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 03时38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第十八届牛业发展大会在安徽省利辛县召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9-04  来源:🔗中国农网  💛126

8月29日-30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八届(2025)牛业发展大会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成功召开。据悉,本次大会以“笃定信心稳生产 降本增效促消费 创新赋能谋发展”为主题,设置了牛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发布与展示、牛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会等一系列活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行业协会专家、龙头企业代表及全国肉牛产业链从业者千余人齐聚于此,共绘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肉牛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供给、改善膳食结构及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我国牛肉产量达779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但受进口增加、消费疲软等因素影响,2023年以来,活牛及牛肉价格持续走低,养殖户普遍亏损,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明确要求,农业农村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明确了稳产降本、金融扶持、促消费等政策措施,各地也积极出台措施支持产业发展。经过共同努力,今年3月牛肉价格止跌回升,4月养殖端扭亏为盈,结束13个月亏损期,但进口高位挤压、养殖主体资金紧张等问题仍存。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指出,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较低,市场潜力巨大,需从两方面发力:一是合理管控进口,通过贸易协调机制、预警调查等,为国内产业争取发展空间;二是加快提质增效,推动良种改良、规模养殖和屠宰升级,全链条提升竞争力。并呼吁企业平衡国内生产与进口经营,行业需长期攻坚突破短板。

中国畜牧业协会在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应对进口牛肉冲击、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次大会汇聚政策、技术与产业资源,希望各方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畜牧业协会原会长李希荣表示,我国肉牛产业历经30年发展,成就显著。自2010年起,产业多项指标连续12年增长,为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及助力脱贫作出重要贡献。对于此前的全行业亏损期,李希荣分析认为,核心问题在于供给过剩。2024年国产牛肉779万吨,进口约280万吨,总供给量达1060万吨,远超2020年-2022年950万吨左右的年消费水平,加之消费动力不足,导致价格持续走低。

面对困难,李希荣认为应紧扣“稳中求进”总基调,精准施策。在“稳”的方面,重点包括:稳定产业信心、保障母牛存栏以稳固产能、保持政策连续性、理性应对市场波动避免恐慌退出。在“进”的方面,须推动七项进展:加快种业创新、全力降本增效、加强品牌建设、拓展消费场景、强化疫病防控、加大政策与金融支持、科学管控进口。其中,进口调控方面,商务部已于2024年12月对牛肉产品启动保障措施调查,释放出管控过度进口的明确信号。

会上,还举行了华西牛区域推广示范产业链开发及签约仪式,公布了《“好牛好肉好品牌”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和寻找“养牛达人”公益宣传推广名单,启动了2025牛羊肉美食大赛。

本次大会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讨、产销对接全方位推动肉牛产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化牛业体系注入新动能。中国畜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肉牛产业在种源振兴、数智转型、品牌建设、低碳发展等领域实现新跨越,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与国家食物安全战略。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一明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