心,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袁隆平回忆起当年充满感慨。

三系杂交水稻取得的成就举世赞叹,袁隆平被全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袁隆平没有骄傲,更没有止步,他感到三系法虽然大幅度增产,但也存在着配组不自由,种子生产环节多等不足,杂种优势利用水平长期徘徊不前,走到了瓶颈之地。他决心开展新的攻关,将目光锁定在两系法上。

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袁隆平受到了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农业技术员石明松在粳稻“农垦58”大田中发现的光敏核不育株的启迪。他意识到,利用水稻的光、温敏特性,可能是实现两系法的途径。湖北光敏核不育株的发现和研究,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863”高科技发展计划相继资助了这一重大研究项目。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科研队伍日益壮大。袁隆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中国科学家的积极响应,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1987年,两系法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是其中一个专题组组长,主持全国16个单位协作攻关,带领着新一代育种工作者展开了攻关行动。

实现两系法,简单说,就是要使原来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中省去一系,同样达到应用杂种优势的目的。

说易做难。专题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攻关。安江农校邓华凤发现了一种新的籼型两用不育材料,打开了制约两系法育种的瓶颈。

经过认真分析,袁隆平和他的团队提出了系列技术策略,形成一套有效的选育技术路线。

1995年,这又是一个在水稻研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在水稻育种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先后攻克了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原种提纯与生产等一系列技术难关;这一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成功,应用技术成熟配套,逐步推广;这一年中国向世界展现了“东方稻神”的新传奇,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2001年2月19日,北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袁隆平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任总理朱镕基高度评价:“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的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面对崇高的荣誉,这位新中国培育起来的农业专家做了这样的发言:“此时此刻,我最想表达的是,科技战线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无一不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极大关怀和激励的结果。无论是在艰苦攻关的岁月,还是在协作奋战的日日夜夜,我们的科学研究一直是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进行的。”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国际首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理论体系,为农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开创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新领域,为现代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确保了我国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的世界领先地位。

杂交水稻成功研究的历史,也是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中国人民在吃饱后,有了更高的需求,开始思考如何吃得更好。

当三系杂交稻的成功变成过去,两系杂交稻的成功迎面而来,袁隆平和他的团队清醒认识到:水稻既要高产也要优质,水稻领域的科技创新前途不可限量。继续领先世界,保持中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是水稻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于是,袁隆平带领他的队伍继续向前冲,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第三次探索。

袁隆平认为,一方面是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一方面是资源有限。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答案是用科技增产。

水稻的增产途径有两个: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匮乏和水资源严重不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水稻总产量的唯一途径。而有效的办法是改良水稻品种所固有的遗传性增长、改善栽培技术和增加中低产区施肥量达到增产目的。

一个大胆的新构想在袁隆平脑海回荡着,这就是杂交水稻探索的第三步——超级稻。

超级稻,主要是指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育成比现有品种在产量上有大幅度提高,并兼顾品质与抗性的新型水稻品种。简单地说,超级稻就是超高产优质水稻,包括了超级常规稻和超级杂交稻。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国内外农业专家梦寐以求、攻关多年的世界难题。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培育“超级稻”(后改为“新株型”)育种计划。从日本来看,通过多年超级稻研究,虽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米质、抗性和结实率等方面存在缺点,最终走不出科学家的试验田,不能应用于生产。国际水稻研究所在研究时也由于在小面积上做实验,加之技术路线欠妥,只好把实现计划的时间不断推迟。超级稻一直难以从根本上突破,因此被人们称为一个“超级神话”。

如果把超级稻计划看成世界各国在水稻育种研究上的一场赛跑,那么中国能否把一个“超级神话”变成货真价实的超级稻,再度处于领跑的位置,领先其他对手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国家的长期大力支持下,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农业科学家用实力继续保持了中国在全球水稻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期待着中国的杂交水稻带给世界更多惊喜”

在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成功的第二年,也就是1996年,农业部组织专家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研讨会,提出全国12家单位联合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正式宣布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作为学科带头人,袁隆平主动请缨,组织实施。

实现超级稻研究计划并非易事。身为中国超级稻计划的首席责任专家,袁隆平清楚地知道,在制定技术路线上自己负有举足轻重的责任。经过无数次的思考论证,袁隆平认为,通过育种提高作物产量有两条途径:一是形态改良,如矮秆、少蘖、大穗等高产的理想株型;二是杂种优势利用。

袁隆平带领研究团队超越了单纯形态改良或仅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将二者有机结合,制定了把优良的株叶形与强大的亚种间杂种优势有机结合的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将杂交水稻的选育领进超高产研究的前沿阵地。

历史的时钟指向2000年,人类跨入新千年。这一年,中国实现了1996年立项的中国超级稻第一期产量指标,超越了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先行者,率先迈进了超级稻时代,一个“超级神话”在中国变成了现实!

在湖南郴州试验田,国内水稻专家对超级杂交稻项目进行现场测产验收,1075亩示范田平均亩产703.5公斤!

在铆足劲头攻关四年后,袁隆平终于可以有底气地宣告:“我们的超级稻计划比日本晚了十六年,比国际水稻研究所晚了七年,但现在,我们跑在世界最前沿!”

此后,水稻研究的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不断亮相:2004年,实现超级稻亩产800公斤第二期目标;2011年,实现超级稻亩产900公斤第三期目标;2014年,突破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大关……2018年,河北永年超级稻平均亩产达1203公斤,再次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最新纪录!

这一个又一个呈增长趋势的数据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惊喜,让外国人感到惊讶。中国农业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人民已经从“吃的饱”迈向“吃得好”阶段。

一次次向新目标冲刺,一次次实现跨越!如今,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依然没有放弃对水稻更深入的研究,一如既往地坚守在杂交水稻科研战线上,继续当“领头雁”。“只有下田最快乐”的他和他的团队带着杂交水稻正健步走向世界,“期待着中国的杂交水稻带给世界更多惊喜”。

2017年8月30日,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试验基地的稻田里,袁隆平带领一群年轻的研发人员进行研究。这一天,是袁隆平88岁的农历生日。人们端出一个写有“米”字的寿糕,为这位一生与米结缘的科学家庆祝“米寿”。

“袁老念念不忘人类的粮食安全,一个个难题被他攻破,一项项纪录被他刷新……”他的学生说:“这种拓荒精神将在我们这些‘新农人’手中薪火相传。”

世上没有永生之人,但有永恒的追求。袁隆平说,杂交水稻虽然诞生在中国,但属于全人类。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造福全世界是我的愿望之一。

2014年3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袁隆平做了题为《发展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演讲。他说:“发展超级稻、发展杂交稻,对于粮食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全人类的福祉,我们的研究所还有我本人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去开发杂交稻。”

这一庄严的承诺,体现了他对杂交水稻事业的挚爱和不懈追求,对世界粮食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路和决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科研规模也迅速扩大,由国家税收支持到依靠企业投入,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1999年6月,以袁隆平名字冠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成立了,袁隆平担任名誉董事长。隆平高科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建设面向市场的创新体系,在2018年进入到世界种业第七强。

“隆平高科刚成立的时候,袁隆平老师有个题词,希望隆平高科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我们可以把杂交水稻这项技术,这种增产、丰收作为一种成果,推广到全世界去。”隆平高科常务副董事长伍跃时说。

如今,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遍及五洲。除了在发展中国家扎根,还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展合作。从1979年向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赠送了1.5公斤杂交水稻种子起,中美间的杂交水稻技术合作持续至今。“和我们合作的美国水稻技术公司每年付给研究中心技术转让费。”袁隆平自豪地说。

回首中国杂交水稻一路走来的历程,从三系法、两系法到超级稻,从第一期超级稻到第四期超级稻,袁隆平从开始的一个人孤军奋战到率科研团队不断攻关,不断开拓创新,一次次打破世界水稻单产纪录,推动学科发展乃至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如今,中国的水稻研究已登上了世界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高峰”,继续保持领先世界的绝对优势。

作为世界上第一大水稻生产国,作为世界上稻作发源地和最先发明杂交水稻的国家,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向世界宣告: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和保证中国人民吃饭问题,同时,也有能力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让我们向袁隆平以及奋斗在种业科研战线的每一位工作者致敬!致敬他们惠泽苍生的崇高信仰,致敬他们“解民生之多艰”的“三农”情怀,致敬他们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责任编辑:刘梓宪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