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践行四个农业 端牢中国饭碗丨农墨重彩 食力担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4-03-13  来源:🔗河南日报  💛1155
核心提示: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大力发展“四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大力发展“四个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四个农业”各具特色又相互支撑,共同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从“量”到“质”的转变。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河南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一大批农产品加工品牌叫响全国。

全国两会期间,河南日报、黑龙江日报、大众日报、吉林日报共同推出“践行‘四个农业’端牢‘中国饭碗’”主题报道,聚焦河南品牌农业、黑龙江绿色农业、山东质量农业和吉林科技农业,挖掘典型经验,展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风采成就。

河南

“河南味道”香飘全国

河南尉氏县邢庄乡农机服务队用无人机给麦苗喷洒叶面肥。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提到河南,你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粮食大省,河南生产了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四分之一的小麦,不仅养活了自身一亿人口,每年还外调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

河南的标签不止于此。河南还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和7/10的水饺,预制菜产业迅速崛起,酸辣粉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80%以上,豫农优品让“河南味道”走向全国,河南正加速从“中原粮仓”向“国人厨房”“世人餐桌”迈进。

区域公用品牌特色鲜明

2月21日,信阳市潢川县付店镇旺鑫贡面加工基地生产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

潢川贡面“条细如丝、心似管状、筋通爽口、耐煮不沾、久不沾汤”,曾是朝廷贡品,如今被命名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南省区域公用品牌。潢川县有3个专业村从事贡面生产,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年产值6亿元,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不竭动力。

河南区域公用品牌有多强?国内知名农业品牌咨询机构——福来咨询发布的2023年十大品牌中,河南汝阳水果红薯、汝阳花菇,以及信阳毛尖521、西峡猕猴桃、西峡香菇、河南酸辣粉榜上有名,占总数的一半。

依托不同的地形地貌和资源禀赋,河南打造了信阳毛尖、西峡香菇、杞县大蒜、临颍辣椒、郏县红牛等具有鲜明河南特色的区域公用品牌,被认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692个、居全国第2位,创建国家级农业品牌35个、省级农业品牌1037个,初步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格局。

农业企业品牌实力强劲

河南郑州市的三全食品公司速冻食品生产车间。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建设万亿级现代食品产业,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

河南面、肉、油、乳制品和果蔬制品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中多个品牌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如面及面制品行业的三全、思念、想念、白象等,肉制品行业的双汇、牧原、华英等,乳制品行业的花花牛等,果蔬行业的好想你、二仙坡等,中药材行业的宛西、羚锐、福森、太龙等,调味品行业的十三香、仲景等,特色行业的怀山堂、文新、金丹、米多奇等。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涉农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在新兴细分赛道,河南涌现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涉农企业,如网红茶饮品牌蜜雪冰城、为餐饮酒店提供全面供应解决方案的千味央厨、“辣条第一股”卫龙以及嗨吃家、食族人、丽星食品、豫道等酸辣粉品牌。

让更多豫农优品走进千家万户

“大粮仓、大厨房、大餐桌、大市场”是河南农业的优势特色和发展路径。豫农优品是河南举全省之力推出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是最能代表河南优质绿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

为了让更多的豫农优品走进千家万户,河南将聚力打造豫农优品品牌体系,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打造豫农优品标准体系,出台豫农优品准入“十大金标准”,打造豫农优品运营体系,重点实施文化赋能、渠道建设、创意策划、品牌宣展、跨河越海五大行动,不断提升豫农优品的市场号召力、竞争力和影响力,让更多豫农优品“出圈”大市场。 (河南日报记者 刘晓波)

黑龙江

以“绿”兴农提质增效

黑龙江飞鹤乳业专属农场的黑土地。黑龙江日报供图

仓廪实,天下安。2023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1557.64亿斤,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实现了2004年以来的“二十连丰”。

依托好生态当好“排头兵”

黑龙江省拥有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等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黑龙江省坚持以生态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取得积极进展。

全国人大代表、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分公司党委书记于家傲介绍,该公司以生态发展为依托,2023年实现绿色种植认证面积431.7万亩,有机种植认证面积33万亩,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保持在90%以上。

此外,该公司严守耕地“红线”,加强黑土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绿色农业规模经营,降低绿色农业发展成本,建立黑土保护示范区329.5万亩,2023年落实轮作面积80.13万亩,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护好黑土地夯实“压舱石”

保粮食安全,首先要保耕地安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黑土区核心区域,拥有中国最广袤的黑土地,是中国黑土地保护的前沿。”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连续多年呼吁保护黑土地。

今年全国两会,冷友斌代表在《关于大力发展“功能标识食品”加快推动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中提到,黑龙江黑土地优势突出,可通过开展试点打造“功能标识食品”样板,为后续在全国推广蹚出路子、打好基础。

用好新农技打好“绿色牌”

绿色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黑龙江是全国唯一全覆盖的病虫疫情在线监测省份,科学施肥与合理用药、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持续推进,离不开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努力。

全国人大代表、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春艳说,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创新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直通车作用,加大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力度。

高春艳建议,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区的示范展示作用,优化生态农业应用模式和技术规程,推广普及高产抗病农作物品种,减少病虫害危害,有效提升耕地质量,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筑牢根基。(黑龙江日报记者 周静 梁金池 刘畅 孙昊 刘晓云)

山东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小麦丰收。大众日报供图

3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千亩单产提升方,四五架无人机正在麦田上方穿梭施肥。去年,青阜农业综合体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达1180斤,比上一年增加5.8斤。山东去年交出一张亮眼的丰收“成绩单”: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粮食总产量1131.1亿斤,连续3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粮食高产背后,被誉为“农业芯片”的种子发挥着关键作用。“济麦22”播种面积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5亿亩;“登海”玉米品种曾7次创造全国夏玉米高产纪录;大豆“齐黄34”创全国夏大豆高产纪录,2021年至2023年,累计推广1714.09万亩,为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良种更要配良法。站在肥城市安驾庄镇地头放眼望去,昔日的条条田垄不见踪影,反而多了一根根白色的喷灌柱。“通过去田垄,可以增加有效种植面积,特别是在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地块上,田间生产路、浇水沟渠等也能大幅减少,进一步增加种植面积。”肥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王梅介绍,到2025年,肥城市“减垄增地”模式将实现全覆盖,根据测算,可增加小麦有效种植面积4.5万亩。

以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抓手,山东普及深耕深松、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小麦宽幅精播、“一喷三防”、氮肥后移,玉米“一增四改”“一防双减”等关键增产技术,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粮食单产不断增加。

作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品牌建设是山东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省粮食和储备局规划财务处处长李剑介绍,山东打造“齐鲁粮油”团体标准体系,制订发布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山东饺子用小麦粉》《山东高油酸花生油》《山东花饽饽》《山东煎饼》等13项团体标准,29项企业标准入选国家粮油产品标准“领跑者”名单。

标准化助力下,山东农业品牌越来越响。以山东为主制定的农业领域国家、行业标准有230余项,8个山东品牌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蓬莱葡萄、日照绿茶、崂山绿茶、寿光蔬菜、章丘大葱、苍山大蒜等特产成为全国知名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典型。(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文婷 都镇强 高广超)

吉林

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吉林省梨树县全程机械化实施保护性耕作,喜获丰收。吉林日报供图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购农资、选良种、学技术、修农机……黑土地上处处洋溢着火热的现代农业备耕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吉林考察时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吉林省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相继落户,形成东北区域科技创新转化新高地,为提高粮食综合产能提供强大助力。

2023年,吉林粮食总产量837.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从全国第5位上升至第4位,粮食平均亩产958.2斤,居全国粮食主产省第1位。农业现代化第一方队地位更加稳固,正向“千亿斤粮食”目标迈进。

从无人机植保到卫星定位,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吉林省深挖科技潜力,向创新要产量。

驱车来到永吉县一拉溪镇新兴村九月丰家庭农场,田间高倍变焦摄像头全方位、无死角监测,温度湿度传感器实时观测气象数据,木牌上标明了不同种子名称……

作为国家粳稻吉林试验基地,农场每年试验示范水稻品系、品种1700多个。“我们拥有‘天隆优619’和‘天隆优649’两个高产抗病品种。同时,还开发了多种高钙、多胚、少糖的功能性稻米新品种。”农场负责人肖建波自豪地说。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吉林种业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10年增长15.09个百分点,居东北三省之首。种子企业315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7家,鸿翔种业跻身全国种企十强。

有了良种,还需要良法、良技配套。吉林省构建了东部固土保肥、中部提质增肥、西部改良培肥等保护路径,总结了“上盖、下松、适度深翻、水肥一体”等技术路径,用秸秆给土壤做“棉被”,让耕地更“有劲儿”。

以“科”字为引领,吉林省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700万亩,稳居全国首位,为全国黑土地保护贡献了“吉林方案”。

如今,科技之翼,已向吉林农业全链条延伸,助力吉林现代农业跑出“加速度”,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强大支撑。(吉林日报记者 闫虹瑾)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