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GB 25190-2010)第1号修改单将正式实施。新国标明确规定:生产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即用奶粉勾兑还原而成的奶)。这意味着,我们日常所说的“纯牛奶”将变得更加新鲜和纯粹。
此项标准修订不仅涉及产品配方的调整,更将在正式实施后对整个奶业产业链带来一系列深远影响。这些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为此,记者采访了行业专家、生产企业、业内人士以及消费者。
8月底至9月初,记者在多地市场走访时发现,市面上绝大多数灭菌乳产品的包装已悄然发生变化,配料表中仅标注“生牛乳”三个字。
尽管许多消费者尚未明显察觉这一变化,但商超工作人员已普遍知晓。“这是牛奶新标准即将实施带来的重要变动,我们在进货时会特别注意这一点。”济南市历山路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表示。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高温灭菌牛乳,配料表中只有“生牛乳”。
灭菌乳中为何曾添加奶粉?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奶业创新团队成员郑楠参与了此次标准修订工作。她介绍,灭菌乳是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高温瞬时灭菌或保持灭菌等工艺制成的液态乳制品,即通常所说的“常温奶”或“纯牛奶”。而复原乳,又称“还原乳”或“还原奶”,是指将干燥或浓缩的乳制品按比例与水混合而成的乳液,通俗来说,就是用奶粉勾兑还原的奶。
山东省畜牧总站正高级畜牧师胡智胜指出,以往灭菌乳中添加奶粉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内生鲜乳价格通常高于进口奶粉,企业为控制成本倾向于添加奶粉勾兑;二是过去国内奶牛养殖规模有限,奶源供应不稳定,企业通过添加奶粉应对原料波动;三是奶粉便于长途运输和储存,有助于企业通过集中采购降低物流成本。总体而言,添加奶粉是基于成本、奶源稳定性及供应链效率的综合考量,曾是行业普遍做法。
“一次里程碑式的修订。”胡智胜介绍,目前国内乳制品市场以液体奶为主,主要包括灭菌乳、巴氏杀菌乳和调制乳等品类。其中灭菌乳约占七成,是主导消费品种。因此,本次新国标的修订标志着行业的重要转变。

消费者正在超市选购奶制品。
“生鲜乳加工成乳粉需经过高温干燥,这一过程会损失部分活性营养成分。因此从营养学角度看,生鲜乳比复原乳营养更全面,口感也更好。”胡智胜说,“将复原乳从灭菌乳原料中剔除,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乳制品。”
郑楠认为,禁止在灭菌乳中使用复原乳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修订。首先,仅使用生鲜乳作为灭菌乳的原料是国际通行标准。其次,我国奶业近年来已取得显著进步,奶牛饲养水平大幅提升,生鲜乳的品质和产量已完全满足液态奶加工的需求。因此,新标准不仅有利于促进奶牛养殖业与乳品加工业的协调发展,推动奶业做强做优,也有助于提升乳品品质、增强消费信心、扩大奶类消费。
对乳制品消费和价格的具体影响。郑楠表示,灭菌乳新国标的发布进一步确立了以生鲜乳为原料的奶业产业体系,体现了国家对推动奶业一体化发展和提升乳品质量的高度重视,将更好地发挥奶业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作用。郑楠介绍,2024年我国人均表观消费了40.6公斤乳制品,这一消费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在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时。因此,配合科普宣传与消费引导,新标准有望提振消费信心,扩大乳品消费。
尽管新标准要求灭菌乳原料必须为纯鲜乳,郑楠认为其对乳制品价格的影响较为有限。原因包括:当前我国生鲜乳价格处于低位,足以支持企业使用生鲜乳生产而不显著增加成本;绝大多数乳企已主要使用生鲜乳生产灭菌乳,能够顺利适应新标准;根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4)》,近年来,我国奶业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持续提升,生鲜乳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因此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能支撑行业健康发展。
山东兴牛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延波对此表示认同:“公司一直使用纯鲜奶作为原料,一方面我们拥有自有养殖场,奶源充足稳定;另一方面市场鲜奶质量高、价格低,企业使用复原乳反而会增加成本。因此新标准对我们影响不大。”
记者在多地市场走访时,销售人员反映,目前纯鲜奶生产的灭菌乳价格与以往相比未有明显波动,相反,由于供应充足,许多品牌还借此推出了促销活动以吸引消费者。
在宁阳县清风路一家连锁超市的奶制品区,顾客张女士表示:“新标准实施后,知道纯牛奶原料是100%生鲜奶,因此购买时不用再费心查看配料表,以后买起来更加放心、省心了。”
郑楠指出,总体上,灭菌乳中取消复原乳将对奶业生产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新标准将增加乳企对生鲜乳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奶牛养殖业发展,提高奶农收入。同时,促使加工企业更关注奶牛健康养殖和生鲜乳质量,有助于建立养殖与加工企业间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共同承担风险、共享发展成果,稳定生鲜乳价格,避免产业剧烈波动,实现奶业稳健发展。
这一积极影响在标准修订过程中已得到印证。郑楠透露,自修订工作启动以来,起草组已就取消复原乳内容征求国内乳企意见十余次,企业均表示支持。另外,为保障新国标顺利实施,2024年下半年,标准起草组会同相关部门又组织了两轮意见征集和两次交流研讨。反馈显示,国内乳企积极支持新标准,认为这是提升灭菌乳品质、促进鲜奶消费的重要举措。
更重要的是,新标准向社会传递了明确信号:我国在生产高品质乳制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有助于增强消费信心、扩大乳品市场,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更大力量。
郑楠强调,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奶业已基本形成加工企业与奶源基地配套的产业布局,企业在建厂时即考虑自建奶源或与基地签订稳定购销协议,实现产销平衡。因此,取消复原乳也不会影响奶源供应较少地区的乳品加工。
作为奶牛养殖企业代表,山东金兰乳业总经理法文静认为,近年来生鲜乳价格持续走低,养殖企业承受较大压力。新标准的实施在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同时,将扩大生鲜乳需求,对养殖企业是一大利好。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黄金明表示,新国标实施对消费端和生产端均属利好。但由于当前养殖场鲜奶产量充足,市场奶粉库存较大,因此新标准对产业的影响将是一个渐进、长期向好的过程。短期内行业仍需消化现有奶粉库存并适应新的市场格局。
复原乳会彻底退出市场吗?郑楠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奶业发展。早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就已明确要求使用复原乳生产液态奶须标注“复原乳”,并在配料表中如实标注比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对复原乳标识提出严格要求。
近年来,随着奶源供应的充足、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乳品行业对复原乳的使用呈减少趋势,目前主要用于酸奶、调制乳和乳饮料等产品。本次修订仅针对灭菌乳,不涉及酸奶、调制乳等其他乳制品。因此这些产品目前仍可使用复原乳,短期内不受直接影响。但长期来看,随着消费者对品质认知和健康需求的提升,对产品原料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未来,复原乳在乳饮料等产品中仍会存在,但主要作为补充或调剂手段。
灭菌乳中取消复原乳将对奶业生产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走向“焕新”之路。郑楠认为,新国标的落地实施,在增加生鲜乳需求、促进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可减少对进口奶粉的依赖,保障中国奶业自主可控;在出口方面,高品质的奶产品,可提升国产奶产品的国际信誉,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利于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增加全产业链收益。
“总体而言,新标准的制定实施将有助于扩大生鲜乳使用量,稳定养殖企业发展,增强消费者对乳制品质量的信心,促进灭菌乳消费,实现产加销良性循环,推动产业走向‘焕新’发展之路。”郑楠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