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21时45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各地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推动更多“豫字号”产品出海、东盟产品入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11-04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115

以生猪养殖、屠宰为代表的畜牧业,是河南农业的一张名片。

近日,在举行的中国(河南)—东盟畜牧业国际合作推介会上,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晓文用四个关键词介绍了河南现代畜牧业发展特点——大牧场、大基地、大厨房、大市场。

笔者了解到,此次推介会围绕河南家禽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优势和生猪养殖加工全链条生物防控体系领先新科技,对接东盟地区市场需求,加快河南畜牧养殖技术和优质产品进入东盟市场。

现场还有牧原集团、万华畜牧机械等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球知名农业企业进行推介。


大牧场、大基地,河南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迈进

河南地处中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各种动物繁衍生息,是天然大牧场。同时,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大省,饲料根基牢固,常年农作物秸秆总量在1亿吨左右,居全国第二位,“秸秆变肉”持续为全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刘晓文介绍,目前,全省拥有省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348家,省级以上畜牧产业园18个,国家级畜牧产业集群3个、国家级畜牧产业园3个。内乡210万头生猪、双汇集团2亿只肉鸡、漯河正大300万蛋鸡、雨轩原阳20万只肉羊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生猪、肉牛等畜牧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带动河南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迈进。

从畜牧业产业规模来看,2024年,全省畜牧业产值2610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是中国唯一一个生猪饲养量超1亿头的省份,是中国生猪养殖第一大省、生猪调出第一大省和全国重要的畜禽种业大省。

2024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1337万吨,约占中国总量的1/12;其中猪牛羊禽肉类产量688万吨、禽蛋产量418万吨、牛奶产量230万吨,在守护国人“菜篮子”“肉罐子”“奶瓶子”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装备,正在加速集成于河南畜牧业生产等各环节,一大批新“智”牧场蓬勃发展。比如,牧原在中牟新建的年出栏280万头综合体,依靠猪场轨道巡检机器人,实现了疫病、生长和环境的自动分析诊断,做到了无人值守、无人盘点、自动控制;新乡卓一牧业100万只蛋鸡场采用了12层笼养,单栋16万只鸡舍仅需两位工人,技术模式全国领先。


大厨房、大市场,“豫”字号正持续为世界“上新”

从田间到餐桌,河南正将更多农产品加工成美食。刘晓文介绍,河南是全国第一肉制品加工大省,生猪、家禽、肉牛年屠宰加工能力分别达9033万头、14亿只、290万头,乳制品年加工能力达380万吨,均位居全国前列。

从产品种类来看,除了水饺、汤圆、方便面、火腿肠等传统产品,酸辣粉、茶饮品、魔芋辣条等新兴产品也频繁出圈。“近年来,通过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610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9家、居中国第2位。”刘晓文说。

从品牌知名度来看,目前河南通过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运营“豫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已打造国家级农业品牌45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1479个。

河南农产品如何走向更大市场?河南农业在“走出去”方面还有哪些机遇?刘晓文表示,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市场基础设施完善,拥有“枢纽经济”等多重优势。东盟是河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农产品是河南与东盟间贸易往来的主力。“河南正在打造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战略接口,推动与东盟的合作从农产品贸易‘单点突破’,迈向全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未来,我们真诚希望有更多更丰富‘豫字号’产品出海、东盟产品入境,推动双方经贸等领域交流合作持续走热。”刘晓文说。

作者:吴海舒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