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 16时58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猪病 » 正文

技术推广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推广
点击排行

育肥猪“光吃不长”?这些隐形“杀手”正悄悄拖垮你的猪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9-04  来源:🔗惠养猪  💛112

育肥猪生产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饲料没少喂,管理没松懈,但猪就是不长肉!生长速度的缓慢直接延长了出栏时间,大幅提高了料肉比。导致生长迟缓的原因错综复杂,但疾病因素,尤其是那些亚临床或隐形感染,往往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分析,层层剖析,揪出这些拖慢猪群生长速度的元凶。

在开始之前,我们通过一个总览流程图,建立系统性排查的思路:

01、非疾病因素的快速排除

在聚焦疾病之前,我们必须先确保其他基础环节没有出错。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核查清单:

如果以上因素都已优化,但问题依然存在,那么我们的调查重点就必须转向疾病因素。

02、疾病性因素的快速排除

疾病感染会直接消耗机体营养、损伤器官功能、引发免疫抑制和慢性消耗,对生长速度造成毁灭性打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病毒性疾病

蓝耳病(PRRS):该病是导致生长迟缓的头号病毒元凶。病毒攻击巨噬细胞,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使得猪只易继发其他感染,形成呼吸道综合征(PRDC)。感染猪只即使存活,也多变为“僵猪”,料肉比显著升高。

圆环病毒2型(PCV2):尤其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导致淋巴结病变、肝炎、间质性肺炎,同样引起严重免疫抑制。数据表明:PCV2感染可使仔猪平均日增重(ADG)下降高达20%-50%,死亡率升高。

猪瘟(CSF)与伪狂犬(PRV):经典病毒病,疫苗接种不到位会导致亚临床感染,造成持续性的消耗和生长停滞。

非洲猪瘟(ASF):急性高致死率,幸存猪只往往长期带毒,生长严重受阻。

二、细菌性疾病

支原体肺炎(M.hyo):该病是世界范围内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细菌病之一。它破坏纤毛,降低肺部清除功能,导致慢性、消耗性肺炎。感染猪只日增重可下降5%-15%,料肉比增加5%-20%。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m)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引起。破坏鼻甲骨,导致喷嚏、泪斑,严重时面部变形。鼻腔疼痛和炎症影响采食,并降低呼吸道屏障功能。

猪痢疾、回肠炎等肠道细菌病:引起长期、间歇性腹泻,营养吸收障碍,直接导致生长迟缓。

三、育肥猪生长缓慢的主要疾病性因素详解表

03、寄生虫的隐形感染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很多养殖户认为:“我的猪场是水泥地面,猪不接触土壤,就不会感染寄生虫。”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误区!

一、什么是寄生虫的“隐形感染”?

指寄生虫在猪体内低度寄生、未表现出典型临床症状(如蹭痒、剧烈腹泻、贫血等),但持续消耗宿主营养、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引起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从而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速度缓慢的一种状态

二、不接触土壤,为何依然会感染?

现代化猪场中,寄生虫的核心感染途径不再是土壤,而是母猪垂直传播”和环境污染与人员器械的机械性传播。母猪群的带虫状态是猪场寄生虫病的主要源头。

三、隐形寄生虫感染的经济损失

多项研究揭示了隐形寄生虫感染的巨大危害:

04、如何诊断?

一、临床症状观察

每天巡栏,关注猪群的呼吸状态(咳嗽、喘息)、排便情况(腹泻、血便)、皮毛外观(粗糙、苍白)、有无泪斑、是否蹭痒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初筛线索。

二、生产性能分析

定期统计各阶段猪群的日增重(ADG)、料肉比(FCR)、死亡率、淘汰率。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立即启动调查。

剖检诊断:对病死猪或淘汰猪进行解剖是快速、直观的诊断方法。重点关注肺部、肝脏、肠道、淋巴结等器官的病变,如“橡皮肺”、“乳斑肝”、“淋巴结肿大”等都具有指向性。

三、实验室检测

病原学检测(PCR、抗原检测):用于确定当前存在哪种病毒或细菌。

血清学检测(ELISA抗体检测):用于评估猪群感染压力、疫苗免疫效果和野毒感染情况。

寄生虫检测(粪便虫卵计数):通过监测母猪和后备猪粪便中的虫卵数量,评估驱虫效果和感染压力。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