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 03时02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分析 » 行情分析 » 正文

万吨大豆失去“最大买家” 美国全球急寻下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博易大师   发布日期:2025-10-09 💛395

美国中西部粮仓已爆满,大豆库存量高达2200万吨,爱荷华州的仓储容量仅剩12%。这是2025年秋天美国农业的真实写照。

曾经,中国每年从美国购买数千万吨大豆,占据了美国大豆出口的相当大比例。如今,这片市场的大门几乎关闭。

大豆之战:关税改变贸易格局

特朗普政府今年4月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4%关税后,中国迅速反制,将美国大豆关税提高至97%,叠加基础关税后最高达105%。

价格测算显示,美国大豆到岸成本已从此前的每吨400美元飙升至776美元,而巴西大豆仅需约380美元每吨。

面对如此巨大的价格差距,中国买家毫不犹豫地转向了南美市场。

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报告显示,2025年1-8月,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7331.24万吨,其中巴西仍是主要供应国(占比71.6%),美国占比降至22.8%。

更令人担忧的是,2025年新季大豆对华出口量较上年同期骤降35%,截至7月,中国购买的美国大豆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1%。

救助计划:政府停摆雪上加霜

面对农业危机,特朗普政府计划推出120亿至130亿美元的农业援助计划,但由于政府“停摆”,这一计划的实施时间已被迫推迟。

这并非特朗普政府首次援助农民。今年3月,美国政府就曾动用名为“紧急农产品援助计划”的资金,向2024作物年度符合条件的农产品生产者发放了100亿美元的直接补贴。

然而,农业救助计划不过是权宜之计。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直言不讳:“政府的付款和计划永远无法让农民的底线完整。它往往只是一个伤口上的创可贴”。

全球寻市场:替代买家难觅

失去中国市场后,特朗普政府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为美国大豆寻找新买家。

美国正在敦促非洲和亚洲各国增加购买量,特朗普的团队甚至向印度等未经考验的市场推进。然而,这些新增市场的采购规模仅为中国的零头。

例如,孟加拉国已从美国进口了超40万吨的大豆;今年6月,越南与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承诺购买超过14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

这些数字听起来不小,但与中国市场相比微不足道。

中国一年进口1亿多吨大豆,自产2000万吨左右。美国想从其他国家补回中国市场的缺口,简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政治困局:农民不满与选举压力

美国大豆产业深陷危机,对特朗普政府形成了明显的政治压力。许多农民是特朗普的关键选民,他们的不满可能影响选情。

在美国头号大豆产区伊利诺伊州,当地大豆种植户估计每英亩亏损8美元。由于出口疲软与价格低迷,农户只能将部分大豆以低于成本价格出售,剩余收成则储存起来,等待行情回升。

特朗普政府目标面临的一个复杂问题与大豆有关。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大豆是美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品类,2024年出口额超过240亿美元。

去年,美国大豆约一半出口至中国,但自今年5月以来,这一数字降至零。

结构性变化:全球供应链重组

中国减少美国大豆进口并非临时举措,而是长期战略调整的一部分。

中国早已通过多元化布局降低了对美国大豆的依赖。据报道,在美方对华加税后,中方就已经提前警告美国豆农,提醒他们风险,建议他们考虑要不要种。

同时,中国还优化饲料配比、增加大豆自给产能等措施,进一步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中国的行动,给全球市场树立了一个“榜样”。大家会想:既然南美能稳定供应,质量也不错,何必非要买美国的呢?于是,市场形成了一个共识:供应链要多元化,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预测,若中国在11月中旬前依然拒绝采购,美国大豆今年对华销售损失总量可能高达1400万至1600万吨。

政府补贴只能暂时缓解疼痛,无法治愈疾病;全球寻买家困难重重,难以填补中国留下的巨大空缺。美国大豆的出路,或许最终还是要在它曾经最大的市场——中国——寻找答案。(波士财经)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市场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