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9月10日 星期三 23时54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猪病 » 正文

技术推广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推广
点击排行

猪群为什么总不听指挥?科学解读其感官差异与转群技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9-10  来源:🔗中国养猪网  💛90

猪群有时会很难操控。

研究表明,猪只的视角和人类的有很大差异,这也就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转群工作中的困难性。

相信所有的饲养员面对转群过程中突然停下脚步或无理由掉头的猪群都曾抱怨过。猪只对周围环境的感触和我们人类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在视角方面。

嗅觉特点

猪只感知周围环境的方式和人类大相径庭。事实上,猪只会首先使用其嗅觉和听觉来给自己定位,视觉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而与之相反地,我们人类会首先利用视觉寻求主要信息,再用嗅觉和听觉获取辅助信息。例如当我们走进房间闻到煤气的味道时,我们会直接去寻找煤气泄漏的源头,而猪只则只会在地面上闻来闻去。

不论去哪里,猪只都会用鼻子去感知周围的环境,这也就解释了他们为什么在行进途中会时常突然停下脚步。

为尽量减少停顿,转群工作时最好分组操控,5、6只为一组。同时也要保持耐心,留给猪只一定的时间来用鼻子感知环境。

视觉盲区

猪只的视力覆盖范围比人类大很多。这一特点使得他们能够快速侦测到附近的危险、确定饲料或同伴位置等。然而他们的立体视力却有限(左右眼都能覆盖的立体视觉区域较小)。

这也就给他们确定目的地距离和深度、估量人类或同伴的速度带来了很多困难。猪只身后区域属于视觉盲区。因此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在自己视觉范围内寻找饲养员,而不是在身后的视觉死角。

与奶牛和马相比,猪的脖子很短而且灵活程度很低。通常猪只为了能够看到饲养员,他们需要转动整个身体而不是只扭动脖子。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饲养员在猪只身后进行转群操作时,猪只会时不时掉头,因为他们要确定饲养员的位置。

为了方便转群操作,饲养员最好站在猪只旁边处于他们视觉范围之内。

猪只视觉范围

两种光感接受细胞

人类的视网膜上分布着三种视锥细胞,因此人类的三色光感使其能够分辨光谱上大部分颜色。

猪只和大部分哺乳动物一样属于二色光感动物,他们区分颜色的能力更弱一些。在所有颜色中,猪只能够分辨出黑色、灰色、白色、蓝色、红色和棕色,而他们分辨不出绿色、黄色和橘色。

因此红色的赶猪板比绿色的作用更大。同样的道理,身穿蓝色工作服的饲养员比穿绿色的饲养员更好操作猪群。

二色光感视力的特点也使动物对突然的移动行为更加敏感。饲养员在操作猪群时应该尽量缓慢,留一定时间给猪只与同伴交流接触。

经实验研究表明,饲养员粗鲁的行为给猪只带来的恐惧和人类触电时产生的恐惧一样。比如饲养员突然闯进圈内拉出死尸的操作对猪群来说就是非常暴力的行为,而对于人类来说却是无关痛痒的行为。这样会使猪只接下来对人产生恐惧并想远离的感觉,即使他们表现出来的是静立不动。

而二色光感视力的特点也使他们对光亮和荫蔽的强烈转换十分敏感。地板材质的变化也会使他们混淆亮度和阴处。这种光敏感度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猪和牛羊一样都对进入昏暗的栋舍有很大的抵触反应。而当内外环境亮度差异越大时这种现象会更明显。这种情况下把室内灯光强度打开到最大可以有效帮助猪群进入栋舍内。

当我们想要以最快速度和最高效率完成转群工作时,一定要确保地面上不能有明显的光亮和材质差异,也要保证整个转群通道上不能出现异常物体。细心而耐心地操作并留给猪只细嗅环境的时间会使猪群平静地行进。

转群时考虑到猪只的这些特点能够使我们更加了解他们的顾虑和担心,这也会使我们的工作少了很多压力和劳顿而变得更加顺畅!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