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 04时53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2025肉羊产业大变局:“三降一升”背后的危与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7-24  来源:🔗现代畜牧网  💛206

进口羊肉的价格优势

进口羊肉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市场迅速扩张,价格优势是一个重要因素。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羊肉出口国,由于其独特的养殖环境和先进的养殖技术,使得羊肉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中澳自贸协定将羊肉进口关税从 2015 年的 12%-23% 降至 2025 年的 3.8%,2026 年将实现零关税。这一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放大了进口羊肉的价格优势。2025 年 5 月进口羊肉均价 26.87 元 / 公斤,较国内羊肉价格低 32.4% 。如此大的价格差距,使得消费者在购买羊肉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进口羊肉。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进口羊肉的销量一直名列前茅。因为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品质不错的羊肉。对于一些餐饮企业和加工企业来说,选择进口羊肉能够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利润空间。这也导致了国内市场上,进口羊肉的份额不断扩大,对国内羊肉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国际市场:依赖与风险并存

进口来源高度集中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羊肉进口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澳大利亚、新西兰占中国羊肉进口总量的 98.7% 。这两个国家的羊肉产业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先进的养殖技术,使得羊肉品质优良。然而,这种高度集中的进口结构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2025 年,受干旱影响,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羊肉减产,导致我国进口羊肉价格上涨至 27.8 元 / 公斤,同比上涨 19.2% 。尽管价格上涨,但由于中澳自贸协定等政策的影响,进口羊肉相比国产羊肉仍具明显优势,形成 “价格洼地”。这不仅使得国内市场容易受到这两个国家羊肉产量和价格波动的影响,也对国内肉羊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羊肉产业出现问题,如疫病爆发、自然灾害等,中国的羊肉进口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国际供应链波动的挑战

国际供应链的波动对国内肉羊产业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国际市场上羊肉供应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的价格和供应稳定性。

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也给肉羊产业供应链安全带来潜在风险。虽然中国对美国羊肉产品依赖度不高,但对美国大豆等饲料原料、智能监测系统等养殖设备进口依赖度较高。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肉羊产业供应链的安全,进而影响到国内肉羊产业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国内肉羊产业造成冲击。

下半年展望:曙光在前?

价格走势预测

展望 2025 年下半年,肉羊产业似乎迎来了一丝曙光。从存栏量来看,虽然目前存栏量仍处于低位,但二季度末的环比增长是一个积极信号。随着养殖户补栏信心的提升,未来几个月内,存栏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不过,存栏结构的优化还需要一定时间,短期内出栏量可能不会有大幅增长。

进口量方面,虽然上半年进口量呈现 “量增价涨” 的态势,但随着国际市场供应趋紧以及国内产能的逐渐恢复,预计下半年进口量增速将放缓。这将减少进口羊肉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为国内羊肉价格的回升创造有利条件。

综合来看,随着存栏量触底与进口增量形成博弈,2025 年二季度羊肉价格环比微涨 0.2%,结束连续四年下跌趋势。预计四季度活羊价格有望突破 35 元 / 千克,羊肉批发价回升至 65 元 / 千克 。对于养殖户来说,这意味着养殖利润将回归合理区间。这如同在黑暗中摸索许久的人,终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当价格回升,养殖户们的辛勤付出将得到相应回报,他们也将更有动力去扩大养殖规模,推动肉羊产业的发展。

进口与产业格局变化

进口量增速放缓,对国内肉羊产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长期以来,进口羊肉凭借价格优势,占据了国内一定的市场份额,对国内肉羊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如今,进口量增速放缓,国内肉羊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随着头部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肉羊产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将从 2024 年的 18% 提升至 2025 年的 25% ,形成 3 - 5 家年出栏百万只的航母级企业。这些航母级企业在市场中具有更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它们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的升级。

在产业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大型企业在技术研发、品质控制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它们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品种改良、疫病防控等工作,从而提高羊肉的品质和安全性。大型企业还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稳定市场供应。这就像一艘艘巨轮在市场的海洋中航行,它们能够抵御风浪,引领整个产业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肉羊产业的破局之路

2025 年上半年,肉羊产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经历了诸多挑战,呈现出 “产能去化、存栏企稳、进口激增” 的复杂局面。但我们也看到了行业正在积极调整,存栏环比增长预示着产能恢复已经启动,尽管完全走出低谷仍需时间,但曙光已在前方。

从长远来看,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将成为肉羊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是行业破局的关键。规模化养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智能化养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精准管理,提升养殖效益;品牌化则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政策层面,也需要进一步优化补贴机制,加强饲料供应链保障。通过补贴政策,鼓励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积极性。加强饲料供应链保障,确保饲料的稳定供应和价格合理,降低养殖成本。利用金融工具创新,帮助养殖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让他们能够安心养殖。

只有实现国内供给能力提升与进口结构优化的协同发展,才能构建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期待肉羊产业在未来能够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羊肉产品,也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