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 08时05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猪病 » 正文

技术推广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推广
点击排行

掌握这俩技能,轻松搞定育肥猪饲养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9-29  来源:🔗惠养猪  💛130

育肥阶段是生猪养殖中资金和饲料投入最集中、最终决定我们经济效益的关键时期。很多猪场员工都知道要巡栏,但如何“有效”巡栏?如何从每日繁杂的数据中看出门道,提前预警,精准施策?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育肥猪饲养管理的两大核心技能:系统性的巡栏与每日的数据分析。

 

 

01 巡栏

 

巡栏不仅是看猪,更是读猪!我们需要带着明确的目标,系统地观察、记录、分析。建议每日至少进行两次全面巡栏,分别在上午饲喂后和下午。

 

巡栏的重点观察对象与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步法”:

 

第一步:环境与设施“静态”巡查(人进舍前)

 

在深入猪群前,先宏观感受和检查环境。

 

舍内环境:

 

温度与湿度: 立即查看温度计和湿度计。育肥猪(30-110kg)的适宜温度通常在18-22℃之间,湿度以50%-70%为宜。感觉闷热、氨气刺鼻、或看到猪只扎堆,都说明环境控制可能出了问题。

 

空气质量: 感受是否有刺鼻的氨气味。氨气浓度过高(>20ppm)会损害猪只呼吸道黏膜,增加呼吸道疾病风险。

 

通风: 观察风机是否正常运转,通风小窗开启角度是否合适,有无贼风直吹猪群。

 

设施设备:

 

饮水器: 检查水压是否正常(通常要求水流量1.5-2升/分钟),有无漏水、堵塞。用手按压一下,感受水流。

 

料线/料槽: 检查下料是否顺畅,料槽有无剩料或发霉现象,有无被猪只拱翻。

 

电路与设备: 简单查看风机、湿帘、照明等设备运行有无异响。

 

第二步:猪群“动态”与“静态”观察(人进舍后)

 

这是巡栏的核心,需要你像仔细观察每一头猪。

 

猪群整体行为观察(“动态”观大势):

 

活动与休息分布: 健康猪群在喂料后活跃,其他时间大部分应安静卧睡。如果大量猪只精神萎靡、扎堆,可能为发烧或寒冷;如果普遍躁动不安,可能过热、饥饿或有其他强烈应激。

 

呼吸状态: 静立于舍内,听是否有咳嗽、喷嚏、腹式呼吸等异常声音。记录异常声音的大致范围和频率。

 

猪只个体健康筛查(“静态”抓细节):

 

精神与姿势: 是否有独处一角、被毛粗乱、精神沉郁、弓背、夹尾的猪?这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病猪”或“弱猪”。

 

皮肤与皮毛: 观察有无大面积红斑、丘疹、出血点、脓肿、疥螨引起的皮屑等。关节是否肿胀?

 

眼部与鼻部: 有无泪斑、眼屎、脓性鼻液?这些是呼吸道疾病和萎鼻的典型症状。

 

尾部与四肢: 检查有无咬尾现象。观察猪只起卧行走是否自如,有无跛行、蹄壳开裂。

 

粪便形态: 这是重中之重!仔细观察栏舍内粪便的形态。

 

正常粪便: 成型,软硬适中,呈盘叠状,落地有一定弹性。

 

异常粪便:腹泻/水样便,可能是细菌性(如大肠杆菌)、病毒性(如PED)或营养性问题;稀糊便、水泥样便: 常见于回肠炎等;颗粒状干粪: 饮水不足或便秘;带血粪便: 警惕痢疾、回肠炎或胃溃疡。

 

第三步:标记与记录

 

发现异常猪只,立即用标记(标记方式可以参考:育肥猪疾病五级分类与动态分类管理(附案例分析))在猪背上做好标记,并记录其所在栏位、症状。这便于后续隔离、治疗和数据追踪。

 

 

02 读懂数据与决策分析

 

数据是管理的语言。仅仅记录而不分析,数据就是一堆死数字。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记录 -> 分析 -> 预警 -> 决策 -> 验证”的闭环。

 

一、核心数据指标的记录

 

首先,你需要一个每日数据记录表(纸质或电子表格)。比如:

 

育肥猪舍每日生产记录表(示例)

 

关键指标解读:

 

存栏头数: 动态变化的基础,用于计算各项“头均”指标。

 

总采食量/总耗水量: 最直接、最灵敏的反馈健康与环境。

 

死亡/淘汰头数: 量化损失的最终指标。

 

巡栏异常记录: 将定性观察转化为半定量数据,是分析原因的关键线索。

 

备注: 记录环境变化和重要操作,为数据波动提供背景信息。

 

二、数据分析的核心

 

收集数据后,核心工作是计算衍生指标,并建立它们之间的关联。下图展示了从数据到决策的完整闭环流程:

 

 

三、案例模拟分析

 

案例模拟分析(某场数据记录与分析)

 

第一步:发现异常趋势

 

采食量分析:

 

趋势: 头日采食量从第3天开始持续性、大幅度下降,从2.80kg降至2.36kg(下降15.7%)。这已远超正常日度波动范围(通常<3%)。

 

阈值预警: 如果我们设定“头日采食量单日下降超5%”为预警线,那么在第3天我们就应拉响警报。

 

饮水量与水料比分析:

 

趋势: 这是最关键的诊断线索!从第4天开始,在采食量持续下降的同时,饮水量不降反升,导致水料比从正常的2.0急剧攀升至2.5以上。

 

分析: 这种“采食量下降伴随水料比升高”的经典模式,强烈指向:

 

群体性发热: 猪只通过多饮水来降低体温。

 

腹泻导致脱水: 机体代偿性增加饮水以补充流失水分。

 

某种特定疾病或中毒。

 

第二步:关联溯源,形成诊断假设

 

此时,我们立即将数据与巡栏记录进行关联:

 

第3天: 采食量首次显著下降,同时观察到“咳嗽”。这提示呼吸道问题是初期诱因。

 

第4天及以后: 采食量进一步下降,饮水量和水料比异常,同时出现“腹泻”和“精神沉郁”。

 

综合诊断: 数据与症状的结合,让我们可以形成一个高度可信的假设:猪群很可能爆发了流感或蓝耳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继发了细菌性肺炎(导致咳嗽)和肠道感染(导致腹泻、发热),从而引发了群体性厌食和脱水。

 

第三步:决策与行动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的决策不再是盲目的,而是精准、有层次的:

 

第3天(预警日):

 

决策: 启动一级响应。

 

行动:

 

环境紧急优化: 立即检查并加强通风,确保空气新鲜但无贼风,保持温度稳定。

 

重点监控: 对咳嗽猪只进行标记,密切跟踪。

 

营养支持: 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缓解应激。

 

第4天(行动日):

 

决策: 升级为二级响应,针对混合感染进行治疗。

 

行动:

 

精准治疗: 隔离病重猪,并立即采样送检。对出现症状的猪只进行个体化注射治疗。

 

全群投药: 通过饮水投放敏感的抗生素(如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和解热镇痛药,控制继发感染和发热。

 

腹泻管理: 加强栏舍干燥和消毒,防止腹泻进一步蔓延。

 

第四步:效果验证与反馈

 

从第7天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采食量触底回升: 表明猪群食欲开始恢复。

 

饮水量和水料比下降: 表明发热和脱水情况得到控制。

 

死淘停止: 说明治疗方案有效,遏制了最严重的损失。

 

这证明我们的干预是有效的。下一步是继续巩固治疗,并监测数据是否回归正常基线。

 

四、总结

 

养猪高手与普通饲养员的区别,就在于这“多看一眼,多想一步”。系统的巡栏可以让我们掌握了第一手现场情况,而每日的数据分析则将这些零散的数据串联成清晰的报告,让我们能够预见问题、精准分析、减少损失。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