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16时51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肉牛产业“高产低存”预示着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8-26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93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牛肉产量突破340万吨大关,肉牛出栏量站上2203万头新高点。而全国肉牛存栏量却连续两个季度跌破1亿头,同比减少212万头。产量再创新高,存栏持续萎缩,这种“高产低存”的背离现象,不仅揭示了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略转型。


高产出背后的结构性矛盾

2025年上半年出栏量达历史新高,主要依赖2023年前存栏储备的集中释放,而背后却暗藏危机。

一方面,2024年能繁母牛存栏持续下滑,导致新生犊牛减少,考虑到18—24个月的育肥周期,2026年或将面临产能下跌;

另一方面,尽管二季度存栏环比回升至9992万头,但同比仍减少212万头,基础母牛恢复乏力,产能重建远未完成。这种“吃老本”式的高产出,致使后续产能断层风险加剧。


进口变局的危机并存

2025年1—5月牛肉进口量同比下降11.76%,打破了连续增长的势头。

一方面,国际牛肉价格持续攀升,叠加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进口牛肉价格优势几近消失,为国产牛肉腾出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进口结构的演变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价值部位肉占比提升,推高整体进口成本,而占肉类进口比重较高的牛杂等副产品若供应波动,将直接冲击下游火锅、预制菜等加工产业链。

这种“量减价增”的进口新常态,既缓解了国内养殖端的竞争压力,也倒逼产业加速构建更具弹性的供应链体系。


产业破局四策

第一,稳产保供:筑牢产业根基

试点“母牛繁殖保险”“犊牛成活险”,对基础母牛存栏量达标牧场给予保费补贴,确保养殖主体敢养愿养。配套建立能繁母牛动态监测系统,设置产业安全红线,确保核心产能稳定。

第二,降本增效:双轮驱动发展

全面推广低蛋白日粮配方技术,降低豆粕用量,节约养殖成本;同步完善金融支撑体系,开发适合中小养殖户的“微套保”产品。

第三,强链共赢:重构产业生态

创新订单农业模式,推行“保底收益+优质优价”的收购机制,建立屠宰企业收购价与活牛价格指数联动制度,确保产业链利润合理分配。

第四,价值突破:抢占战略高地

重点打造“高原牧场”“有机草饲”等高端差异化产品,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及品牌营销等实现产品溢价;

同步开发功能性牛肉制品,开拓健康消费新蓝海;构建“从牧草到餐桌”的全流程数字溯源体系,让每块牛肉都可追溯,以透明化赢得消费者信任。

2025年的牛业,政策红利与市场出清并存,效率革命与成本绞杀同行。真正的赢家,从来不是赌周期的投机者,而是那些能在低谷时种下“种子”,在高峰时收割“品质红利”的长期主义者。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行业转型道阻且长,但每一步都算数,共勉!

(记者:张瑞霜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