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11月07日 星期五 18时58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生猪行业去产能:市场博弈激烈,一碗水端不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11-07  来源:🔗美丽猪场  💛89
在广东云浮的生猪产业发展大会上,行业领袖们言辞恳切,共识似乎已然达成:产能过剩,必须调控;深度亏损,必须避免。会场内回响着“自律”、“责任”与“高质量发展”的呼声。然而,若我们拨开这些政治正确的表层话语,便会发现,这场会议与其说是在解决问题,不如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生猪产业深陷的、几乎无解的结构性矛盾。

这次,我们将抛开官方通稿的框架,以“旁观者清”的视角,深入剖析各种生猪产业大会背后的真实博弈与结构性困局。

 

 

各说各话的行业大会,与一场注定“端不平”的水

 

在广东云浮的生猪产业发展大会上,行业领袖们言辞恳切,共识似乎已然达成:产能过剩,必须调控;深度亏损,必须避免。会场内回响着“自律”、“责任”与“高质量发展”的呼声。然而,若我们拨开这些政治正确的表层话语,便会发现,这场会议与其说是在解决问题,不如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生猪产业深陷的、几乎无解的结构性矛盾。

 

一、 “去产能”的悖论:为何几次三番开会,却收效甚微?

 

去产能的口号喊了多年,各部门会议开了数次,但产能依然高企。根本原因在于,“去产能”对于行业中的不同玩家,意味着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利害关系。

 

· 对中小散户与弱势企业而言,“去产能”是生死存亡。他们没有资金储备,在漫长的亏损期中,率先倒下的必然是它们。他们所理解的去产能,是自己被迫的、彻底的退出。

 

· 对行业巨头而言,“去产能”是一场以退为进的战略游戏。正如你所言,“大企业亏得起就成了一种手段”。当牧原宣布已完成能繁母猪调减,当温氏声称不再新建产能时,它们展示的是一种“负责任的姿态”。但这种姿态的背后,是它们凭借资本、技术和产业链优势,即便在亏损期也能通过“精益管理”和“数智化”持续优化成本。

 

因此,巨头们所谓的“去产能”,是在确保自身市场地位和核心生产能力不受根本损伤的前提下,进行的战术性收缩。它们的目标是“熬”,熬到成本更高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中小散户)大规模退出市场。届时,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幸存者将享有更大的定价权和更丰厚的利润。

 

几次会议下来,产能去化迟缓,正是因为这场游戏规则本身是分裂的:一方在赌命,另一方在赌时机。

 

二、 “一碗水端不平”:大会共识下的无声博弈

 

大会上的“共识”是一种脆弱的假象。表面上,所有企业领导都支持产能调控,但细究其发言,各自的算盘清晰可闻:

 

· 温氏、牧原等龙头,言必称“自律”与“稳定”。它们的潜台词是:“我们都不要再扩张了,共同维持市场秩序。” 这听起来高尚,但实则是对自身既有市场份额的巩固。它们已经完成了规模扩张的阶段,现在最需要的是行业稳定和利润回归。

 

· 那些尚有野心或正处于上升期的中型企业,则可能在“高质量发展”和“优化种群”的掩护下,行逆势扩张之实。在它们看来,这是缩小与龙头差距的绝佳机会。

 

“一碗水端不平”的核心就在于:任何一项旨在平抑周期、保护全行业的政策,都会在事实上扭曲这场“自然选择”。

 

若出台强力的普惠式补贴,大企业因其体量将获得最大利益,这反而加强了它们的“亏得起”能力。若设定强制性的去产能指标,“一刀切”之下可能误伤正在高效扩张的企业,而该退出的却因地方保护等因素僵而不死。若完全依赖市场自发调节,那便是默认了“深度亏损”是唯一出路,而这正是所有参会者口头上一致希望避免的、最残酷的景象。

 

三、 出路何在?从“各说各话”到“直面现实”

 

“各说各话的大会,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这句话点破了要害。如果会议的目的只是为了在表面上达成一团和气的“共识”,而非直面并设计机制来解决上述的根本性分裂,那么这样的会议无异于一场行业“罗生门”的表演。

 

真正的破局,或许需要超越当前这种“呼吁式”的治理模式:

 

1. 放弃“端平”的幻想,建立基于规则的博弈场。政策不应追求对所有人“公平”,而应致力于建立清晰、透明、稳定的规则。例如,建立更权威、透明的产能和成本监测体系,让市场信号能够更早、更准确地传递给所有参与者,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机和误判。

 

2. 正视大企业的“压舱石”作用与“双刃剑”效应。必须承认,产业集中是必然趋势,大企业的稳定对于保障猪肉供应安全至关重要。但同时,需要通过反垄断机制等,防止其利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确保中小养殖户拥有公平退出的通道和转型的机会。

 

3. 将焦点从“量”的调控,部分转向“风险”的管理。大力发展生猪期货等金融工具,帮助所有规模的企业对冲价格波动风险。这样,行业的竞争才能从“谁更能扛亏”的残酷游戏,部分转变为风险管理能力的比拼。

 

结语

 

云浮大会上的声音,是这个行业在特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暴露了问题,却无力提供答案。当“去产能”这个本应是救市的良方,本身却成了博弈的筹码时,意味着旧的游戏规则已经失灵。生猪产业的未来,不在于开多少次“统一思想”的大会,而在于能否构建一套新的规则,让这场关乎国计民生的博弈,能够在一个更透明、更有序的舞台上进行,而不是在“深度亏损”的血泊中完成最后的清算。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