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便秘是规模化猪场常见问题,若长期忽视,会对母猪健康、繁殖性能及仔猪生长造成多重危害,需针对性防控:
一、主要危害
1. 影响繁殖性能
繁殖性能显著下降
发情延迟:便秘导致肠道内毒素(如内毒素、氨类物质)积累,抑制下丘脑-垂体轴功能,使促黄体素(LH)分泌减少,母猪断奶后发情间隔延长3-5天,年分娩胎次减少0.2-0.3胎。
受胎率降低:便秘母猪体内炎症因子(如IL-6、TNF-α)水平升高,干扰卵泡发育,配种成功率下降15%-20%。
- 便秘导致肠道积粪压迫子宫,可能引发流产、死胎或产程延长;
- 毒素在体内蓄积,影响卵泡发育,导致发情延迟、配种率下降。
2. 损害机体健康
- 肠道蠕动减缓,毒素被重吸收,引发母猪采食量下降、精神沉郁,甚至诱发乳房炎、子宫炎等;
- 长期便秘导致母猪体质虚弱,抗病能力降低,易感染其他疾病。
3. 影响仔猪生长
- 母猪便秘时营养吸收受阻,乳汁质量下降,导致哺乳仔猪发育不良、成活率降低;
- 毒素通过乳汁传递给仔猪,可能引发仔猪腹泻等问题。
3、泌乳功能受损
乳汁分泌不足:肠道压迫导致乳腺血流量减少,乳汁合成效率降低,产后7天泌乳量下降15%-20%,仔猪断奶重平均减少0.5-0.8公斤。
初乳质量下降:便秘母猪初乳中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减少30%,仔猪被动免疫失败风险增加,腹泻发生率提高40%。
4、继发感染风险升高
子宫炎与乳腺炎:粪便滞留引发肠道菌群失衡,大肠杆菌等病原菌易位至生殖道,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提高2.3倍,乳腺炎风险增加1.8倍。
死胎与弱仔:毒素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死胎率上升8%,弱仔比例增加12%。
5、经济损失加剧
治疗成本:每头便秘母猪的抗生素、灌肠等治疗费用增加。
生产损失:因泌乳不足导致的仔猪生长滞后,每窝经济效益减少。
二、防控措施
1. 优化饲料与营养
- 保证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妊娠母猪8%-12%,哺乳母猪6%-8%),可添加麸皮、甜菜渣等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
- 避免饲料霉变,添加脱霉剂;保证充足清洁饮水(尤其夏季,饮水量不足易加重便秘)。
2. 改善饲养管理
- 定时定量饲喂,避免暴饮暴食;妊娠后期适当减少精料,增加青绿饲料(如南瓜、红薯藤);
- 提供适当运动空间,尤其妊娠母猪,每天适度运动可促进肠道蠕动(限位栏饲养时,可定期赶动母猪)。
3. 减少应激与环境调控
- 保持栏舍安静、通风良好,避免高温、密度过高、频繁转群等应激;
- 做好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减少病原滋生,降低肠道感染风险。
4. 合理干预与治疗
- 预防: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酶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对易便秘母猪,可每周喂1-2次硫酸镁(少量)软化粪便。
- 治疗:轻微便秘可灌服植物油(50-100ml)或人工盐;严重便秘时,用温肥皂水灌肠(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道),同时注射复合维生素B促进胃肠蠕动。
防控母猪便秘的核心是“预防为主”,通过饲料调整、管理优化和肠道健康维护,减少便秘发生;一旦出现,需及时干预,避免长期蓄积引发连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