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16时01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猪价连续探底,会不会整体失守13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9-11  来源:🔗新农观  💛73

之前我们说,猪价大涨和大跌的动力均不足,所以大概率就是继续震荡的格局。

 

但近日猪价连续探底,不仅均价重心继续下降,连创年度新低,而且部分地区的价格更是失守13元/公斤大关,这不禁让人心里一紧,照这趋势,猪价会不会整体失守13元呢?

 

我觉得9月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月份,月中猪价确实有继续探底的风险,但只要能挺过去,到月末猪价大概率会逐渐企稳。

 

月中为啥风险这么大呢?

 

第一,风险来自于客观供应压力。

 

可以说之前生猪市场的压力到了9月份以后,一个也没有变。

 

比如,官方产能调控的压力。

 

 

官方强调在年底前生猪产能要降到3900万头以下,而7月末能繁母猪产能为4042万头,仍处于正常保有量的103.6%,所以这个时间还是很紧迫的。

 

第二个风险来自于头部企业的目标计划。

 

经过上一轮激烈的去产能后,生猪养殖集中度大幅提升,所以头部各猪企的动作对生猪市场的影响反映更加直接。

 

而计划规律来看,一般月初月末出栏收紧,而月中往往出栏会增加,所以随着月中供应增加,猪价有走跌风险。

 

第三个风险来自于需求启动后置。

 

虽然随着天气转凉,猪肉消费有所提升,但距离市场认为的消费旺季还有一段距离,也就是说,下游需求只是略有好转,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

 

但随着大企业出栏增加,猪价进一步探底,对中小养殖户来说就是极大考验了,一边是猪价继续走低,一边是需求迟迟不振,进一步挤压中小户的生存空间,甚至是被挤兑出局。

 

但总体来看,猪价有进一步下降的风险,但大跌的几率并不大。因为随着月末双节来临,理论上市场消费会有一个相对明显的提升。

 

而消费提升并不是猪价企稳的关键,而只是一个契机,关键是什么呢?

 

关键是消费提升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第一个是降重出栏脚步放缓。

 

官方除了强调去产能以外,还特别提到降重出栏,所谓降重出栏其实就意味着要缩减大猪的市场占有率,大猪少了,相同出栏数量下市场猪肉的供应数量就会减少,也就减轻了市场猪肉的供应压力。

 

而从数据上来看,目前生猪降重这件事一直在持续,比如8月末时,全国生猪宰后均重就已经降至88.4公斤,比5月份时的高点下降了约3.6公斤。

 

但随着消费旺季即将到来,市场对大猪需求增加,所以供应端继续大幅降重的节奏就要放缓,这也相当于无形中减慢了猪肉供应去化的节奏。

 

大猪出栏下降,市场供应缩量。

 

第二个是二次育肥有所抬头。

 

近几年二次育肥在影响阶段性猪价走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官方虽然也一直强调严控二育,但同样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二次育肥必然会有所抬头,也会进一步缩紧阶段性的出栏压力。

 

随着供应缩量,需求提升,猪价自然有望止跌企稳,甚至是小幅回涨。而再往后来看,10月以后,猪肉消费彻底进入年内旺季,对猪价支撑将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猪价继续下跌的几率就变小了。

 

但这也意味着,产能去化要延长了,并且受出栏压移的影响,四季度的猪价也很难有太大的起色,微利时代、旺季不旺是大概率事件。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