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好仔兔有标准吗?
①标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②第一,断奶成活率95%以上;即从出生到断奶,35天内死亡率不超过5%,也就是说,日均死亡率0.14%以内。
③第二,断奶平均体重1000克以上;这是一个硬指标。表明在哺乳期子兔的日增重要达到27克以上。这不仅要求有较高的泌乳能力,还要求饲料营养适宜。
④第三,个体差异小于100克。这个难度要比以上2项更大,要求个体之间无论是出生体重,还是生长速度都要接近,差异越小越好。达此目标,要求品种的纯度、个体的整齐度、环境的稳定性和管理措施等,都要到位。
2、出生体重和断奶体重的关系
出生体重与断奶体重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没有仔猪那样明显。尽管如此,要实现养好仔兔的目标,必须养好妊娠母兔,保证生下健康、体大而均匀的仔兔,定窝时选择体重大的个体,为生长发育提供先天条件。
3、保温是初生仔兔管理的重点
①仔兔裸体无毛,没有体温调节能力,产后10天内环境温度是早期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关键。温度低,其获得母乳的营养主要用于御寒,必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发育速度造成不良影响。
②整体适温,局部高温的操作方法。即兔舍整体环境温度一般保证在15°C以上,通过产箱的设计、垫草选材(一般认为碎刨花比理想)以及垫草的厚度(早期厚,后期薄),使仔兔体表周围在30°C左右。
4、初乳是仔兔前期成活的关键
①仔兔在母体内1个月便出生,属于先天发育不足的动物类型,需要在生后短期内进行营养的恶补才能弥补先天发育不足的缺陷。
②必须让子兔早吃初乳、多吃初乳。必须保证母兔健康,多产初乳,产好初乳。
③生产中的最大难点是母兔产后的健康状况影响初乳的产生和分泌,比如:产后厌食症、产后拒哺症、产后少乳症、产后无乳症和产后乳房炎等。
④产后厌食多数是患有疾病,生产中以妊娠毒血症的延续或围产期综合征有关,也可能感染其他疾病。
⑤根据每个兔场的具体发病率和病症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
5、干燥和卫生是仔兔健康的基本要素
仔兔养殖过程中湿度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产箱内的垫草,以及兔舍内的整体湿度控制。湿度控制好了,就能保证环境的干燥,卫生就容易保持。子兔就好少发病或不发病,管理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
6、定窝定崽的时间建议
定窝时间越早越好,一般在预产期后3天内进行。对于商品生产,选择体重较大的留下,如果体重一样,选择公兔留下(早期生长快),而对于配套系种兔生产而言,选择适当的性别仔兔留下为宜。
7、产箱垫草撤出时间
①产箱是母兔产仔和育子的良好环境,而垫草是保温吸潮的必要材料。二者对于母兔和仔兔都是非常重要的。
②子兔经过多日在产箱内生活,排泄一定的粪尿以及脱落皮屑之后,垫草开始变得潮湿污浊,甚至滋生了很多病原菌和真菌毒素。如果不能及时更换和消毒,在仔兔开食之后,带来很大的风险。
|
③平时注意垫草污染程度和湿度,及时更换和消毒。根据季节气温情况,在子兔3周后,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实时去掉垫草。这一简单的操作,对于减少疾病,提高成活率大有裨益。 8、一料到底好吗? ①实践证明:仔兔开食期随母兔采食是对母兔采食行为的一种模仿,同时模仿母兔学会饮水。 ②长期以来,我们都是采取子兔从开食到断奶,始终饲喂母兔饲料,这似乎是固定模式,没有怀疑其科学合理性。从营养生理角度考虑,并非完全合理的。 ③研究表明:日粮中过高的能量和蛋白可以刺激病源菌(魏氏梭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而可消化纤维/粗蛋白超过1.3时家兔将表现更高的健康状况。在断奶前提供低淀粉高纤维日粮,有助于提高断奶前的成活率,使小兔顺利度过断奶应激反应。 9、二型兔瘟免疫并非越早越好 ①二型兔瘟在仔兔的17-18日龄即可发病,甚至更早。因此人们自然采取提前免疫的想法。大量的试验和实践表明,早期免疫没有什么效果。 ②最可靠的方案是保护母兔,增加免疫次数,通过胎盘和乳汁中的高浓度母源抗体,使仔兔获得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只要母兔的健康状况良好,免疫程序和疫苗质量有保证,从胎盘和乳汁中的获得的免疫球蛋白,一般能以保证仔兔安全度过危险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