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21时52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10-29  来源:🔗现代畜牧网  💛156

一、肉羊产业 “独跌”:产量、存栏、出栏三重压力下的行业困境

(一)数据预警:肉羊成为畜牧业唯一负增长品类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25 年前三季度数据,全国羊肉产量 341 万吨,同比下降 4.3%,在猪、牛、禽肉品类中,是唯一呈现负增长的品类。羊出栏量为 21155 万只,较之前减少 1271 万只,降幅达 5.7%;存栏量 28977 万只,同比下降 6.9%,时隔 5 年跌破 3 亿只大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猪肉、牛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 3.0%、3.3%、7.2%,肉羊产业在畜牧业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二)进口羊肉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凭借自贸协定优势,以较低价格的羊肉产品冲击国内市场。2025 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羊肉 27.64 万吨,进口金额增长 24.9%,达到 76.34 亿元,其中 98.7% 来自澳新两国。进口冷鲜羊肉价格仅 22 元 / 公斤,比国内活羊价格低 3.75 元 / 公斤,严重压制了国内羊肉价格,导致养殖端经济效益受损,出现养殖亏损的局面。

二、养羊散户面临的多重困境:成本、价格、政策的多维影响

(一)成本高企:饲料与环保构成双重制约因素在肉羊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占比达 60%-70%。尽管玉米、豆粕价格有所回落,但在舍饲模式下,河南许昌活羊养殖成本仍达 22-24 元 / 公斤,而活羊市场价格仅 22 元 / 公斤,出栏一只 60 公斤育肥羊净亏损 120 元。同时,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30% 的中小牧场因无力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而被迫关停,河南、山东等地散户退出率超过 40%。

(二)价格倒挂: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养殖亏损

从消费端来看,替代效应显著。猪肉均价 17 元 / 公斤、鸡蛋 8 元 / 公斤的低价,分流了羊肉的市场需求,羊肉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 3.4%。散户养殖多为普通品种,在市场对优质羔羊需求增长的情况下,由于缺乏改良技术,面临 “小羔抢、中羊稳、大羊压” 的市场困境。淘汰大母羊售价仅 9-10 元 / 斤,难以覆盖饲料成本。2024 年单只肉羊净利润下降 43.4% 至 57.25 元,2025 年亏损面扩大至 70%。

(三)抗风险能力弱:疫病与市场波动加剧养殖风险2025 年春季小反刍兽疫局部流行,缺乏疫苗和防疫能力的散户被迫恐慌性出栏,进一步压低市场价格,形成 “越亏越卖、越卖越亏” 的恶性循环。规模化牧场凭借完善的防疫体系和资金储备,损失率仅为散户的 1/3,散户在疫病与市场的双重冲击下,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三、深层矛盾:产业结构失衡与全球化冲击的叠加影响

(一)规模化加速与散户 “边缘化” 趋势

虽然规模化牧场占比已提升至 48%,但散户仍贡献 52% 的基础产能。然而,资本与技术向头部集中,牧原、温氏等企业通过 “育种 + 饲料 + 屠宰” 全产业链布局降低成本,而散户在种羊引进、饲料采购、疫病防治等方面全面落后,成本比规模场高 15%-20%,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边缘地位。

(二)政策支持不足与市场机制不完善

农业农村部虽推出肉羊产业技术体系,但补贴多向规模化企业倾斜,散户受益较少。2025 年中央财政对散户的环保补贴仅占成本的 5%,而建设一座合规粪污处理设施需投入 50-100 万元,政策扶持力度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进口羊肉监管存在缺失,低价冻品无序冲击市场,国内产业保护政策亟待完善。

四、破局路径:从产业优化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短期:政策扶持缓解散户生存压力

应尽快建立肉羊养殖补贴机制,为散户提供饲料补贴、防疫补贴和环保设施改造资金,并设立临时收储制度以稳定羊肉价格。2025 年中央财政可试点 “肉羊养殖救助基金”,对存栏 50 只以上的散户给予直接补贴,缓解其资金压力。

(二)中期:技术赋能提升散户竞争力

推广 “合作社 + 散户” 模式,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羊、饲料和防疫服务,降低个体养殖成本。宁夏、内蒙古试点的 “数字牧栏” 技术,通过 GPS 定位和健康监测提升养殖效率,可使散户养殖成本下降 12%。同时,加强地方品种保护,开发 “地理标志羊肉” 提升产品附加值,如宁夏滩羊、乌珠穆沁羊等品种溢价可达 30%。

(三)长期: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借鉴澳大利亚 “从牧场到餐桌” 的全链管控经验,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整合养殖、屠宰、深加工环节,减少中间环节利润流失。数据显示,肉羊深加工可提升附加值 50%-80%,开发即食羊肉、羊肉预制菜等产品,既能对接餐饮渠道,也能满足家庭便捷消费需求,从根本上解决 “卖羊难” 问题。

结语

2025 年肉羊产业面临的困境,不仅反映了短期供需失衡,更凸显了散户在全球化竞争和产业升级过程中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在进口低价羊肉冲击、环保门槛提高、消费替代效应加剧的背景下,养羊散户的发展路径在于 “转型” 与 “突破”,即融入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体系,或依托特色化、品牌化实现差异化发展。

肉羊产业的发展困境,也是推动中国肉羊产业告别粗放式发展、迈向高质量转型的契机。当 300 万养羊散户的生计与千万消费者的需求紧密相连时,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有力支持和技术的有效推动,以实现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畜牧业协会、农业农村部)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