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17时26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奶业专栏 » 奶业动态 » 正文

奶业专栏


推荐图文
推荐奶业专栏
点击排行

“十四五”项目落地光山——
政产学研金合力共推肉牛产业升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7-08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107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一行参观福牛牧业养殖场。


授牌仪式现场


福牛牧业养殖场一角

盛夏时节,豫南大地草木葱茏。在河南省光山县福牛牧业有限公司总部,一场聚焦肉牛产业未来的重要活动正在举行——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肉牛规模化智能养殖技术与装备研发”及“牛羊智能饲喂与环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示范基地正式挂牌。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等学府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团队,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各级政府代表以及金融机构负责人、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智慧养殖的“中原芯”在此扎根。


战略升级:河南的“牛”担当


河南,这片孕育华夏农耕文明的沃土,正以崭新姿态扛起畜牧业现代化的重任。2024年,河南肉蛋奶总产量达1337万吨,牧业产值2610亿元,跃居全国第三,占全省农业总产值四分之一。其中肉牛产业表现亮眼,牛肉产量同比增长3.0%。2025年一季度,河南畜牧业产值跃居全国首位,畜牧业已成为河南农业经济当之无愧的支柱。

“作为河南省养牛大县的光山县,其发展路径堪称产业升级的缩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处长王彦华表示,福牛牧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传统养殖向智能化转型;二是规模从几十头扩展到上万头;三是构建屠宰加工全产业链;四是从普通牛场成长为行业龙头;五是通过联农带农推动区域共同发展。

近年来,福牛牧业为何能够迅速崛起,成为肉牛业界快速升起的新星?答案不言而喻,有高校科研机构助力,有责任担当的政府支持,有积极为畜牧业发展输血、补血、造血的金融机构等。王彦华表示,福牛牧业的发展印证一句话:风雨同渡、关山共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光山县肉牛产业的蝶变,核心在哪?

“‘政产学研金’五力协同是关键。”王彦华指出,此次肉牛智慧养殖研讨会是建设畜牧强省、落实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河南愿成为科技创新试验场和成果转化基地。接下来将全力支持福牛牧业等企业开展智慧畜牧试点,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这一模式,正成为河南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跨越的关键支撑。


技术破局:国家项目赋能智慧牧场


智慧牧业是当下养殖转型升级的必然,挂牌仪式背后,是国家战略对产业瓶颈的精准破解。由东北农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养殖岗位科学家沈维政团队领衔的“肉牛规模化智能养殖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直指我国肉牛产业痛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下(如牛胴体重落后发达国家33%,料肉比落后世界先进水平18%)。

项目以“五化”技术体系构建未来牧场蓝图。沈维政介绍,数字化育种。革新体尺、体重、采食量等关键数据采集技术,为育种装上“数字大脑”;精细化健康。利用穿戴与非接触设备,实时监测体温、反刍、发情等生理指标;精准化饲喂。自走式饲喂配送机、推料机器人实现从犊牛到育肥牛的个性化营养供给;智能化作业。健康巡检、清洗消杀、粪污处理等机器人解放人力,提升效率;智慧化管理。集成“育—健—饲—作—管”全链数据,打造多维智能管控平台,形成工厂化养殖新模式。

目前,福牛牧业成为继新疆天莱农牧集团、伊犁创锦犇牛牧业、黑龙江国牛牧业之后,项目落地填补了中原地区的空白,其规模化基础与管理层强烈的智慧转型意愿,为技术在中原肉牛主产区的验证推广提供了理想土壤。

福牛牧业作为当地龙头企业,是技术承接应用与模式示范的核心载体。信阳市肉牛协会会长、福牛牧业公司总经理殷秦表示,很荣幸福牛牧业能够成为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的示范基地。“我们将与顶尖专家团队携手,以‘牧场工厂化、智慧化、无人化’为目标,把福牛牧业、把光山县打造成中国智慧肉牛产业的技术高地!”目前,福牛牧业智能化探索已先行两年——AI摄像头智能估重、无人投喂等技术应用是其拥抱未来的底气。


光山实践:老区振兴的“牛”路径


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的光山县,不仅是司马光故里与红色热土,更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天然氧吧”。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光山县考察提出“两个更好”重要嘱托,为老区发展指明方向,为当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目前,光山县正紧抓政策机遇,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奋力绘就肉牛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蓝图。近年来,肉牛产业被光山县视为落实嘱托、富民强县的“金钥匙”。光山县县长丁春雷表示,光山县已构建了“种牛繁育—智慧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建成7家大型养殖场和59家标准化牧场,全县肉牛存栏量近2万头,整体养殖能力达7万头,正向10万头目标迈进。

依托资源禀赋,锚准三大举错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丁春雷介绍,养好“生态牛”——依托“中国天然氧吧”优势,推广绿色养殖,打造“光山生态肉牛”品牌;养好“智慧牛”——借力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示范基地,推进智能化养殖,助力农业强省、数智强省建设;养好“幸福牛”——推动“产学研销”一体化,延伸产业链,发展“公司+农户”模式,推动精深加工,促进农民增收,践行“两个更好”嘱托。

下一步,光山县将推动产业从“卖肉牛”向“卖牛肉、卖牛种、卖技术”升级,培育龙头企业,叫响“光山福牛”品牌,打造全国肉牛产业标杆基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光山力量。


合力攻坚:政产学研金共筑产业生态


产业升级非一己之力可成,此次两个项目挂牌与研讨会召开,是多方力量协同攻坚的生动体现。

科技支撑。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获取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刚介绍,沈维政和宋怀波教授团队在畜禽智能装备与数字化养殖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作为福牛牧业教授工作站负责人,他将联合两位教授团队深化智慧养殖合作,找到切实可行的切入点,真正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提升养殖效率,打造可复制的智慧养殖新模式。并强调,“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之际,聚焦肉牛产业痛点、布局智慧养殖至关重要。

刘刚重点提出两点合作方向:一是加强教授工作站建设,以AI体重估测技术为基础,逐步完善并推广应用,同时探索新的技术攻关点;二是希望在“十五五”期间联合申报项目,建议福牛牧业积极申请河南省地方项目,各方共同参与,加快智慧养殖技术落地,助力企业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的智慧养殖标杆。

“由于所处位置,当地草场和秸秆资源丰富,可提供充足低成本饲料。良好的生态环境降低了疫病风险,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教授、陕西省农业信息感知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主任宋怀波介绍,南阳牛作为全国五大优良黄牛之一,具有体大力强、适应性强、肉质优良等特点,屠宰率达55%-64%。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等品种也适合规模化养殖。科学饲养管理需合理搭配精料,育肥期占比40%-50%,保证营养均衡。严格防疫体系是关键,要定期消毒免疫。目前,光山县已形成全产业链模式带动农户增收。

尽管当地发展肉牛养殖堪称南北繁育的理想之地。然而,资金短缺、人才不足、市场波动等挑战仍存,更凸显了构建“政产学研金”紧密合作生态的迫切性。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明确表态全力支持智慧畜牧试点。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鹏系统提出光山养牛“七大优势”:区位优势。光山县地理位置优越,具备产业发展基础;政策支持。市、县政府高度重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等外部力量加盟;金融助力。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助推产业规模化发展;技术保障。结合智能化管理、精准营养、疾病防控和生态循环等关键技术;专家团队指导。提升科学养殖水平;龙头带动。龙头企业(如福牛牧业)引领产业链发展;市场机遇。中国膳食结构调整,牛肉消费需求增长。

“重点研发项目合作协议的签署和应用示范基地的挂牌,标志着信阳市肉牛智慧养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对下一步推动信阳市肉牛产业快速发展,李鹏提出四点建议:专家团队和福牛牧业有限公司要发扬孙思邈精神,为信阳牛配制“千金方”;弘扬诗人杜甫的爱国精神,为信阳牛定制“广厦千万间”;结合信阳市的秸秆资源,为信阳牛定制“信阳宴”;光山县委、县政府要绘制信阳牛产业图谱,从育种、育肥、屠宰、预制菜到皮革加工、粪污处理,打造百亿级肉牛产业园,支持福牛牧业有限公司和市肉牛产业协会实现新突破;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继续关心支持信阳市特别是光山县,打造河南第一养牛大县、第一肉牛养殖示范场;市工商银行和市建设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助推福牛牧业和信阳市肉牛产业蓬勃发展。

“今天来自四面八方的‘牛’人,共商养牛大计,我认为信阳的肉牛养殖业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李鹏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光山县考察时强调,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

当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的牌匾在福牛牧业郑重悬挂,它不只是一个基地的认证,更是中国肉牛产业向智能化、集约化、高效化转型的冲锋号角。丁春雷表示,光山县的探索,为老区产业振兴提供了样本——以智慧养殖为核心引擎,以“政产学研金”协同为动力源,打通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价值。

未来,“光山生态肉牛”的品牌将承载更多内涵:它是智能装备精准饲喂的成果,是数字平台科学管理的结晶,是绿色养殖与高效产出的融合。当南阳牛等优质品种在智慧牧场上茁壮成长,当“信阳牛宴”飘香四方,当福牛牧业的无人化牧场成为行业标杆,光山将在落实“两个更好”嘱托的征程上,以实实在在的“牛力量”,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华章。

记者 张林萍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