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台湾农业部通报,台湾省台中市动物保护防疫处送检的梧栖区一养猪场死亡猪只样本,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这是近期最严重的动物疫情警报。当地防疫机构随即启动应急机制,对该场实施移动管制,并预防性扑杀195头猪只,同步完成全面清消。今年以来,香港、越南、韩国等地接连暴发非瘟疫情,此次台湾疫情再次拉响区域生物安全警钟,区域传播风险持续升高。
台湾省:紧急扑杀195头猪,管制2猪场,全省禁运5天
10月22日,农业部表示,兽医研究所通知,21日收到台中市动物保护防疫处送检的梧栖区某养猪场死亡猪只样本,经检验非洲猪瘟病毒核酸呈阳性反应。该案例场为登记300头的一贯场,使用厨余养猪,10月10日起猪只开始异常死亡,至10月20日累计死亡达117头。
农业部说明,为防范疫情扩散,疑似病例场采取预防性扑杀场内猪只195头、尸体掩埋及全面进行环境清洁与消毒,杜绝环境残留病毒,并以病例场中心半径3公里设立管制区,共计涵盖2场养猪场(其中1场已停养),执行猪只移动管制及调查,密切掌握猪只健康情形,同时启动疫情调查,以厘清可能原因。
为坚决阻断传播链,防检署召集国内猪只疾病专家及相关单位召开会议,讨论研拟防疫应变措施,并宣布自今日12时起,全省猪只禁运禁宰(5天,视后续状况延长),全面禁止使用厨余;禁止运输禁宰前已运出的猪只进入肉品市场、屠宰场,严格执行“活猪只进不出”,同时,启动全省各市县猪场防疫调查,加强屠宰前后检验与运输车辆消毒,严防病毒跨区传播。
农业部强调,非洲猪瘟虽然不是人畜共通传染病,但是在环境中具有极强耐受力,吁请各地方政府、畜牧团体、养猪业者及民众务必提高警觉,落实场内生物安全措施,若发现场内饲养猪只出现异常死亡或疑似动物传染病,应立即向所在地动物防疫机关通报,违者最高可处新台币100万元罚锾,且扑杀不予补偿。
国内其它省市及周边国家疫情警报
今年以来,香港、广西先后出现非瘟案例,越南、韩国疫情更是持续蔓延,我国面临非洲猪瘟内部复发与外部输入的风险持续升高,防控形势极为严峻。
广西:据农业农村部公布信息显示,今年7月份广西发生1起非洲猪瘟疫情,共涉及平孟镇4个村,存栏生猪795头,其中发病215头、死亡209头,广西猪价受到影响,短期波动。
香港:1月份,香港渔护署在元朗黄泥墩、逢吉乡抽取猪只样本时,共计发现5个样本带有非洲猪瘟病毒!香港相关部门发现情况后,立即禁止有关猪场向外运出任何猪只。为了谨慎起见,相关人员也已经安排销毁场内猪只,并且涉事猪场邻近3公里内的另外6个猪场也已被暂时禁止运出猪只。
越南:广义省人民委员会8月15日通报,自2025年7月1日该省首次发现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截至8月12日,疫情已蔓延至全省56个乡、坊和特区的479个村、街坊组,累计8964户养殖场报告疫情,强制扑杀生猪达60076头。目前,大部分疫区已基本控制住疫情,但局部地区形势仍复杂多变。
韩国:2025年已出现5例非瘟病例。9月14日韩国京畿道涟川郡一处养猪场报告疑似死亡猪只,经过精密检测确认为非洲猪瘟阳性病例。涉事养猪场饲养约847头猪,全部已被扑杀。这次病例距离7月坡州上一例仅间隔约两个月,韩国疫情呈现点状复燃态势。
全国部署严防输入
面对境外疫情威胁,我国长期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9月份,农业农村部召开动物疫病防控研讨会,聚焦边境地区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与此同时,9月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关于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的使用和最新调整,进一步规范检疫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在生猪行业去产能的大背景之下,一旦发生疫情,其对供应面的冲击可能较以往更为显著。因此,强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落实检疫措施、阻断传播途径,已成为当下关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