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04时57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奶业专栏 » 奶业动态 » 正文

奶业专栏


推荐图文
推荐奶业专栏
点击排行

时间紧、贷款难,牧场如何打赢“青贮”攻坚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9-24  来源:🔗乳业时报  💛108

气候变化导致减产,收储期普遍推迟;银行贷款收紧、中长期贷款短缺。今年,众多牧场粮草储备面临双重压力。

     做好一窖好青贮,对于牧场提质、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决定着牧场全年的效益。

眼下,一场围绕资金与时间的保障行动正全面展开,牧场如何做到稳供给、降成本?《乳业时报》带您一同关注这场正在进行的粮草保卫战——玉米青贮,看行业如何协同发力、破局前行。


青贮收储遇“第一道坎”

据悉,今年入汛以来,国内气象条件总体偏差,华东华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黄淮等地持续高温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高温以及多雨天气的增多,也让全国各地青贮玉米从种到收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图片

干旱的天气让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云上牧歌(襄阳)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在青贮玉米种、收、储的过程中下了很大功夫。产业园负责人温永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当地干旱气候对于青贮玉米的生产影响不小,“生长时土壤缺水,玉米长得慢,部分地块还出现叶片枯黄,更直观的是对玉米果穗发育的影响——果穗结实率降低了10%—30%,不少地块甚至出现‘空秆’或‘秃尖’现象,这直接导致玉米颗粒数量减少,淀粉含量也跟着下降,青贮玉米的整体质量受到明显影响;到了收储阶段,秸秆含水量偏低,粉碎后不好压实,容易影响后续发酵效果,而且土壤板结还降低了农机收割效率。”

进入9月,北方各地也开始了大规模的青贮玉米收储工作,但是连绵不断的雨天让很多牧场的收储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今年的天气比起往年确实比较极端,南方高温天气多,北方降雨增多。目前看来,部分地区由于收割机无法到田地里进行收割作业,青贮玉米收储时间肯定会往后延。”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营养中心负责人李俊良博士告诉记者。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玉米种植基地,大型收割机和运输车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在天津市胃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占良看来,今年的气候因素对于个别地块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有的地块儿因为下雨,青贮玉米都被淹了,还有的地块儿因为雨水大无法收割,此外,连续下雨会让成熟的玉米吸收过多的水分,导致玉米发芽。”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图片

9月11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三星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青贮玉米收储工作已经展开,负责牧场整体运营工作的场长李国亮告诉记者,今年巴彦淖尔市的雨水比较多,尤其是8月份的时候下了几场大雨,并且8月下旬还下了一场冰雹,“气候对于青贮玉米的整体影响还是很大的,地亩减产比较厉害,原先平均下来每亩能收5吨左右,按现在的情况估算,每亩能收4.5吨左右。”

今年牧场融资比往年更难

极端天气不仅影响了青贮玉米的收储工作,更显著推高了牧场的收储成本。

图片

据温永居介绍,为应对干旱,牧场在灌溉方面投入了100多台抽水机,并铺设了两万多米的引水管道,以此更高效地统筹调配水源,将水精准输送至缺水严重的地块,定时定量为玉米补水,最大程度缓解了生长期的旱情。“除此之外,我们还调整了收割和青贮工艺,控制秸秆压实密度、优化添加剂配比,避免因含水量低影响发酵;提前检修农机,针对土壤板结地块优化作业路线,提升收割效率;同时安排专人巡查,实时调整管理措施。这些都离不开一线团队的高强度付出,是他们保障了收储顺利推进。”

图片

截至8月底,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云上牧歌(襄阳)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已完成6万吨青贮玉米的收储工作。“今年比去年多了2万吨收储量。”温永居告诉记者,采购价约为560元/吨,较去年上涨50元/吨。“对我们而言,青贮收储过程中确实面临诸多问题和资金压力,但我们从未考虑缩减储备,因为必须保障奶牛饲料的稳定与品质。”

在资金问题上,温永居表示:“我们主要通过与金融机构沟通,争取适配的信贷支持;其次优化内部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再通过流程优化和技术改进实现降本增效,以保障牧场流动资金,从而应对挑战。”

图片

事实上,每年青贮玉米收储时节,庞大的资金需求都是许多牧场最难跨越的关口。“我们牧场目前最大的问题仍是现金流。为做好青贮储备,今年从银行贷款了400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三道桥镇和平村俊峰牧业的负责人边俊峰告诉记者,目前很多社会牧场面临融资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短缺,每年青贮收储季都是一道难过的坎儿。

黑龙江省奶业协会秘书长杜海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当前社会牧场的青贮玉米收储资金依然紧张,一方面银行贷款收紧,另一方面部分乳企对合作牧场的支持贷款也有所减少。

眼下,青贮玉米收储工作已全面开始。冯占良认为,不少牧场将面临从外地购买青贮的情况,这无疑会进一步增加收储成本。“此外,由于今年雨天增多,青贮玉米收储的人工与设备成本每吨预计上涨10元左右。”

李国亮告诉记者:“目前各项支出中,人工与设备成本上涨尤为明显。”据他介绍,雨后田间道路潮湿不平,导致收割机与运输车进出极为不便,需全面勘探整修道路,无法通行的路段还需用铲车平整,这些都显著增加了牧场的投入成本。

对牧场而言,持续的奶价下行已使现金流捉襟见肘,甚至难以周转。每年秋季面临庞大的青贮收储资金,令牧场经营雪上加霜。“今年融资比去年更困难。”边俊峰坦言,“我了解的牧场中,仍有40%尚未准备好收储资金。”

“我们今年计划收储6500吨青贮玉米,目前从银行申请了500—600万元的贷款。”李国亮表示,“但银行审核非常严格,最终能否全额获批尚不确定。”

共守“奶罐子”安全底线 

8月底,内蒙古奶业协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青贮贷”工作专题座谈会,旨在落实好自治区“助企行动”,精准对接养殖场青贮融资需求,协调金融机构、乳企与政府部门形成合力,进一步破解奶业养殖场“青贮贷”获取难、周期紧、额度不足等问题。

图片

“8月27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召开了金融助力座谈会,我们奶业协会也组织金融机构到牧场和乳企调研对接,帮助牧场解决青贮资金不足等问题。”杜海涛告诉记者。

事实上,全国各地相关部门都在针对当前青贮玉米的收储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并且落地实施,有效缓解了牧场资金储备的压力。

河南一位大型牧场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地区的青贮价格预计可能比往年低,但由于存在地区差异,各地区的玉米青储收购价格不等,但总体每吨比去年低了30元左右。“河南省对收储全株青贮玉米的经营主体有补贴政策,每吨不超过60元,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牧场的资金压力。此外,部分牧场通过与合作社等签订订单收购合同,以及利用有机肥抵扣青贮玉米款项等方式,来保障资金流和饲料供应。”

河北张家口地区的一座社会牧场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牧场青贮玉米收购价为570元/吨,今年的青贮玉米已开始收购,目前收储价格为535元的基础价+指标价,预计后期会到580元左右,比去年略有上涨。据他介绍,河北省对收储全株青贮玉米的经营主体也有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每吨不高于55元,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牧场的资金压力。

位于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恒源林牧有限公司的四座牧场已经于9月5日开始青贮玉米收储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三分之一的收储量,场长宫艳斌告诉记者,“今年公司的三座奶牛场以及一座肉牛场总共需要8200万元的收储资金,这些资金里伊利公司给我们做了青贮贷,占比资金很高,为资金运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青贮玉米收储工作是牧场一年中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从专家深入田间提供技术方案,到“青贮贷”缓解资金压力,再到各地补贴精准落地——行业的回应不仅及时,更显务实。这些来自政府、企业与牧场间的紧密协作,让更多的人有理由相信:眼前的困难终将被化解。奶业的韧性,就是每一次爬坡过坎的扎实行动与向前的决心。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