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02时54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各地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小站点”托起共富梦
——四川凉山小伙打造“配送版图”丰富邻里餐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10-09  来源:🔗农民日报  💛93

吉克古千在站点整理当天的货物。 李靖 摄

清晨6点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牛牛坝镇的天刚蒙蒙亮,吉克古千和同事们早已干得热火朝天。“今天又有活鱼,还有虾,这些要优先配送。”吉克古千一边整理货品,一边大声提醒负责配送的同事。

每天早上6点到10点,陆续会有三四辆大货车抵达吉克古千的多多买菜站点,将新鲜的蔬菜、鸡蛋、海鲜、水产、日用品等运送到这里。经过快速分拣,17辆小货车又从这里出发,将货品送往美姑县17个乡镇,其中最远的柳洪乡距离站点大概70公里。这些新鲜的肉、蛋、菜,当天就会送达美姑县居民的家中。

一指轻点 购遍四海时鲜

美姑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腹心地带,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景色优美,但交通极为不便,外界物资抵达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并不容易。

村寨依山而建,“本地种得最多的是土豆、四季豆这些适合山地生长的作物,蔬菜种得很少,根本不够吃。”吉克古千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美姑县居民食用最多的蔬菜就是酸菜。每年冬天,家家户户都会腌制很多酸菜,“小时候,家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酸菜炖土豆。”

采购山外的新鲜玩意儿也很难。“过去日用品、衣服鞋靴都要去市集买,县里的市集每隔10天开一次,山高路远,去一次要差不多一天时间。那时家人大概一个月才会下山赶一次集。”吉克古千说。

后来日子好过些,大家不用上县城采购,但日常能吃到的生鲜水果仍然有限,像海鲜、榴莲这些稀罕品,别说买来吃,甚至很少见到。直到多多买菜的出现,才让许多家庭餐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大家只要动动手指,每天都能买到新鲜的鱼、小龙虾、大虎虾。以前山区想都不敢想的生蚝,现在也能吃上。各种新鲜蔬菜每天都很畅销,买热带水果的人也不少。鸡蛋就更不用说了,从我们站点一天能发出上万个。现在孩子们摄取的营养,比我们小时候可是好太多了。”吉克古千笑着表示。

美姑县人普遍爱吃鱼,但以前想吃上一口并不容易,不少人去河里钓,也只能钓些小鱼。现在,每年临近春节,吉克古千的站点就会收到很多老乡下单的各种鲜鱼,“用充氧袋装着,送来时鱼还活蹦乱跳。”过年时,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几乎都会摆上一道酸汤鱼,期盼着生活年年有余。

一套“组合拳” 打开新市场

吉克古千的站点发展到如今规模,克服了重重困难。

“一开始跟老乡们说手机可以买菜,各种新鲜的肉、蛋、菜第二天就能拿到,根本没人信。”对于热爱挑战和冒险的吉克古千来说,这些困难不仅没有让他退缩,反而让他有些兴奋,“有电视剧里商战的感觉。”

要打动老乡们尝试多多买菜,首先需要招募足够多的“团长”。每位团长连接起方圆几百米的居民,不仅能把各种优惠和活动信息推送给大家,还能“化身”商品集散点,支持居民自提货品或提供配送上门服务。

但如何才能吸引更多团长加入呢?吉克古千想了不少办法。

最初开设站点的半年里,他带着同事走遍了美姑县的所有乡镇,跟数不清的小卖店老板打交道,现场宣传多多买菜的各种优势,希望“动之以情”。针对首批加入的团长,吉克古千会按照每月完成的业务量发放奖金或实物奖励,“晓之以利”地调动团长们的积极性。为了“打造声势”,他还自己打印宣传海报四处发放,请文艺团表演传播,宰牛、杀猪、办坝坝宴以增进与用户的信任……

一套“组合拳”走下来,尝试多多买菜的人越来越多,价格实惠、货品新鲜优质的口碑也随之传开。目前,吉克古千负责站点的日均单量达到14000单左右,遇到彝历新年这样的大节日,更是天天爆单。

一条配送链 惠及千万家

多多买菜不仅让吉克古千圆了“生意梦”,还通过货品配送链条创造了新的挣钱机会,悄然改善了许多人的生活。

为了能让乡亲们吃上新鲜果蔬,吉克古千招聘了17名员工负责美姑县17个乡镇的货品分拣、配送等工作,前前后后为四五十人创造了就业岗位。其中,配送距离最远的司机,每天要开140公里的曲折山路,是县里少有的月薪“万元户”。

负责站内分拣的10多名分拣员,基本都是本地宝妈。吉克古千的站点让这些因照顾孩子一度放弃工作机会、缺少收入来源的全职妈妈,重新收获了稳定的生活保障和自我价值满足。

今年29岁的宝妈吉克达子每天6点左右上班,下午1点左右下班,既不影响陪伴孩子,每个月还有2000多元收入,基本覆盖了家里日常开支,“老公在外面打工挣钱,我有收入以后,他挣的钱就可以存起来了。”

去年,吉克达子一家在牛牛坝镇买了一套小房子,方便孩子们在镇上读书,“今年的目标是买一辆车,以后接送孩子们就更方便了。”

进入美姑县以来,多多买菜自提点越开越密。如今,县城里几乎隔二三百米就能找到一个。团长们靠着服务邻里,每月能获得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的收入。

今年46岁的彝族人阿西就是众多团长之一。吉克古千每天发出的14000单中,大概会有200单送到她的杂货铺。货送到之后,她立刻在群里通知大家,“货到了,大家抽空来取菜”。有几十户住在山上的人家,下山不方便,阿西每次就骑着电动三轮车,送货上门。

“一个月能挣1000-2000元,算是我经营小卖部之外,最大的一笔收入了,很大程度改善了我们家的生活水平。”阿西笑着说。

据了解,为了加快助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今年4月以来,拼多多通过“千亿扶持”计划,向西部偏远地区、中东部山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等县域乡村加大补贴、流量等资源的倾斜力度,推动优质商品与服务“进得来、送得到、买得起”,让城乡消费者共享“普惠消费圈”。

在平台资源的扶持下,吉克古千干劲满满,对未来满怀憧憬。据他透露,牛牛坝的多多买菜站点是不久前才建的,随着老乡们线上采买习惯养成,站点订单越来越多,过去的仓库完全不够用了。吉克古千紧急租了一块更大的地,“目前我们平整出来了一半的空间,剩下一半会抓紧弄出来。我们想让更多老乡感受到便利和实惠,站点的生意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缘成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