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18时52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引种危机下的白羽肉鸡产业:2025年祖代鸡市场深度解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9-12  来源:🔗现代畜牧网  💛69

一、全球禽流感冲击下的引种困局

(一)美新引种暂停:供应链突发断裂

2025年,白羽肉鸡产业迎来关键转折点。年初,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与新西兰先后遭受高致病性禽流感侵袭,致使两国养鸡场鸡群大量染病死亡,养殖业遭受重创。基于生物安全考量,中国随即暂停从美国与新西兰进口肉鸡祖代鸡,此举切断了AA+、Ross308(美国)及Cobb(新西兰)等主流品种的引种渠道。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白羽肉鸡生产国,祖代鸡进口依赖度曾超50%。此次引种暂停对产业冲击显著,2025年1-8月祖代更新量仅78.72万套,同比下降21.48%,创近五年同期最低纪录。这一变化导致父母代、商品代肉鸡供应的不确定性增加,产业上下游面临较大压力。

(二)法国成唯一“输血通道”

在产业困境中,益生股份率先于2025年3月成功从法国引种3.6万套利丰祖代鸡,随后安伟捷也恢复从法国引种。2025年1-8月,从法国引种量达27.65万套,占进口总量64.9%,法国成为中国祖代鸡引种的主要来源。

然而,法国祖代鸡年产能有限,约40万套/年,且需兼顾全球市场需求,中国获取足够数量祖代鸡存在一定难度。虽然法国引种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但难以完全填补美国和新西兰留下的缺口,引种危机依然存在。

二、品种结构重构:科宝崛起与AA+式微

在引种困局的背景下,白羽肉鸡品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一)进口品种:科宝登顶,AA+占比腰斩

科宝逆袭:湖北科宝凭借2024年从新西兰引进的原种鸡,大力开展自繁工作。2025年1-8月,其祖代鸡更新量达27.18万套,占比34.5%,超越AA+成为第一大品种。科宝鸡在料肉比和抗病性方面表现出色,料肉比低至1.65:1,抗病性强,存活率高,深受规模化养殖场青睐。

AA+式微:受美国引种中断影响,AA+更新量仅9.52万套,占比从2024年的35%降至12.1%,创近十年最低纪录。依赖AA+的养殖户面临减产甚至停产困境,其市场份额被其他品种逐步蚕食。

(二)国内自繁:圣泽901、广明2号加速突围

在进口品种格局变动的同时,国内自繁的国产品种,如福建圣泽(SZ901)、新广农牧(广明2号)等发展迅速。2025年1-8月,国产品种自繁量达23.92万套,占比30.4%。

SZ901对南方湿热环境适应性强,孵化率高达88%,在广东、福建市场占有率超40%。广明2号以“无抗养殖配套系”进入高端市场,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售价较进口品种高5%-8%,并已出口至巴基斯坦,提升了国际知名度。

三、产业链连锁反应:从种源到终端的传导震荡祖代鸡引种的变化对整个白羽肉鸡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一)父母代鸡苗:价格分化加剧

进口品种溢价:父母代鸡苗市场中,进口品种价格上涨。利丰、科宝父母代苗价攀升至50-60元/套,较2024年涨幅达20%。AA+因引种受阻,报价涨至70-80元/套,供应量同比减少40%,市场竞争激烈。

国产品种承压:国产品种圣泽901、广明2号苗价在25-35元/套徘徊。由于市场认可度低于进口品种,部分中小养殖场担心生产性能不稳定,影响了国产品种的市场推广。

(二)商品代市场:短期过剩与长期紧缺并存

短期供应充裕:2024年白羽肉鸡引种高峰导致2025年3月在产祖代存栏量达135.86万套高位,1-8月商品代雏鸡销量47.76亿只,同比增长19.4%。市场供应过剩,毛鸡价格跌至7元/公斤,养殖端亏损面超60%。

长期缺口显现:祖代鸡生产周期约60周,预计2025年四季度后父母代存栏量下降,2026年商品代雏鸡供应量将减少8%-10%,市场价格可能波动。

四、破局之路:从“引种依赖”到“自主可控”

面对引种困局,中国白羽肉鸡产业从多维度寻求突破,努力实现从“引种依赖”到“自主可控”的转变。

(一)引种渠道多元化:开拓新蓝海

中国积极与西班牙、波兰等欧洲国家洽谈引种合作,同时评估从南非、智利等国引进小众品种(如Hubbard)的可行性。益生股份、圣农发展等企业建立“多国别引种备案库”,降低单一渠道风险。

(二)自主育种加速“转正”

农业农村部将白羽肉鸡育种纳入“十四五”种业振兴计划,福建圣泽、峪口禽业等企业取得显著进展。预计2025年国产品种自繁量占比将突破35%,2030年中国计划实现“引种占比≤30%”的目标。

(三)政策组合拳托底

临时收储:国家启动祖代鸡冻精储备计划,首批储备科宝、利丰冻精50万剂,可替代2万套祖代鸡产能,保障种源稳定。

育种补贴:国家出台育种补贴政策,对年推广国产品种超10万套的企业给予每羽0.5元补贴。2025年中央财政划拨3亿元专项经费,激励企业加大自主育种投入。

五、未来展望:在震荡中迈向“种源自主”

展望2025年全年,白羽肉鸡祖代更新量预计约120万套,同比下降20%,但这可能是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中国正在构建以国内自繁与法国引种为主的新种源体系。

短期内,白羽肉鸡产业链面临“旧周期过剩”与“新周期青黄不接”的双重压力,商品代肉鸡供应过剩与短缺风险并存。长期来看,引种危机推动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在自主育种领域突破,科宝、圣泽901、广明2号等品种崛起,产业向“自主可控”目标迈进。

白羽肉鸡祖代市场的变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依赖进口到多元引种,从国外品种主导到国产系崛起,这场危机将成为中国禽业突破种源瓶颈的重要契机。只要坚持自主育种,不断创新,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将在“自主可控”的道路上稳步发展。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