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作为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其高传染性、持续性感染和经济损失特性对规模猪场构成重大威胁。本研究以鄂州祥腾牧业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分析该猪场的PRRS防控策略、实施路径及成效,总结了规模化猪场PRRS防控的关键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指出了当前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研究发现,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科学的监测体系、规范的饲养管理和持续的净化方案是有效防控PRRS的核心要素。
研究背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1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传染病,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以母猪繁殖障碍、仔猪严重呼吸道疾病及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且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给疫病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PRRSV具有引起免疫抑制的特点,如果猪场一直使用PRRSV减毒活疫苗,疫苗毒株就会在猪场循环传播,引起猪群继发感染严重,因此防控PRRS不能依赖疫苗,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逐步实现疫病净化。
PRRS防治策略
该场采取了封群管理、实验室监测、强化药物保健、生物安全管控、生产档案管理等技术措施,分阶段推进PRRS净化工作,具体见图1。

图1祥腾牧业有限公司PRRS净化实施路径
1、封群管理
严格实行封群管理是该养猪场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环。首次引种后,该场立即全面停止了与外界的猪只交流与互动,从而确保了猪群的绝对封闭性。
2、强化PRRS监测排查
该场采取分阶段采样监测的方式,根据猪只的生长周期和疫情特点,科学规划采样时间和频率。1)通过实验室检测,评估PRRS的发生和传播风险。2)制定详尽的外围监测和猪只监测计划。对所有入场的人员、物资、车辆及猪只均进行严格的PRRS病原检测。
3、健全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制定了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1)防鼠措施。内外围墙栏网增设了高1.2~1.5m的彩钢瓦,电动门外安装了1.2m高的防鼠板,栏舍与栏舍之间铺设了碎石,极大地限制了老鼠的活动范围。冬季在生产区内养殖鹅群,利用鹅群的警觉性和驱赶能力,有效降低了鸟类可能携带病毒进入生产区的风险。
2)隔离消毒制度。该场实施了严格的三级防疫消毒制度。将总场办公室迁移至场外办公,减少人员流动;设置了三级防疫消毒区,包括物资隔离区、人员隔离区和一级隔离消毒区;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物资均需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
3)排水排污管理。对所有通往外界的排水口和排污口进行了改造,并在关键位置增加了挡鼠漏缝隔离板。
4)环境消毒。定期使用生石灰对栏舍墙面进行套白处理。
4、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
该场采用了二点式饲养方式,将母猪饲养区、保育猪饲养区、育肥猪饲养区、后备母猪饲养区以及公猪舍进行了严格分区。同时,严格实行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此外,还实施了批次化生产管理策略。
5、完善种猪场档案管理
全力做好生产记录、饲料与兽药的使用记录、日常的消毒记录、动物的诊疗记录、定期的免疫监测记录以及无害化处理记录等,确保这些档案资料的完整与安全。
6、PRRS净化与维持
实现PRRS的净化只是一个开始,净化完成后仍然需要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定期开展针对性的监测工作,以确保PRRS净化状态的长期、稳定维持。
PRRS防控成效与经济效益
2024年3月检测数据表明,该场在非免疫干预的情况下,已达到PRRS非免疫净化标准。PRRS净化后,该场断奶母猪断奶后7d内发情率达到96%以上,分娩率达到93.3%,平均每窝产活仔数10.9头;仔猪断奶前死淘率低于4%,保育期成活率达到98%以上,育成期成活率为98.9%,上市率达到95%。通过净化前后成本计算发现,每头出栏肥猪饲养成本逐年降低,2024年全年节约总成本达110万元。

PRRS防控问题与改进建议
1、存在的问题
1)病毒变异风险。PRRS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性,可能导致现有疫苗和检测方法的失效。需要加强对病毒变异的监测,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2)成本压力。全年用于PRRS净化的总成本约为50万元,这对猪场的经济效益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3)员工执行力。部分员工对PRRS净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执行力度有待加强。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执行力。
2、改进建议
1)引入新的检测技术。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开发了1种基于CRISPR-Cas12a-RT-RAA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在20 min内完成PRRSV的精准检测,显著优于传统PCR和ELISA方法;上海雄图生物科技公司于2024年推出了1种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快速分型检测技术,可同时鉴别PRRSV经典株与高致病性变异株。
2)优化成本控制策略。建议与保险公司合作,将PRRS防控纳入农业保险范畴。2021年农业农村部提出了“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意见”,鼓励地方对通过省级净化认证的猪场给予奖励,该模式可为市级净化场提供借鉴。
3)加强培训和考核。定期组织防疫知识讲座和实操培训,建立奖惩机制,将PRRS防控工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同时,设立专门的生物安全监督岗位,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4)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加强猪场周边环境的定期消毒,建立更严格的入场管控机制。考虑引入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猪群健康状况和生物安全措施执行情况。如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院士团队通过宏基因组测序与AI算法,构建了猪肺部微生物基因集(PRGC),结合实时健康监测设备,实现了PRRSV感染与肺部病变的早期预警,缩短疫情发现时间。
5)多元化疫病防控策略。在做好PRRS防控的同时,统筹考虑非洲猪瘟等其他重要疫病的防控工作,建立综合性的疫病防控体系。
6)建立区域协同防控机制。PRRS的防控效果不仅依赖于单个猪场的内部管理,还需通过区域协同机制降低病毒跨场传播风险。联合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三级联防联控体系。
引用文章
伍敏,吕新慧.规模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防控技术[J].养殖与饲料,2025,24(08):60-64.
DOI: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8.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