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春末夏初或气候突变时,由风热之邪侵袭机体引发,症状以发热、呼吸道炎症为核心,与环境闷热、通风不良等诱因密切相关。以下是其流行症状及案例分析:
一、流行症状
- 全身症状:体温升高(40-4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喜卧懒动,粪便偏干(因内热导致)。
- 呼吸道症状:流黄白色黏稠鼻涕,咳嗽频繁(初期干咳,后期可能带痰),呼吸加快,部分猪出现打喷嚏、鼻孔发红;严重时可见结膜潮红、流泪(眼分泌物增多,呈黏性)。
- 其他特征:口渴喜饮冷水,皮肤发红(尤其是耳尖、腹部),部分猪伴有轻微便秘,病程一般3-7天,若护理不当易继发细菌感染(如肺炎)。
猪风热感冒初期会发热微寒,之后恶热不寒,体温达40℃以上。病猪喜欢在潮湿阴冷的地方俯卧,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渴欲增强,会频繁饮水。此外,眼结膜干红,鼻盘干燥,耳尖、四肢末端发凉,舌苔薄呈浅黄色,口腔黏膜血红色,会流清鼻涕、咳嗽不止。也有可能是鼻镜干燥或口舌干燥,不流鼻涕,或者流粘稠黄鼻涕。
治疗方法
针对猪风热感冒应该使用辛凉解表的药物,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治疗措施:
● 拌料投喂:可在病猪的饲料中加入银翘散2kg/吨、多维1kg/吨以及葡萄糖10kg/吨,连续使用7天。
● 饮水添加:饮水中添加多西1kg/吨,连用3天。
● 选用清热药物:也可以选用祛内火、清内热的药物,比如板青颗粒,双黄连或者银翘解毒散。
二、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某规模化猪场保育舍(40日龄仔猪),5月初因突然关闭通风设备(预防夜间降温),次日出现10余头仔猪发病,3天内蔓延至30%存栏。
症状表现:
- 病猪体温40.8-41.2℃,扎堆但不寒战(区别于风寒感冒),食欲下降至正常的1/3;
- 流黄涕,咳嗽时伴有“呼噜”声,眼角有黄色分泌物,部分猪频繁甩头、用鼻子蹭墙壁;
- 粪便干燥呈颗粒状,饮水量较平时增加约50%。
诊断与处理:
- 结合气候(气温回升、舍内闷热)和症状(高热、黄涕、喜饮),诊断为风热感冒;
- 处理措施:加强通风降温(舍温控制在26℃左右),饮水中添加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 维生素C(抗应激),饲料中混入银翘散(中药方剂,每日每头10-15g);对严重猪只肌注柴胡注射液(退烧)+ 青霉素(预防继发感染)。
- 结果:5天后病情得到控制,病猪体温恢复正常,食欲逐渐恢复,无继发感染病例。
总结:猪风热感冒的核心是“内热+呼吸道炎症”,诱因多为环境闷热、通风差,防控需以清热解表、改善环境为主,避免盲目使用退烧药(易掩盖病情),同时注意区分风寒感冒(流清涕、怕冷寒战),对症处理可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