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20时04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散户退场、行业洗牌,成本优势汇聚头部,新“猪周期”已在酝酿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10-28  来源:🔗大河财立方  💛92

10月的生猪市场依旧低迷:猪价跌破12元/公斤,自繁自养头均亏近200元。表面看,这是又一轮深度亏损的延续;但从行业结构与政策导向来看,这或许正是周期底部的“起点”。

 

过去几年,生猪产业在产能扩张与价格下行之间反复震荡,周期波动愈发剧烈。如今,能繁母猪存栏连续三个月小幅下滑,9月已降至4035万头,同比下降0.7%。虽然降幅不大,但在持续亏损与疫情扰动双重作用下,去产能趋势已成共识。市场机制正在发挥调节作用——当亏损加剧、现金流吃紧时,中小养殖户被迫退出,为行业供需再平衡创造了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普遍亏损的背景下,头部养殖企业却展现出强劲韧性。温氏股份、新希望等上市猪企9月出栏量仍实现两位数增长,牧原股份尽管环比下滑,但出栏均重维持高位。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意味着产业正在从“拼数量”走向“拼效率”。过去依赖高杠杆扩张的模式难以为继,管理、成本、现金流成为新的竞争核心。

 

事实上,头部企业的经营重心正在转变。牧原股份提出要从“卖猪”向“卖肉”转型,加大分割品研发与品牌化建设;温氏股份强化生鲜渠道,推动“从猪场到餐桌”的一体化布局。这种延伸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更是抵御周期风险的战略转型。生猪产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过渡,利润来源也从价格博弈转向产业链整合。

 

资本市场对这种转变已有所反应。经历长期下行后,猪企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部分龙头现金流明显改善,股东回报能力增强。随着产能调减与供需修复预期升温,行业具备估值修复与红利再估空间。短期虽仍处亏损周期,但长期配置价值正逐步显现。

 

更值得关注的是,生猪产业链的外溢效应正在放大。周期下行推动动保、种业等细分领域迎来新机:非洲猪瘟疫苗研发提速,国产兽药替代空间扩大;转基因玉米、大豆商业化推广,为饲料成本控制与种业盈利带来联动利好。养猪不再只是“养猪”的生意,而是一场农业现代化的系统变革。

 

可以说,2025年的生猪行业正在经历一次“深蹲式重构”——利润在压缩,结构在优化,格局在重塑。周期低谷往往孕育下一轮繁荣的种子。对投资者而言,现在或许不是逃离的时刻,而是筛选与坚守的时刻。

 

当散户退出、行业出清、成本优势集中于头部企业时,新的“猪周期”或许已在暗中酝酿。阵痛之后,行业的春天终会到来。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