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后的头两个交易日,生猪价格持续下跌:10月9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重挫近6%,10月10日再跌3.21%,收盘报11320元/吨,刷新该合约上市以来新低。
猪价下行也拖累猪企收入。10月9日至10日,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三大头部猪企相继发布2025年9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三大猪企销量同比均增长,但销售收入同比均下降。
生猪产能集中释放导致猪价大幅下跌
从销量来看,9月份,牧原股份销售商品猪557.3万头,同比增长11.05%,环比下降20.4%;温氏股份销售生猪332.53万头,同比增长32.46%,环比增长2.45%;新希望销售生猪139.42万头,同比增长16.92%,环比增长4.22%。
再看销售收入,9月份,三大猪企商品猪销售收入同比均大幅下降,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收入90.66亿元,同比下降22.46%;温氏股份销售生猪收入49.75亿元,同比下降15.16%;新希望销售生猪收入17.46亿元,同比下降23.82%。
猪企普遍表示,销售收入下降主要受猪价下行影响。
今年春节后,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特别是8月中旬以来,猪价呈现加速下行趋势。9月份,三大上市猪企的商品猪价格同比下跌三成左右,其中牧原股份、新希望的商品猪销售均价跌破13元/公斤。
国家统计局10月10日发布的2025年9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显示,生猪(外三元)价格12.4元/公斤,较9月中旬下跌4.6%。据中国养猪网数据,10月10日,生猪(外三元)价格11.42元/公斤,同比下降35.22%,环比下降14.58%,创下年内新低,这个价格已跌破多数养殖主体13—14元/公斤的成本线。
为何近期生猪价格大幅下跌?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本轮猪价下跌主要受生猪产能集中释放、供强需弱影响。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78万头,接近105%的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限。
“去年二季度全国的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增加,到三季度逐步到达高点,按照4个月怀孕加6个月育肥的时间算,现在正到了产能逐步释放的阶段。”新希望六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去年底和今年初国内生猪疫情防控情况较好,没有像前几年同期那样带来疫情的损失,也客观上提升了行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行业的供给。
“产能过剩的另一大原因是生产效率提高。”四川省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会长李晓勇分析,近年来,养殖企业通过提升自主育种能力,猪企的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不断提高,行业PSY平均水平从2018年以前的18头提高到24头左右,部分龙头企业PSY甚至达到28—29头,生产效率提升为生猪出栏供给提供保障。
上市猪企销售数据也印证了9月供应压力上升。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多数猪企9月生猪销量同比、环比均不同程度增加。“9月公司生猪销量同比上升,主要是受公司前期投苗增加以及外卖仔猪影响。”温氏股份表示。
而从需求来看,国庆中秋假期对猪肉消费整体提振有限,随着节日气氛消退,消费逐步回归家庭正常采购,节后需求存在惯性下降压力。
政策组合拳推动行业去产能,明年下半年有望迎来猪价拐点
为稳定猪价,国家已经出手。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释放了猪业“反内卷”信号。
9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暨“三秋”生产视频会,会议强调要“强化生猪产能综合调控”。
据多家猪企透露,9月下旬,相关部门还召开了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根据安排,2026年1月底前25家头部企业将合计调减100万头能繁母猪。
除了控产能,国家也在密集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以遏制价格大幅下跌。8月份和9月份,国家已启动5次冻猪肉收储,10月10日再次收储1.5万吨冻猪肉。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政策“组合拳”一方面通过收储直接调节市场供需,另一方面通过“反内卷”政策优化行业竞争生态,有望推动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不过,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企,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8月末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8万头,是正常保有量的103.5%。短期来看,由于国庆中秋过后,猪肉消费相对平淡,尚未进入年底的季节性消费旺季,行业将继续处于“磨底阶段”。
猪价拐点何时能出现?
“预计至少要10个月。”李晓勇分析,生猪产能调控政策影响下,四季度是生猪产能去化的关键期,若生猪产能调控措施落地且目标严格执行,未来能繁母猪存栏量维持在3900万头附近,按照10个月左右的传导周期,2026年下半年商品猪出栏量或逐步下滑,猪价可能回升。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