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昨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1.77元/公斤,实现连续一周反弹,部分时段涨幅显著。此轮反弹由多重短期因素共同驱动,但长期供需宽松格局未改,价格尚不具备持续上行基础。
一、短期反弹驱动力:需求回暖与二育入场共振
此轮价格止跌回升,核心源于需求端与供应端的短期变化相互叠加。
季节性需求拉动:气温下降带动大猪消费需求增加,350斤以上大猪同比供应减少,价格优势进一步凸显,标肥价差出现走扩迹象。二育集中入场支撑:前期猪价跌至低位(中旬全国一度低于5.5元/斤,广西跌破5元/斤),叠加成本优势与行情向好预期,二次育肥积极性显著提升,北方东北三省、山东等地贸易商入场热情高涨。供需两端博弈助推:屠宰企业宰量同步增加,与二育主体形成“竞相拿猪”态势;同时,散户预期增强,部分由“认卖”转为“惜售”,叠加规模场出栏进度基本正常(173家样本企业截至10月20日出栏进度69.58%,超理论正常值66.7%),供应端压力阶段性缓解。
二、市场联动信号:标肥价差与仔猪行情同步向好
短期行情回暖也带动相关市场指标改善,进一步强化市场乐观预期。
标肥价差持续拉大:以120公斤与150公斤体重段为例,全国均价差稳定在0.76元/公斤,江苏、湖南、川渝、贵州等地价差更高,达0.9-1.1元/公斤。仔猪补栏热情回升:中小规模场及散户补栏积极性增加,7kg断奶仔猪(A苗,单阴)成交价格从150-160元涨至170-180元,行情呈现稳定偏强调整态势。
三、核心分歧:上行通道是否开启?观点倾向“震荡为主”
针对“11-12月腌腊、元旦春节需求叠加二育、冻品入库,猪价将开启上行模式”的观点,市场存在明确分歧,更倾向于“供需博弈加剧,价格频繁震荡”的判断,主要依据有三点:
未来供应压力仍大:11月规模场短暂缩量后将恢复出栏,计划量环比10月增加;12月规模场为冲刺全年目标,大概率集中出栏;2025年春节在2月,散户与规模场或提前至1月出栏,导致1月出栏压力不减。需求增量相对有限:尽管腌腊、节日等需求存在惯性增量,但二育需求后续或逐步减少,整体需求难以完全消化新增供应,供大于求格局未变。价格走势预判:预计猪价将随阶段性供需变化“有涨有跌、频繁震荡”,不会持续上行。均价水平或呈现“11月略高于10月,12月低于11月,2月(春节)高于1月”的特征。
四、结论与风险提示:机遇与挑战并存,警惕下行风险
当前生猪市场仍处“需求集中增量”与“供应压力释放”的博弈期,最终走势尚未明确,上行通道并未开启。
在行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需重点警惕两大风险:一是后续供应集中出栏可能引发的价格再次下行;二是过度依赖短期行情,盲目扩大二育或补栏带来的经营风险。整体来看,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需以理性视角看待短期波动,聚焦成本控制与节奏把握。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