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业界朋友,鸡群咳嗽看似小事,实则是呼吸道疾病的重要预警信号。据临床统计,80%的养殖场因忽视早期呼吸道症状导致损失扩大。本文提供一套"听声辨病+五步防控"方案,助您快速锁定病因,精准治疗!
一、鸡群常见的咳嗽类型诊断管理
1、干咳
鸡咳嗽清脆、咳嗽短而干,无痰。可能是因为环境因素引起,鸡舍内有灰尘、烟雾或刺激性气体,都可能会刺激到鸡的呼吸道。早期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也可能会有干咳的表现,传支病毒初期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鸡群的频繁干咳。
2、湿咳
鸡咳嗽声音浑浊、低沉且伴有痰液时,有可能是呼吸道感染了细菌或支原体。鸡群支原体感染会使鸡的呼吸道产生大量黏液引起湿咳,同时可能伴有甩头、呼吸啰音等症状。另外,鸡感染大肠杆菌也有可能引起湿咳,由于大肠杆菌会在呼吸道内繁殖引发炎症从而产生分泌物导致湿咳。
3、咳嗽伴随着呼噜声
咳嗽伴随着胡噜声可能是鸡感染了传染性喉气管炎,传喉病毒会引起鸡喉部和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导致呼吸道狭窄,会使得鸡在咳嗽时发出呼噜声,而且当病情严重时鸡会出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的情况。
4、咳嗽伴随有啰音
鸡新城疫会导致咳嗽并带有啰音。这是因为病毒侵害鸡的呼吸系统,引起呼吸道黏膜的炎症,产生渗出物,气流通过不顺畅而出现啰音。
5、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检测方法:
二、临床诊断五步法
1、环境排查
(1)环境检测:氨气浓度(>20ppm需通风)、粉尘量(光线可见漂浮物需加湿)、温差(昼夜>5℃需调整)
(2)温湿度记录:每日记录6个时间点(02:00、06:00、10:00、14:00、18:00、22:00)
(3)粉尘控制:饲料添加2%植物油减少飞沫; 每日带鸡消毒(交替使用碘制剂和季铵盐);保证温度前提下增加通风量。
2、听声定位
(1)夜间熄灯2-3个小时,待鸡群安静后进入鸡舍耳听或持录音笔听诊,了解咳嗽的类型及分布特点,区分群体性/局部咳嗽。
(2)典型病例单独挑出,隔离观察,待下一步的诊断。
3、解剖验证
(1)重点检查部位:喉头血痰(传喉)、支气管栓塞(H9流感)、肺脏坏死灶(霉菌)。
(2)实验室诊断:采集相应的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诊断疾病类型。
4、用药验证
(1)支原体:泰妙菌素+多西环素连用5天。
(2)细菌性: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协同用药。
(3)注意:病毒性疾病需在24小时内紧急免疫(如传喉)。
5、效果追踪
(1)用药后72小时记录咳嗽频率下降率,下降比例不明显时,需调整方案。
(2)康复期可以添加麻杏石甘散修复呼吸道黏膜。
三、常见误区
1、错误认知:"咳嗽就用强力霉素"
修正:新城疫病毒性咳嗽用抗生素无效,反延误免疫时机。
2、错误操作:"听见呼噜就加倍用药"
修正:传喉紧急免疫时使用抗病毒药会抑制疫苗应答。
3、错误判断:"停药太早反复发作"
修正:支原体疗程需>5天,防复发。
4、忽视环境整改的代价
典型场景:用药呼吸道就好,停药就犯,反复发作。
科学方案:治疗呼吸道的同时,查找通风环境存在的问题,一并解决。
四、关键防控节点
1、免疫空白期:加强生物安全隔离与消毒措施,避免病菌感染。
2、环境敏感期:降温前后48小时添加VC抗应激。
3、转群高危期:运输前后3天内可投喂支原体预防性药物,避免疾病激发。
4、免疫应激期:当要发生应激反应较大的免疫时,在免疫前后3天可投喂支原体预防性药物,避免激发。
建议建立《鸡群呼吸道健康档案》,每日记录呼吸道比例,及时的掌握发生特点和发展趋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降低呼吸道疾病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