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 16时57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猪病 » 正文

技术推广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推广
点击排行

养猪人必看:兽用新霉素竟藏着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9-04  来源:🔗养猪管理与技术  💛88
兽用新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作用较强,在养猪生产中主要用于消化道感染的防治。

1、兽用新霉素: 

 

①药物属性:口服粉状制剂,易溶于水,属氨基糖苷类、静止期杀菌性抗生素; 

 

②抗菌机制:猪只口服给药吸收率低于3%,适合猪肠道感染,当猪只肠道粘膜损伤时,药物吸收率会增加至30%,主要分布于猪只肝、肾、心脏、肺脏、腹腔等; 

 

③药物用途:猪敏感菌所致的肠道感染腹泻,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变形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

 

④硫酸新霉素的其他配伍技巧:与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强力霉素等四环素类、替米考星等大环内酯类、克拉维酸钾、甲氧苄啶TMP、舒巴坦等,均可提高药物的抗菌机制; 

 

2、兽用阿莫西林: ①药物属性:口服粉状制剂,易溶于水,属青霉素类、繁殖期杀菌性抗生素; 

 

②抗菌机制:猪只口服给药吸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组织分布广,血药浓度高;

 

③药物用途:适合治疗猪只敏感菌所致的全身性感染、呼吸道炎症、泌尿系统炎症、皮肤软组织炎症,如猪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3、硫酸新霉素+阿莫西林配伍增效机制:

 

①新霉素抗菌作用的机制:新霉素进入细菌内部,与细菌核糖体结合、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起到抗菌效果;‘ 

 

②阿莫西林抗菌作用机制:阿莫西林损伤细菌细胞壁,从而起到抗菌效果;

 

③两者组成复方制剂,其抗菌强度增强的机制:阿莫西林损伤细菌的细胞壁,可促进新霉素进入细菌内部的效率,从而起到联合抗菌增效、降低耐药率的机制;阿莫西林与新霉素配伍比例为5:1;

 

兽用新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作用较强,在养猪生产中主要用于消化道感染的防治。

 

 

一、主要应用

 

1. 仔猪腹泻的防治

 

- 新生仔猪黄白痢: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痢(出生后1-3天)、白痢(10-30天),可通过拌料或灌服新霉素进行防治。拌料时每吨饲料添加200-300g(以有效成分计),连用3-5天;灌服时每头仔猪每次5-10mg/kg体重,每日2次,连用2-3天。

 

- 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断奶后因肠道菌群紊乱、抵抗力下降引发的腹泻,可在饲料中添加新霉素(每吨饲料150-200g),配合益生菌使用,减少肠道有害菌繁殖,降低腹泻率。

 

2. 成年猪消化道感染的治疗

 

- 母猪产后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肠炎、腹泻,或育肥猪因采食不洁饲料导致的细菌性痢疾,可通过饮水或拌料给药。饮水时每升水添加50-100mg,自由饮用,连用3-5天;拌料时每吨饲料添加200-300g,连用4-6天。

 

3. 局部感染的辅助治疗

 

- 猪群发生皮肤化脓性感染(如外伤后细菌感染)或眼部感染(如结膜炎)时,可外用新霉素软膏(或眼膏)涂抹患处,每日2-3次,促进局部炎症消退(需注意避免猪只舔食)。

 

二、使用方法与剂量

 

- 拌料给药:仔猪每吨饲料添加300-500g(有效成分),连用3-7天(根据病情调整)。

 

- 饮水给药:每升饮水添加50-100mg(有效成分),确保猪群充分饮水,连用3-5天(需现配现用,避免药物失效)。

 

- 灌服给药:针对个别重症仔猪,按5-10mg/kg体重计算剂量,用温水稀释后灌服,每日2次,连用2-3天。

 

三、注意事项

 

1. 避免长期使用:新霉素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如二重感染),或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必要时间隔1-2周后再用。

 

2. 禁忌群体:新霉素具有一定肾毒性和耳毒性,肾功能不全的猪只禁用;仔猪(尤其新生仔猪)肝肾功能尚未完善,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过量。

 

3. 休药期规定:根据兽药规范,新霉素在猪体内有残留,休药期需遵守产品说明书要求(通常为7-14天),避免药物残留超标。

 

4. 配伍禁忌:新霉素不宜与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混合使用(可能降低药效),也避免与利尿药(如呋塞米)合用(加重肾毒性)。

 

总结

 

新霉素在养猪生产中主要用于细菌性消化道感染(尤其是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具有口服吸收少、肠道局部浓度高的特点。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关注休药期及禁忌,结合猪群年龄和健康状况合理应用,以确保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